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子分类:
返回
文库吧用户登录
快速导航关闭
当前搜索
当前分类
子分类
实用工具
热门搜索
文库吧 > 学术 > 学生必读 > 大学生

凌波仙子欧洲来

大学生 更新时间: 发布时间: 学术归档 最新发布 模块sitemap 名妆网 法律咨询 聚返吧 英语巴士网 伯小乐 网商动力

凌波仙子欧洲来

晞芃

水果是生命体,当然也会得病,花草树木,乃至我们平时吃的蔬菜水果这些摘下来的植物器官也都会得病

在日常生活中,蔬菜水果五谷杂粮要储存在低温干燥的条件下,趁着新鲜的时候食用,发霉变味的食物不能吃,就算剜掉发霉腐坏的部分,只吃剩下外观正常的也并不安全,病原可能已经污染了整个果实。 健康的苹果轻微受冻的香蕉

春节期间,人们总喜欢在家里摆一盆水仙,待其开花吐蕊芬芳盈室,既好看又应景。水仙花又被称为“凌波仙子”,是我国十大名花之一,在我国已有一千多年的栽培历史,因其发展起来的水仙雕刻技术(主要是对花、叶的雕刻,使花、叶达到艺术造型的目的)更是出神入化,但这种与中国文化高度融合的植物并非我国原产,而是来自欧洲。

水仙属约有30种,它的现代分布中心是在地中海沿岸,向东可达伊朗、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只有一个变种即中国水仙,分布于中国与日本

水仙出自拂林国

我国关于水仙的记载,最早可见于晚唐的《酉阳杂俎》一书:“奈祗出拂林国,苗长三四尺,根大如鸭卵,叶似蒜,叶中心抽条甚长,茎端有花六出,红白色,花心黄赤,不结子。其草冬生夏死,与荠麦相类,取其花压以为油,涂身,除风气,拂林国王及国内贵人皆用之。”“奈祗”是波斯语 “Nargi”(水仙)的諧音,文中所说形态、花色、习性都对应水仙属植物,而水仙(球茎压油)也是西方治疗风痛的要药。“拂林”指东罗马帝国及西亚地中海沿岸地区,正是世界公认的水仙属植物的原产地和主产地。所以,人们认为“奈祗”就是水仙。

我国历史文化悠久,文化作品里有不少关于植物的记载,从《诗经》到《尔雅》《楚辞》《神农本草经》《南方草木状》等,涉及的植物浩如烟海,但在《酉阳杂俎》之前却没丝毫关于水仙的记载。唐朝晚期以前,吟花颂柳的诗词歌赋俯拾皆是,仍然没有一首吟咏水仙花。而《酉阳杂俎》记载水仙的那卷中,共记载了19种西域植物,按照脱胎于希腊古典药物学的阿拉伯药物学撰写的,由此可以推出水仙的确来自欧洲。

水仙

水仙属约有30种,它的现代分布中心是在地中海沿岸,向东可达伊朗、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只有一个变种即中国水仙,分布于中国与日本。

洋水仙

从植物学角度来看,这样的间断分布在被子植物中是极为罕见的。此外,中国水仙是石蒜科水仙属植物,石蒜科在我国只有很少的几个属,它们都是夏秋季开花,唯独水仙例外,水仙的花期正好处在霜冻严重的早春,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的陈心启与吴应祥在《中国水仙考》中所做的调查显示,浙江地区野生的水仙开花时有些甚至会冻伤。反之,在水仙的故乡——地中海沿岸,冬季至早春气候干燥而阳光明媚,气温适宜,不少水仙品种均在此时开花结实。而与地中海气候存在差异的南欧地区产的众多水仙中,也有一些种类是夏秋开花的。这也是水仙原产于地中海地区的有力佐证。荆州今见水仙花

《酉阳杂俎》中并未写明水仙在中国的栽培状况,作者有可能是得之耳闻或根据外国药典写成的,因此,文献记载时,水仙不一定已经传入我国。

最早记载水仙传入中国的可靠文献是唐代段公路所著的《北户录》卷三“睡莲”条目下的一段文字:“孙光宪续注曰,从事江陵日,寄住蕃客穆思密尝遗水仙花数本如橘,置于水器中,经年不萎。” 这是文献所载最早出现的水仙花名称。这段文字是孙光宪批注在“睡莲”条目下,后被收录到文章之中。意思是说他在江陵任职的时候,有一个寄居江陵的外国人穆思密,曾送给他几株水仙花,把花放置在贮水的容器中,存活了很长时间也没有枯萎。北宋钱易所著的《南部新书》卷一〇中也记录有:“孙光宪从事江陵日,寄住蕃客穆思密尝遗水仙花数本,摘之水器中,经年不萎。”孙光宪是唐代花间派的重要词人,当时在江陵任职,也就是如今的湖北荆州、襄阳一带。

