在电影《心灵捕手》中,老师罗宾·威廉姆斯成功捕捉了一个天才数学家的心灵。其实写作也是同理,我们要敏锐地发现心灵的每一次颤动,用语言去将这种颤动记录下来,用我们所掌握的语言去替我们的心灵言语。
语言是存在的家园,诗即思,思即诗。狄尔泰说:“人类的全部创造都来自内在生命及其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写作,就是将真切的生命感受用鲜活的语言表达出来。
用语言替心灵言语,需要两个条件:一要学会并使用语言;二要让心灵丰盈,充满需要言说的种种事像和意绪。前者是我们常说的怎么写,后者就是写什么。
如何开头,如何结尾,如何学会使用比喻,描写如何生动具体,都有例子,有范文。但写什么呢?也许对我们来说更难,因为我遇到的大多数人都说,写作文的时候不知道该写什么。
写什么呢?威廉·福克纳曾说:“做一个作家需要经验、观察、想象。有了其中两项,有时只要有了其中一项,就可以弥补另一两项的不足。对我来说,往往一个想法、一个回忆、脑海里的一个画面,就是一部小说的萌芽。”
所以,首先是经验。经验是我们自己的经历。独特有趣的经历当然是作文的好素材。
多一点经历,多一点体验,我们才有东西可写。
然而,也有一些经验深藏在我们记忆里,或者深藏在潜意识的某个角落,平时你不会想起来,仿佛没有经历过。它们只有被唤醒才能鲜活起来,才能显示出意义,也才可以成为作文的素材。
我们深藏起来的经验,它们平时不会显示出来。想要调动自己深藏起来的“经验”,需要我们有“移情于物、感同身受”的功夫。
这种功夫如何得来?
第一,可以多读。
阅读是一个不断“遇见”的过程,我们在现实世界中看似“错过”的东西,却能在阅读中与它们再次相遇。于是,那些看似“错过”的东西,其实并未被错过,或者说再一次被唤醒了。
比如,阅读《借东西的地下小人》,会唤醒你平时东西掉在地上一时找不到的经验,而阅读林武宪的《鞋》,每个人的脑海里都会浮现出家门前的那张鞋垫。作家高超的写作,是“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的,阅读这些优秀作品,会帮助我们唤醒自己的经验,并且去重温和感受这些经验的独特价值。
或者给自己“出题”,让“经验”能被我们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唤醒”。如果说经验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是客观外物在人们头脑的反映,那么,我们的经验相对于成人来说,当然是缺乏的,因此,我们就要想方设法让观察和想象起作用。
第二,便是要培养和训练观察力。
观察的眼睛是需要磨炼的。观察和普通的看不同,是“眼睛的采访”,它需要学习和训练,需要耐心、细致,最关键是需要有好奇心。要养成观察的习惯,首先要保护和激发好奇心,要走出教室,到户外去观察花草树木,闻闻花香,用手指感受泥土与沙粒的区别,抬头看一朵云的变化……
观察需要有顺序,观察也需要有角度。
对事物的独特发现,离不开“比较”。在观察的过程中,学会比较是非常重要的。比如,林焕彰先生的小诗《花和蝴蝶》就是在将“花”和“蝴蝶”进行反复的比较之后,才有独特而有趣的发现——原来花是蝴蝶,蝴蝶也是花。
第三,就是要激发和保护想象力。
為什么我们的思维不够活泼,缺乏想象力?因为我们总是在想象开始萌生的时候,就开始进行所谓的价值判断,生怕跑偏了方向。
如果一个小朋友说:“我不想上学;我要有一整箱金币;我知道在西班牙的学校,小朋友不仅不用上课,老师还天天给小朋友剥糖;我要一个人住,要是警察来抓我,我就把他们扔到屋顶上去……”我们恐怕都会惊慌失措,马上制止这个孩子——不可以不劳而获,不可以乱吹牛皮,不可以……
从小被许多规矩捆缚的孩子,面对作家的想象,也都会用既有的价值来判断。
有一次,我跟一个小朋友讲童话《桥那边》,他马上告诉我:“小米和大麦跑到桥那边去,是危险的,我奶奶说,不要去陌生的地方……”
要想让我们的想象力像春天原野上的草儿一样蓬勃生长,就不要给思维太多的规矩,不要对想象做太多价值判断,而应该允许各式各样的、五花八门的、荒诞不经的,甚至离经叛道的白日梦存在。想象,不管多么异想天开,毕竟只是想象而已,何必如临大敌呢?
就像《野兽出没的地方》里的麦克斯一样,在想象中去逃避现实的压抑,反抗成人的权威,在野兽出没的世界里成为百兽之王,让野性张扬,愿望满足,从而获得快乐与慰藉,扩展心灵世界的版图。
现实是一个世界,心灵也是一个世界。不管是学生的作文还是作家的写作,都需要外部世界与内心世界交织碰撞,酵化成源源不断的、鲜活的、冒着泡泡的心灵感受和语言,再从心里流淌到笔端,呈现于纸上。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我相信,只要我们用丰富的生活增加经验,用有效的阅读唤醒经验,学会观察和独立思考,放飞想象,写作就有了源头活水。内心洋溢着情感与思绪,对生活中的人和事有自己的看法与主张,自然就有了表达的欲望和冲动,写作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
祝愿每个人都能妙笔生花。
提示:汤素兰,国家一级作家,教授,编审,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创作出版儿童文学作品40余部,曾获得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宋庆龄儿童文学奖、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陈伯吹儿童文学奖等。代表作有《笨狼的故事》《小巫婆真美丽》《阁楼上的精灵》等。本文系其在“2019儿童母语教育论坛暨亲近母语教育研讨会”上的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