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源
在著名景区里生活是怎样一种体验?这,我大概是很有发言权的了,但一时又不知从何说起。一直以来都觉得有点哭笑不得:平平静静普普通通的生活环境,被翻山越岭赶来的游客以好奇的目光认真审视,被嵌入其中的自己也像围栏里的动物,免不了被鉴赏一番。
北大每天的游客量有多少我不知道,反正无论春夏秋冬,无论是寂静的清晨、曝晒的正午还是散漫的黄昏,无论是图书馆、未名湖、教学群楼还是生活区,我随时都会被揪住问路。“同学啊,未名湖怎么走?”“百周年纪念讲堂在哪儿?”“请问附近有超市之类的店吗?”“西门往哪个方向走?远吗?”除非去图书馆或教学楼“避难”,如果在校园晃荡,一天被问路七八次都是常态。因而也成就了我入学不到一周就基本把校园摸透的伟绩——在每天被问路N次的压力下,作为一个新生,我硬是把自己锻炼成了“百度地图”。也多亏于此,不然我可能入学一个月还迷路呢。
晚饭后绕着未名湖散步,满眼尽是拍照的游客:他们有背对美景,面朝虚无,举起自拍杆,仰头45度微笑的;有骑着小黄车盲目乱窜的;有背着行李包左顾右盼的;有蹲在湖边喂鸭子的;还有一路劳顿之后坐在石阶上吃干粮的……叽叽喳喳喊着: “好美啊!”“站在那里拍照更好。”“快看.湖里有好大的鱼!”“宝宝,好好学习,以后考到这儿上学好不好?”……很快我就把这方神圣的水土拱手让给了他们,转战去了北边偏远的朗润园和镜春园,那儿也有湖,但没有游客,我喜欢那种寂静得仿佛被世界遗弃的感觉。
每每看到理科教学楼前竖立着“教学场所,游客止步”和食堂窗口上“请勿将学生卡借给陌生人”的提示语,每每在进校门时听到门卫的一声“请出示北大证件”,我总感到一丝无奈和厌倦。游客給生活于此的学生带来的不便无需赘言,但仔细想想,入学之前,我不也曾像那些游客一样,怀着朝圣的心情奔赴北大,在被门卫阻拦的时候满心焦灼,在未名湖边流连忘返,对迎面走来的学生一番打量吗?那时我是注视者,现在我被注视,两方的感受我都体验过,却太轻易就忘掉了。看与被看,每时每刻都在发生,意识到这些,心态也就平衡多了。
假期离开学校,回到家乡,却依旧生活在热门景区之中。从小在洛阳这个旅游城市长大,我早已习惯了牡丹花会期间主干道路的拥堵和龙门石窟汹涌的人潮。好在它们离我家尚有距离,不会影响日常生活。而这几年,距离我家几步之遥的丽景门及其复古街巷,特别是小吃街,忽被挖掘出来推上榜单,高调宣传之下,游客蜂拥而至,商业化气息也愈发浓烈,最终淹没了本真的生活。记得上小学和初中时,我常在周末与同学结伴去那里的步行街,钻进小而亲切的店铺,看杂志,买零食,买文具,跟精品店老板聊天。一眨眼,风格各异、为市民服务的小店都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专为游客准备的“地方特色”“纪念礼品”,千店一面,面目可憎。原先负担附近居民早点晚饭的蝇头小店,忽而成了闻名遐迩的“地道老店”,成了游客不顾舟车劳顿苦苦搜寻的“美食圣地”。游客对这里没有日积月累的感情,他们只是匆忙而疲惫的过客,只是快速地消费和告别。他们低头看看古色古香的石板路,抬头看看百年老字号的牌匾,扭头看看穿梭于其中的当地居民,可能还尝试想象一下洛阳居民的生活日常。那么真正的洛阳居民呢?苦于人声鼎沸和商业的铜臭吧。逛街时不得不避开那摩肩接踵的热门景区,遗憾之余,我只感到悲哀。
旅游业的发展,是可喜也是可怕的。恐怕各地都要苦心开辟出一片富有“地方特色”的场域,用来逢迎千里迢迢赶来的胃口大开兴致勃勃的游客们;或者就如北大,培训出尽职尽责不怕辛劳的门卫和见怪不怪的学生,以便抵御强大外力的侵蚀。有时我想,那些对远方满怀好奇,在陌生之地看来看去的人,是否也曾真正地发现、认真地端详过属于自己的生活呢?
鲁迅先生在逝世前几个月,某天病情有了转机,夜里醒来,唤醒许广平,说:“给我喝一点水,并且去开灯,给我看来看去地看一下。”许广平很诧异,且有些惊慌,以为他在说昏话,便给他喝了茶,却没有开灯。鲁迅知道她没有懂自己的话,只好借着街灯的光,大略地看了看.熟识的墙壁,壁端的棱线,熟识的书堆,堆边未订的画集……他想,这些,在平时也是时常看的,但大家一向轻视这等事,或者简直不算一回事。
“给我看来看去地看一下。”在那种大病间歇生命失而复得,同时感到时日无多的心态下,鲁迅先生意识到了平日因习以为常而忽略的生活的珍贵,迫切地想再看一看身边熟悉的事物。一头扎进忙碌生活中的我们,在寻访新奇之地的同时,是否也该以郑重而全新的视角,及时地把身边熟识的一切“看来看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