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子分类:
返回
文库吧用户登录
快速导航关闭
当前搜索
当前分类
子分类
实用工具
热门搜索
文库吧 > 学术 > 学生必读 > 大学生

遍地创客奔山乡

大学生 更新时间: 发布时间: 学术归档 最新发布 模块sitemap 名妆网 法律咨询 聚返吧 英语巴士网 伯小乐 网商动力

遍地创客奔山乡

张蕾磊 尹颖尧 陈晓丽 汪涵 唐可 王雨晴 冯浩 唐牧城

作为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大赛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年红色筑梦之旅”(以下简称红旅)赛道的项目都需要参加红旅活动。这促成了2018年度一堂思政大课的诞生。自2018年3月启动,到10月全国总决赛举办,全国有70余万人、14万支团队走进革命老区和农村地区。

教育部组织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在福建古田、江西井冈山、陕西延安、山东沂蒙山、河北西柏坡、安徽小岗村等地开展对接活动,来自全国高校的3000余名大学生、1000余支项目团队与当地乡镇、企业、农户代表深入对接。

参与人数之众说明课堂之大,对接地区之广、产生效益之高是课堂之大的有力补充。同学们的项目就是这个课堂的作业,完成作业之高效、实用,说明课堂之优质。

古田、瑞金、井冈山、遵义、延安、西柏坡,这些革命老区承载着辉煌的历史,青年学生走进革命圣地,重温历史,传承的是红色基因,坚定的是理想信念。带着创新创业项目走入乡村的项目团队,了解到国情民情,对接的项目助力乡村振兴和精准扶贫,让他们热情高涨。这堂大课体现出把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紧密联系起来的特点。红旅项目有的提供产销链条服务,有的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搭建平台,有的专注于文化建设,有的提供健康产品、医疗服务,还有的聚焦于留守儿童的教育……正如评审张锐所说,这些农业类创新创业项目,打通农产品的生产规划、技术支持、营销、品牌推广和融资五大环节,以科技兴农的方式帮助农民解决“种什么”和“怎么卖”的一系列问题。

新新技术

在厦门大学的总决赛现场,红旅展示区在嘉庚广场上格外引人注目,红色的火炬、金色的麦穗,营造出田野的丰收气氛,60个项目展板前不时有相关团队现场展示成果,有藜麦、普洱、黄桃,也有鲜花和蜂蜜,还有听不懂的术语和看不懂的高科技,以及亮眼的成绩单。“我们的产品专注于实蝇类防治,生产的柑橘大实蝇诱杀球是市面上唯一一款含高效引诱成分的球形诱杀装置,球体采用可降解材质,引诱剂为信息素和食物诱剂,不含任何农药成分。”湖南农业大学的莫博程博士告訴记者,公司共帮助300多个县、2000多个乡镇、25000多个村,60余万户农民,减少了实蝇类害虫危害的蔬菜水果约1.2亿公斤,增产高达约3亿元人民币。

据本刊统计,60个项目中,有近50%的项目提供技术支持,包括育种技术、节水灌溉技术、土壤质量提升技术等,这些是农业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当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带着技术走进乡村田间,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巨大的变化。

黄俊科是甘肃民勤县人,在天津商业大学读书时,曾在高端保健品店实习,他看到店里售价上千元一斤的黑枸杞很是眼熟,原来是家乡大漠里的“紫果”。黄俊科从老师那里得知黑枸杞的热度、经济价值、药用价值都很高。寒假回到家乡,他费力地在荒滩上找到十几颗风干的黑枸杞,带回学校给老师实验、研究。