水仙究竟何时传入中国,这个问题今天已无从细考了。我国最早的一首有关水仙的诗是五代诗人陈抟的《咏水仙花》:“湘君遗恨付云来,虽堕尘埃不染埃。疑是汉家涵德殿,金芝相伴玉芝开。”结合相关文献,苏咏农在《中国水仙花文化》中提出,中国水仙是一种外来归化植物,传入时间在五代时期或稍早一些的唐末。

水仙传入我国后,首先落地湖北荆州、襄阳一带,即前文提到的江陵,这有不少诗词可以提供佐证。北宋黄庭坚有诗句:“钱塘昔闻水仙庙,荆州今见水仙花。暗香静色撩诗句,宜在林逋处士家。”北宋韩维有诗句:“翠叶亭亭出素房,远分奇艳自襄阳。琴高住处元依水,青女冬来不怕霜。”水仙传入江陵后,首先在这一地区种植、传播,此后北宋时期歌咏水仙的文学作品也高度集中在鄂北、豫西地区。江梅水仙争媚妩

文献所载最早出现的水仙花名称,是在孙光宪对《北户录》的注解里,但这个名称如何得来,就不得而知了。

有人提出水仙花常常栽培于水中,故而得名水仙,李时珍就在《本草纲目》中写道:“不可缺水,故名水仙。”还有一种说法是,这种植物名称的由来,与投江而亡的屈原有关。古人称“在天曰天仙,在地曰地仙,在水曰水仙”,但凡水中神灵例如河伯、江神都可称为水仙。程杰在《中国水仙起源考》中提到,对一些葬身流水的名人,后世有不少也称为水仙。与江陵关系密切的就有屈原。屈原爱国忠君、志向远大,却遭受贵族排挤诽谤,被楚王流放。理想破灭后,屈原行吟泽畔,临流自鉴,投水而死,“楚人思慕,谓之水仙”。于是楚地江陵地区的人们便用“水仙”来命名这一新来花卉。然而这些都是后人的想象与推测,真实的由来已经无从细考了。

水仙传入我国之后,受到了人们的喜爱,但直到宋初,仍局限于荆州、襄阳一带。早期咏水仙花的诗歌题目中可见“乞”“送”字样,如《从厚卿乞移水仙花》《刘邦直送水仙花》,可见当时只有达官贵人或者爱花文人中偶见栽培,十分珍贵与难得。《镇海县志》中有一段记载值得注意:“水仙……元祐年间始盛得名(嘉靖府志)。”这条出自明嘉靖年间的记载,认为直到宋元祐年间,水仙才开始较为广泛地栽培,而宋人歌咏水仙是从宋神宗元丰年间才逐步兴起的。

李卉在《论黄庭坚咏水仙诗对水仙花意象的确立》中提出,水仙文学的真正兴起始于宋代。北宋时期咏水仙花的诗人有六位,专题咏水仙诗大约一百多首。南宋时期,题咏水仙的诗歌数量大增,并且出现了水仙的绘画作品——南宋赵孟坚的《水墨双钩水仙卷》,是我国现今保存的最早以水仙为题材的绘画。北宋时,河南洛阳开始有水仙花种植,到了南宋,整个江南地区都有了水仙的踪迹,栽培中心移到了都城临安(今浙江杭州)和闽、浙沿海地区,这在南宋的诸种方志中都有记载。明清时期,水仙的种植范围进一步扩大,许多省市都有了关于水仙的记载,至于诗词歌赋就更多了。朱熹有“隆冬凋百卉,江梅历孤芳。如何蓬艾底,亦有春风香”来称赞其不畏严寒;杨万里有“薄揉肪玉围金钿,浅染鹅黄剩素纱”来描述其婉约雅致;曾丰有“乘风香气凌波影,挑弄眠冰立雪人”来吟咏其芬芳袭人。

水仙这一外来植物,逐渐融入我国文化。

责任编辑:徐玲玲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www.wk8.com.cn
本文地址:https://www.wk8.com.cn/xueshu/335240.html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
关于我们 文章归档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2021-2022 wk8.com.cn

ICP备案号:晋ICP备20210032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