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博瑞
我是南京大学历史学院考古专业的博士生,尤记得2013年作为一名大二学生,我第一次去甘肃考古实习,当时还没有理解考古是什么,有的只是兴奋。之后又参与了张掖西城驿、甘谷毛家坪、九江荞麦岭等地的考古发掘和整理,我才对考古有了基本的认识。之后又参与了多地考古发掘,慢慢对考古有了更多的认识。跟随老师从第一次参与田野实习到今天负责一个具体工地的考古工作,我学习考古已经有8年。
考古在很多人眼中是辛苦又枯燥的工作,长年累月要在野外灰尘仆仆地进行挖掘、清理、记录。但考古对我来说,有着十足的吸引力。考古的魅力不仅在于一个个新奇的发现,更在于为了一个未知之谜,如破案般的抽丝剥茧、步步推理,逐步走向答案的过程。“上天入地,穿梭古今”,每当我站在古人生活的地方,低头看着脚下踩着的古人留下的痕迹,都会生出这样的感觉。发掘的准备,要上天入地
遗址面积很大,对遗址的发掘,我们不能一蹴而就。因此,我们需要对发掘的具体遗址进行“踩点”,先对遗址的边界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进而针对需要解决的问题再进行选点发掘。
正如我目前参与的遇村遗址,它与石家墓地并称为石家及遇村遗址,是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石家及遇村遗址位于甘肃省庆阳市宁县遇村,属于泾河上游地区。石家墓地年代以春秋为主,为遇村遗址东周时期的墓葬区。遇村遗址年代从商末周初一直延续到春秋中晚期。泾河上游地区是西周时期周王朝的西北边疆地区,因此,遇村遗址对探究周人的西北边疆具有重要意义。2018年因建设高速公路的需要,我们对该遗址进行了抢救性的发掘。我们发现发掘区域已经遭受了巨大的破坏,但是我们仍旧发现了很重要的信息,即遇村遗址与石家墓地应是一体的遗址。于是,第二年的发掘,就需要解决一个重要的问题,即石家墓地人群等级如此之高,那么遇村遗址的等级必然不低,城存在的可能性是极大的。因此,2019年的发掘,我们就需要从“城”来入手。
怎么确认“城”的存在呢?我们首先需要在麦子成长较好的时去进行航拍,即“上天”。
通过无人机的航拍,我们可以对麦子的长势进行分析。如果有城的存在,那么应该会有城墙的痕迹。城墙通常都是夯筑的,吸水性必然不好,那么麦子得不到水分的滋养,长势必然不好。
通过航拍,我们发现了一段狭长形的黑色阴影。这就算是划定了一个基本的范围。第一步的问题解决了,下一步就需要“入地”。
我们开始了相关区域的大范围调查,包括走访、断面观察、陶片采集等众多方法。
通过一系列的调查,我们首先通过陶片采集划定了一个遗址的基本范围,之后通过走访调查确认了基础建筑材料的出土地点,再通过可利用的黄土断面,初步判定了遗迹的疏密情况。在此基础上,我们联系了相关的钻探人员,选定了我们判断的遗址北界,看看是否能发现我们预想的“城墙”。为什么要选择北界而不是其它地方呢?因为这里属于黄土高原地区,沟沟壑壑较多,我们调查的遇村南部与东部都存在沟壑,西部又存在村庄建筑,只有北部,是大片的麥田和玉米地。所以为了工作可以更好地开展,就选择北界进行了钻探。结果是令人欣喜的,一条宽五米、长数十米的城墙通过钻探展现在我们眼前,顺着城墙的走向,钻探出了整个城垣的范围。我们全年的初步目标达成!发掘与学习,要穿梭古今
在钻探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北段城墙有一部分在南部有夯土的痕迹。我们认为可能会存在重要的遗迹现象。因此,我们选择该地点作为发掘点。
取得村民的允许后,我们还要注意队员和雇佣工人的安全,无论何事,安全第一!之后,便是开始布方(将确定的发掘范围划分成若干方形隔子)、分方(将划分的方形隔子分给发掘者)和发掘了。但是,我们不能仅仅局限在田野中,我们还需要“穿梭古今”。
发掘之前,我要先向队员们系统介绍去年的发掘情况以及通过整理所获得的基本认识。第二天正式发掘时,队员心里就能清楚自己为何要发掘这里,即发掘所要解决的问题和目的。因为我们每一项工作都要建立在前人的基础之上,否则毫无目的的发掘,便是对遗址的一种变相毁坏。
在发掘的过程中,我们还要根据遇村遗址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具体情况,每周六、日两天的晚上,每天由一位队员对陇东地区两周时期的历史、青铜器、陶器、文献等方方面面来进行专题式的讨论。
通过平日的讨论,我们可以更加清楚地了解该地区的相关情况,并对自己所要发掘的遗址有更深的体会。有一件事就是我们“穿梭古今”的缩影。
我们发掘的位置属于典型的黄土高原地区,年均降水量相对较少,而我们所处的地点又属于黄土塬上,周围都是沟壑,完全找不到水的痕迹。因此,我们在发掘中一直好奇,这么大的黄土塬,古人是怎么喝水的呢?因为即使到今天水也是非常重要的资源。一直没有水源的相关发现,我们便一直百思不得其解。直到有一天我们在发掘中与当地村民聊天。
村民告诉我们,他们小时候一直在南边的沟下面吃水,尤其是他们小时候沟下面的泉水在夏天是可以汇成河的。这对我们来说可是个大发现!我们随即让村民引路,路上村民告诉我们,现在都打井通管道了,所以沟下面的水他们已经不用了。我们发现通往沟下面的路一路上杂草丛生,偶尔可以见到几只羊在沟边吃草。走在路上,我们发现这条路较陡,即使没有废弃,人去打水也是较为吃力的。但是村民说没废弃的时候,他们一天能在这里挑水跑好几个来回。走了这么久已经有些累的队员听罢,不由得佩服,也感受到了另一种生活。
走了大概有20多分钟,我们到达了沟底,刚到沟底,就听到了水流的声音,顺着水声,我们看到了泉眼。即使到今天,泉眼里的水依旧流动不息。当地的村民说,这里如果用石头围起来,水可以变得很高,完全可以当一口井来用。试想,现在的水已经不小,那么倒退回2000多年前,这里的沟壑,可能都是一条条水源丰富的河流。
之后,通过发掘的推进以及每周的专题讨论,我们确定了遗址面积为几十万平米,且选址位于一处近似圆形的高台处,除北部外,周边为沟壑,可谓是易守难攻。从我们的调查来看,沟壑内水源丰富,且周边动物种类多样、食物丰富。此外,该处位于泾河上游地区,泾河整体从西北到东南地势逐渐降低。该遗址的人群只要顺着河流,便可以一路直下到达关中平原。我们不禁感叹:“古人真是聪明!这个地方不仅易守难攻,而且水源丰富。真有智慧!”
责任编辑:徐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