“黑枸杞在我们那里是非常常见的野生植物,但是因为颜色发黑,大家普遍认为它是有毒的。而且,一开始不能人工种植,要做的事情很多。”黄俊科说,他把野生黑枸杞的繁育与开发利用作为课题,并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业实践项目”。但是,他的科研经验不足,相关知识储备不够,无法实现黄黑枸杞的深加工。关键时刻,学校帮他解决了困境,聚集多位知名教授组成专家团,为项目做深加工产品开发。一年半的努力,技术难题破解,黄俊科必须面对人工种植实验的挑战,需要反复实验、调整方案。人工种植实验第一年,他们辛苦栽培的枸杞刚发出嫩芽,就被一场沙尘暴吹得所剩无几。黄俊科没有抱怨,埋头在地里干活。“我的被褥是直接从大学宿舍搬进了戈壁荒滩,就住在挖的大坑中。”黄俊科说,“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干活。”这一干就是三年,黄俊科他们培育出最适合的黑枸杞,拥有3项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9项深加工产品。因生产环境与其他黑枸杞不同,黄俊科团队的“沙漠黑枸杞种植技术”,2018年1月获得甘肃省武威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并申报甘肃省科技进步奖。这些年,黄俊科在学校和当地的支持下,搞研发、建基地、做中试、建厂区,目前公司有黑枸杞基地面积3万余亩,年销售额1200余万元,带动近200户群众脱贫致富。

一样是回乡创业,赵庆早也看到了缺乏种植技术带来的贫困。他的老家在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雨碌乡铁厂村,这里地处乌蒙山区,是全国贫困程度较深的片区之一。土地贫瘠,干旱缺水,按照传统的农耕方式,土地里只能种出包谷和洋芋,其他作物基本颗粒无收。

在获得了一项土壤保水剂的核心技术和独家使用权后,赵庆早想到了中药材种植。他分析,中药材的经济附加值比较高,可以提高大家的经济收入;老家挖中药材为生的人,往往破坏野生环境,应该争取以种植来替代;云南当地大环境适合绿色生态、无污染种植。赵庆早在会泽县建立了会泽山绿种植专业合作社,科学种植丹参、白芨、滇重楼等云南中药材。

就读于常州大学的戴繁琢是常州市艺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负责人。2017年暑假,大一的她在贵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参加支教活动,那里山路险峻、交通闭塞,青壮年多外出打工,全州12个县市有10个是贫困县。“我了解到贵州自夏朝以来就种植蓝草,它的根用来生产板蓝根。但是靠售卖板蓝根的年均收益仅为每亩800元,农民种植的积极性不高。”戴繁琢说,“蓝草茎叶是可以提取制作靛蓝染料的,但是当地染色加工技术落后,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小。我想要帮助他们。”

回校后,在学院的支持下,戴繁琢牵头成立团队,10名同学、3名指导老师加入。他们利用应用化学的学科优势,突破传统草木染仅以靛蓝为主要量产的局限,研发出红、黄、蓝、紫、绿、棕等色系的成套植物染料工业化量产技术,该技术经鉴定处于国际先进水平。把蓝草当作药材销售,只能用根的部分,种下去三年后才能产生经济收入。但是,用于植染的蓝草叶子,当年就能变现。于是,在贵州黔南州的三都、丹寨、独山等地,越来越多的农民利用山地、荒地等空间,开始大面积种植蓝草,戴繁琢的公司收购后进行深加工。如今,最早参与项目的140多户居民,户均增收近万元。

本刊梳理发现,把技术引入农业的过程中,项目团队秉承绿色、环保生态理念,践行“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同时也反映出产业转型升级的蜕变。

戴繁琢的“贵在植染”项目破解了传统草木染色彩不均、变色褪色、色牢度等问题,他们深加工后的纯植物生态染料,不仅提供给国内多家知名服饰公司,还销往陕西、江苏、浙江等地印染厂,帮助濒临倒闭的印染企业转型升级。

对于西安交通大学的范成瑜、虞海亮来说,转型升级的阵痛回家就看得真真切切。他们的家乡沂蒙山区是红色老区,也是传统制造业的聚集区,其中模具产业占制造业比重达3%,产值超过1800亿元。临沂市是中国著名的模具城,模具产业是其重要的经济支柱。这些相关模具配件厂多是分布在乡镇农村地区的中小企业,从事相关产业的农民工多达4万余人。近年来,以中低端模具产品为主的国内模具行业面临转型升级。“2017年,仅临沂当地因环保问题被停产的企业就达400多家,损失产值近70亿元,失业人数达两万人。这些人大多是来自乡镇农村的民工,失去工作,他们的家庭收入锐减。”虞海亮介绍。

