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良洁
摘 要:在“自编互评”复习课中,根据学生的能力层次,提出六种层次的编题要求,学生分别以答题者、出题者、评价者的角色先个人后分组进行编题,再在小组和全班范围内进行互评共享.该模式让学生从命题者的角度审视题目,有助于学生快速厘清解题思路,提高不同层次学生解答计算题的能力,从而提高运用科学的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自编互评;复习课;物理计算题
文章编号:1008-4134(2020)06-0038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B
1 课题提出背景
1.1 中考物理计算题复习课现状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版)》的“教学建议”中指出:不要把解答习题视为学生解决问题的唯一方式,应让习题训练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1].核心素养理念也要求学生要形成良好的科学思维,能运用科学思维解决问题.
新课程标准下的物理计算题日益呈现这样的特色:问题的情景更新颖且与现实联系更紧密的同时,结合图像进行考查,对学生的读题、读图、知识联系的能力要求更高.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计算题的复习教学中不能仅仅让学生进行机械式训练,只是学会解题的“套路”,而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深度理解,加强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灵活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抽象思维能力的训练.在完成中考第一轮复习后,学生易出现学习效率低下、进步迟缓甚至停滞、学习提不起兴趣等情绪低迷的“高原现象”,同时两级分化现象更加明显:基础较弱的学生在处理计算题时总是无从下手而“学不会”,基础好的同学觉得常规计算题都掌握了而“吃不饱”.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如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计算题的分层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
1.2 初中学生自主编题能力的现状
笔者通过问卷调查发现,物理作业或测验大多还是以教师布置练习册上的作业为主,只有极少的教师会对学生进行编题方面的指导,因此绝大部分学生对编题了解甚少.但是有70%的学生有兴趣进行编题,觉得自主编题能检验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物理学习能力.学生之所以对自主编题没信心主要是觉得自己不知道编题的方法,对生活中的物理情景缺乏了解.因此笔者尝试给予学生编题的权利,在进行了编题指导后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进行不同能力要求的自主编题活动,让学生从“无从下手”到“模仿编题”,从“会做题”到“自编题”的提高,从而提高学生对感性认识材料进行加工处理的科学思维能力.
2 “自编互评”复习课的概念界定
“自编互评”模式是指在复习课中,学生以生活实例、教材例题、教师出示的例题和自己错题的基础上,根据自己对已学知识的理解,自我编制或小组合作编制物理习题,同时通过小组间的互评从而完善习题,开拓思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该模式属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之一,适用于已掌握所学基础知识,需要进一步提升学习效果,提高学习能力的学生.
3 “自编互评”复习课的教学实践
笔者针对学生两级分化明显的现状制定出符合学生能力层次,可以进行分层要求的“学生自编互评”教学模式.
3.1 环节一:出示例题——领悟命题人的命题意图
出示的例题应具有典型性,能充分反映物理概念或物理规律的本质,题目的深广度和难易度要符合新课改和中考考纲的要求,不出偏题、怪题、难题.例如笔者在进行力学计算专题教学时,选取的例题是2015年广东物理中考的第19题计算题.
(2015·广东)已知小汽车的总质量为1500kg,该车以30m/s的速度作水平匀速直线运动,行驶了180s,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为车重的0.16倍(g=10N/kg)求:(1)小车行驶的距离;(2)在此过程中汽车的牵引力和功率.
此例題既体现了中考对于速度、功率的重点考查,又能作为分层要求引导学生进行改编.
3.2 环节二:剖析例题——展示编题方法
首先请学生解答例题,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命题者考查了哪些知识点或能力点?是如何设计的?题中所涉及的研究对象和物理过程的复杂程度,以及所涉及的条件如何?有没有隐含的条件或多余的条件?本题的易错点是什么?命题者如何由易到难进行题目的设计?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改编?通过认真读题审题主动获取题目的知识点可以为后续的编题提供依据,从而培养学生提出创造性见解的能力.在启发学生思考这些相关问题后,教师可以由易到难带着学生总结出改编题目的方法.
3.2.1 第一层次:改题目的数据、单位等
此层次的改编属于基础的改编,主要是着眼于学困生面对计算一直无从下手的现状.如学生把例题中的30m/s改成108km/h,把总质量1500kg改成1.5t.因为物理的单位换算对于学困生来说也是一个难点,通过改数据或单位可以帮助学生进行熟练计算或启发学生思考,帮助他们掌握更多基础知识.
3.2.2 第二层次:改题目设问,如改求解对象或题型
本层次的改编属于比较基础的改编,主要是引导学生思考与题目相关的所有物理量,如学生自编为求解汽车牵引力所做的功.多方面思考有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框架.
3.2.3 第三层次:条件和设问互换
学生可以利用变形公式进行一题多变,如把例题改编为“已知小汽车的总质量为1500kg,该车在180s内作水平匀速直线运动,行驶了5.4km,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牵引力做的功是1.296×107J,(g=10N/kg)求:①小车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②在此过程中汽车的牵引力和功率.通过条件变换可以使之变为更多有价值的题目,使更多的知识得到应用,培养学生思维的应变性,从而获得“一题多练”“一题多得”的效果.