带着技术找到临沂当地政府,范成瑜没想到对接企业非常顺利,还获得了不少支持,比如获得3000平方米的厂房用地。“新技术是模具创新性的技术,为当地企业解决污染问题,带动当地大量中小型企业的复工,促进了近3000余农民工的再就业,实现了农民的创收。”虞海亮告诉记者。

在参加比赛前期,作为金刚模高端热作模具项目的路演者,范成瑜常常要面对质疑,这个与实业相关的项目应该参加主赛道的竞争,在一次次解释做材料的高端热作模具与临沂当地农民的相关性后,越来越多的专家、评审认可他们,最终“金刚模”获得红旅赛道的金奖。

全链条式

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在对接乡村振兴、精准扶贫脱贫需求的项目中,他们深入并且扎根于乡村、乡镇,在了解当地民情的同时,他们敏锐地与国家的大政方针相结合,已经成长为新农人,手中掌握新技术、脑中有先进理念,揽得到志同道合者,跑的是产销一条龙的产业化、平台化的高速发展之路。

大学生们丰富产业结构,打造全产业链的经营。

黄俊科在戈壁种黑枸杞,同时做深加工的研发,打造“漠兰杞”品牌,形成从品种繁育、人工种植、深加工研究到产品生产、品牌建设的链条式发展。

邓应龙把鲜花产业落地到北方。他从云南考到山东农业大学,学习园艺专业。他带领的“一世花开”项目,以独创的 L 型压条技术,并配合喷施生长调节剂等技术,攻克了北方无法生产优质月季鲜切花的难题,品质达国际标准。他们在沂蒙老区推广种植月季鲜切花,当地农民年收入从原来种小麦、玉米的1000元左右,提高到了现在的近3万元。“月季鲜切花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非常多的农户参与到生产、管理、采摘、销售和物流环节中来,本身就能够在一个乡镇甚至一个县城提供足够的工作机会,有了产业基础,农民的就业增收就很容易解决了。”邓应龙说,他们还充分利用月季的观赏价值,推出观光采摘,乡村旅游,婚纱摄影等服务,把单一的种植业的产业结构丰富起来,成为综合性产业基地,极大地促进整个地区村容村貌的改变。

大学生们把更多的精力投入于农产品供应链管理,把产品送到全国,乃至全球的老百姓手中。

来自宁波大学的“西北梦”团队,在青海调查当地牛羊肉市场时,发现当地农牧民收益特别低,而且产品仅销往本地。创始人韩军来自青海化隆县,团队此前受化隆县政府委托调研沿海20余座城市的3000余家拉面馆,这些门店是西北人的重要营生。其中产生了规模经济,团队计算得出,肉类和调味料耗材有300亿之巨。于是,团队采用上游直采、产营加工、平台自销的模式,尝试搭建起联结西北与沿海消费市场的桥梁。“到目前为止,西北梦已经与西北3500多户农牧民进行合作,为他们创收超过了1000万元,直接带动就业216人,间接带动合作农牧户、拉面创业者、返乡务农人群近万人。”

“农民辛苦种植培育的果子卖不出去,城市人买不到好吃的农产品,作为新农人,就是要解决这个现实问题。”罗潭蛟说。他是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木吉农创”项目负责人。因为通过网络平台帮父亲销售橘子的经历,让罗潭蛟把注意力集中到农产品电商运营这件事上来。2017年,罗潭蛟和团队通过调研,选择在大凉山会理这一国内最大的石榴产区,陆续承包41户贫困农户的低产园,嫁接了10万株突尼斯软籽石榴。“选突尼斯软籽石榴,是我们根据搜集的大数据分析出来的,是一款差异化单品。”最后,罗潭蛟和团队成功打造出“赤焰石榴”这一爆款。在渠道上,他们布局线上、线下、新零售等多个平台;在营销上,他们通过全媒体矩阵推出文案,“石榴妹妹”网上直播等吸引大众的关注。在众筹平台,30分钟众筹突破500万,最终达到了认筹额3189万的营销记录,年销量高达300万斤。这成为2017年农业品牌的营销标杆。此后,罗潭蛟陆续推出云南紫玉萝、宁夏灵武长枣等差异化单品。“我们的项目流程服务体系是:科学选品,建立标准,渠道布局,媒体传播,农业金融。”罗潭蛟说,他做的是供应链品牌服务,操盘爆品他已经颇有心得了。

湖南大学的魏啸宇把做的事情概括为“为耕者谋利,让食者满意”,也是聚焦于农产品供应链管理。他介绍,项目成立两年多的时间里,“游鲜生”团队深入乡村,累计走访近110个村,300个产地,覆盖12个省份,在全国拥有85个农产品基地,亲自操盘142种单品。回想起来,魏啸宇感叹,最开始给村民做培训,大家纷纷表示想在线卖农产品,能想到的只有淘宝,完全不知道还有那么多电商平台,更别提操作了。“做了这几年,我感觉需要落地的东西非常多。”魏啸宇以安远县为例。江西省的安远县是国家级贫困县,是全国最大的赣南脐橙产地,近5年脐橙果树发生黄龙病病害,当地大量果树遭到砍伐,村民面临收入中断的困境。魏啸宇他们与湖南省农科院合作,获得技术授权,指导农户种植红薯,收益比种橙子高三成。帮助农户种植是起步,魏啸宇和团队要做各种建设,把链条环环相扣。他们建设进销存系统,正在尝试建设溯源系统,实现“一物一码”,提升农产品品牌,让消费者放心。他们建设品牌,已经做起来5个品牌,其中橙小甜品牌延伸出创意贴纸、剥橙器、画册等文创产品。他们建设服务体系,为渠道提供包含采购、加工、运输和售后在内的完整服务。这些建设背后的操作思路和依赖的技术,完全不同于田地里的劳作,却是新农人们的技能清单里的标配。

民以食为天,在吃这件大事上,厦门大学的“我知盘中餐”项目是以平台的方式解决农产品的供销问题。在厦大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张德富教授的带领下,师生研发了我知盘中餐大数据平台。平台与链条式的服务不同,平台集聚多方资源,呈现多点开花的优势。我知盘中餐平台的核心竞争力最突出的是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2017年3月,团队到福建省白柚种植县云霄县调研,团队通过算法预测出来年白柚的价格会下跌,建议当地农户将一部分土地改种百香果。农户们采纳了建议,百香果卖得很好,还给同学们寄来了好几箱。而且平台有智能的物流系统,有世界领先的装箱系统以及车辆调度算法,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货物的配送,达到少派车辆,最短时间,满足物流要求,降低运营成本。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渔,大学生们把农民打造为“创客”。

以平台的角度看河南科技大学的小康农民讲习所项目,他们在重新定义这件事上做了更多事情。负责人张扬介绍,小康农民讲习所项目将农场重新定义为“农民创业商场”,项目团队成为这个商场的“物业”,提供统一的标准化种植技术和品牌以及产品销售渠道解决农产品的销售问题。“对于传统农场来说,农民进来打工,然后获得收入,这是一种雇佣关系。”张扬说,“我们是以众创形态的新运营模式,农民参与进来,先行付与地租和货款,同时农民以劳动力、土地入股,项目团队以生产技术和销售渠道入股,合作共营,利润平分,农民有了劳动的能力和动力,团队给农民提供产品销售保障,最终实现农民初步创业增收。后续,我们还对普通农民进行职业培训,让他们成为具备一定能力的农民创客。”张扬告诉记者,这些农民创客形成三种类型,一部分人成为管理人员,也叫农业职业经理人,他们负责整个创业平台的运营管理,另一部分人进入了产业平台,成为创业者。第三种类型,他们成为家庭农场主,成立家庭农场,单独运营。现在,农场职业经理人的年均收入在5万元左右,农民创客的年均收入是3万元左右。数据显示,一年多时间里,小康农民讲习所已经培养了5萬多名职业农民创客,共帮助了500多个经营主体,让10万多农民感受到了农业科技带给他们的实惠和福利。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www.wk8.com.cn
本文地址:https://www.wk8.com.cn/xueshu/335599.html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
关于我们 文章归档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2021-2022 wk8.com.cn

ICP备案号:晋ICP备20210032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