3.2.4 第四层次:改变条件的呈现方式
条件的呈现方式有文字、图片、表格以及图像等,近年来中考对物理的图像考查比重不断提高,对学生的信息提取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本层次的改编有助于学生把文字信息变成图像或改变图像信息而自编成若干有新意有创造性的题目,如学生把题中的30m/s这个文字信息改为s-t或v-t图像,或设问为画出s-t图像.这可以全面灵活考查学生对于同一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做到举一反三,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及灵活性.
3.2.5 第五层次:增加条件,综合其他方面的知识
此层次的改编要求学生通过联想增加条件,采用引深发问等方法,学会提出新的物理问题,并分析解答物理问题的多种不同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由此及彼的创造性科学思维方法.如学生想到例题中可以增加小汽车的车轮面积,从而求解小汽车对地面的压强.
3.2.6 第六层次:创设题目新情景
高质量问题情景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因此这一层次的改编可以提供学生创造性出题机会,要求学生对生活中物理情景有较深的认识,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求较高,符合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思维能力提高的核心素养理念.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教师除了要引导学生对于基础性及易错性的知识有全面的认识,还需要给学生创造机会,体会物理在生活中的应用,如通过学生分组实验、多媒体展示、课外活动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从生活情景中获取物理信息从而进行编题.如播放了航母视频后学生把小汽车直接变成轮船,增加考查浮力的知识;另外组织学生课外操作无人机,获取无人机的飞行信息等,进行有关力学或电学方面的创造性编题.
在进行简单机械计算复习时,可以展示图1-7,让学生自主选择图示进行编题.同時教师可以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基础较弱学生可以模仿例题编题;中等学生可以增加其他机械的条件进行编题;优生除了结合简单机械知识,还可以结合压强、浮力以及密度等知识进行有关简单机械计算的编题.
3.3 环节三:模仿改编——熟练改编方法,为自编题作好准备
本环节可以展示一道典型的题目或知识点,对学生进行分层的编题要求,如学优生可以进行第四、五、六层次的改编,中等生可以进行第二、三、四层次的改编,学困生只需要进行第一、二、三层次的改编.这样分层要求有助于因材施教,同时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让学困生“学得会”,优生“吃得饱”,使学生有”跳一跳能摘到果子”的成就感,也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表现欲,推动不同层次的学生对于自身知识障碍点的逐步突破.
3.4 环节四: 互做互评,优选题目,共享发展
学生自主改编题目后先在小组内互评,由小组成员挑选出较好的题目进行全班分享评析,教师要求学生尝试领会出题人的意图,分析出题人所要考查的知识点和能力点,思考问题设置的条件是否合理,设问是否有可以商榷的地方等.对设置不清晰的题目可以全班进行探讨与修改.对于出得比较好的题目可以由教师印发给全班的同学来做,也可以在不同班级之间互换互评互享,使之在共享中形成良性的竞争,实现学习成果的共享和学习能力的共同发展.
3.5 环节五:创造性自编题,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习惯
可以在课堂或课外要求学生自主编题,要求学生从课本或练习册中的例题、自己错题、生活中的情景、多媒体视频、课外活动以及实验操作等途径中寻找编题的思路.如学生根据自己“中考跳绳考试”进行编题,把跳绳分为“准备阶段”和“测试阶段”,编制出了关于重力、功、功率以及压强的计算题.又可以通过机械效率分组实验操作引导学生将操作中的有关物理量进行整合,自主编成有关机械效率的题目.此环节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既能考查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创造性,也能在学生的自主编题中发现学生的一些概念性错误、数量关系不合理、生活常识缺乏等问题,有助于教师对学生的一些错误概念的纠正.
4 学生自编互评复习课实践的效果及意义
在实践过程中学生编题能力有了从弱到强的提升,需注意的是教师要及时发掘学生编题过程中出现的亮点,给予学生肯定和表扬,调动不同层次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感受到编题成功的喜悦.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学生们普遍更喜欢具有挑战性的编题课堂,认为编题对于自己学习有着积极作用.如基础较弱的学生反映编题可以帮助更多了解生活中的物理知识、提高对知识的理解、提高计算题的读题能力和计算能力;中层学生反映可以帮助自己从多方面思考问题、运用知识更熟练、了解出题思路从而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优生觉得可以使自己思考如何在常规的题型中嵌入易错点和创新点从而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所以编题的活动符合核心素养理念,可以加强物理概念和规律等在学生头脑中的提炼和升华;可以帮助学生对知识融汇贯通、举一反三,避免题海战术;可以提高学生主动思考的积极性,内化学生分析综合等科学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总之,在教学中教师要处理好传统课堂和编题课堂的有机结合,多给学生编题思考的机会,才能真正有效地体现学生编题的成效,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黄东梅.培养初中学生物理自主编题能力的探讨[J].中学物理,2016,34(10):85-86.
[3]许茂璋.初中数学从“做题”到“编题”的实践运用[J].新课程·中旬,2016(03):106-107.
[4]董婷婷. 初中生参与数学编题的实践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5.
[5]刘春华,丁革兵.以学生“自编互评共享”习题模式突破高三化学复习瓶颈的研究[J].化学教育,2011,32(11):41-43+76.
(收稿日期:2019-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