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子分类:
返回
文库吧用户登录
快速导航关闭
当前搜索
当前分类
子分类
实用工具
热门搜索
文库吧 > 学术 > 学生必读 > 大学生

颠沛流离校园安身

大学生 更新时间: 发布时间: 学术归档 最新发布 模块sitemap 名妆网 法律咨询 聚返吧 英语巴士网 伯小乐 网商动力

颠沛流离校园安身

宋君玮

北大校园里,有一些从圆明园运来的石刻。

如今我们在游览北大校园时,会不经意遇见它们,它们个个有故事。

步入北大西门经过校友桥,迎面就会看到一对巍峨耸立的华表,这对华表原位于圆明园安佑宫宫门外。安佑宫建于乾隆八年(公元1743年),作为供奉先帝御容的祭祀场所,安佑宫气势宏大,是圆明园内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建筑。尽管已毁于英法联军大火,但从现存的华表体量也不难想象其当年的规模。

安佑宫华表为两对四根,1925年,其中三根被运往燕京大学(即今天的北京大学校内),另一根则由京师警察厅运往城里安放在天安門前。1931年北平图书馆建成后,从燕京大学运出一根,与天安门前的一根凑成一对立于北平图书馆广场内,即今天的国家图书馆古籍馆广场内。

这两对华表十分相似,但并不完全一样,最主要的区别就是雕龙立柱下侧与须弥座之间的连接处,一根呈明显的八角形,另一根则近乎于圆柱形。正因为高度的相似,导致当年运送时配对出现了问题——配错了。如果说AB为一对,CD为一对,那么现在北京大学的是AC配对,图书馆的是BD配对。

搬了很多次家的安佑宫石麒麟

在北大西办公楼前有一对石麒麟和一块丹墀,这三件文物均为圆明园安佑宫旧物。其中石麒麟最初立在圆明园大宫门前,是雍正帝全面扩建圆明园的历史见证。类似的石麒麟当时一共做了两对,除了圆明园大宫门前,雍正帝在为自己修建西陵时,将另外一对放置于门前。有人说清朝最有个性的皇帝就是雍正,这点从这两对石麒麟的摆放上就能看出,清朝皇家建筑的大门都是用狮子镇守,使用石麒麟的情况只有雍正皇帝,而且阳宅阴宅还一样。

这让日后登基且对圆明园亦十分钟爱的乾隆皇帝很不自在,于是乾隆将这对石麒麟移至安佑宫门前。但在圆明园大门口安放麒麟毕竟是父亲的选择,出于这方面的考虑,乾隆特地铸造了两只铜麒麟放置于圆明园大宫门前。但用麒麟镇守大宫门还是有些体量单薄,所以乾隆又重新铸造了两只体态饱满的铜狮子替代原有的铜麒麟。这两只铜麒麟就在乾隆修建长春园时被移到了长春园宫门外,成了长春园宫门的镇兽。长春园的命名和作用都有着道教长生不老的色彩,雍正生前一直推崇道教,而麒麟又被道教所推崇,所以这对铜麒麟被安置在长春园宫门前是再合适不过了。

然而故事并未因此而结束。1860年,长春园宫门没有被英法联军完全破坏,铜麒麟和宫门仍然保存完好。到了1935年,两只铜麒麟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损毁,但好在它们能拼凑出一只完整的,完整的这只就被放在了今天的颐和园仁寿殿门前。而安佑宫门前的那对儿石麒麟自1860年圆明园被毁后,仍留在安佑宫遗址上,直到被燕京大学移放至施德楼(即西办公楼)前至今。

西办公楼前的丹墀也是同石麒麟一道被移至于此的。丹墀图案为传统的二龙戏珠,双龙腾飞于祥云之间相互追逐宝珠,肢爪坚实有力,整体造型生动,气韵不凡!

海晏堂水槽

从北京大学西门步入校园,往南约200米处会看到两块西洋石刻构件安放于道路两侧。这就是昔日圆明园海晏堂西喷水池前的水槽,从水槽局部的雕刻不难想象其鼎盛时期的辉煌。

海晏堂是西洋楼景区里规模最大的欧式园林建筑,整座建筑虽外观呈现西洋风格,屋顶却使用中式传统建筑的琉璃瓦,通过这样的布局搭配也能看出当年乾隆皇帝对待西方的态度——无论西洋建筑有多精美,也要在大清的屋檐之下。正是这种闭关锁国骄傲自大的心态,让近代中国无论是综合国力还是整体发展均大大落后于西方国家,导致日后遭受了割地赔款等种种屈辱。

它与博雅塔一起构成了北京大学的标志性景观。未名湖中央的湖心岛由一座石桥与北岸相衔接,成为人们登岛的必经之路。这座石桥也是大有来头,它是昔日圆明园方外观前的西洋石桥。

方外观建成于清乾隆二十四年(公元1759年),整座建筑在风格上呈现巴洛克风格,但却是一座清真寺,是乾隆皇帝的爱妃容妃做礼拜的场所,清宫剧中“香妃”的原型就是这位容妃。

容妃生于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九月十五日,名伊帕尔罕,维吾尔族。乾隆年间新疆大小和卓叛乱,伊帕尔罕的五叔额色尹和哥哥封图尔在平叛战斗中配合清军作战并立下战功。得到封赏后,封图尔送妹妹伊帕尔罕入宫以示联姻之好。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伊帕尔罕被选入宫册封为和贵人。进宫时,伊帕尔罕已经27岁,与后宫众多妃嫔相比,是位不折不扣的大龄女青年,但她却得到了乾隆的格外宠爱。乾隆不仅对这位来自西域的妃子恩宠倍加,还非常尊重她的宗教信仰。据法国人亚乐园著《十八世纪耶稣会士所作圆明园工程考》一书中的记载,方外观就是乾隆考虑到容妃的宗教信仰而将其改作清真寺的。每次容妃在方外观做礼拜时,乾隆都不打搅,而是在方外观对面的五竹亭内休息等候。

由于建筑整体为石质,在英法联军的大火中,方外观主体部分被保存了下来,民国时期燕京大学在对校园进行规划时,方外观石桥被运进校内,作为湖岸相衔接之用。

谐奇趣翻尾石鱼

在北大未名湖西侧靠近岸边的水中,有一条翻尾石鱼,这条石鱼原为圆明园长春园西洋楼谐奇趣旧物。

谐奇趣建于清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它的建成对于中国皇家园林有着格外特殊的意义,因为这是西洋建筑第一次出现在中国的皇家园林中。谐奇趣主楼南北各有一座西洋喷水池,南面为一大型海棠式喷水池,中心有翻尾石鱼一条,喷水时水柱高达数米。在石鱼周边还有铜虾、铜鹅、铜鸭等配套设施。

1860年,谐奇趣毁于英法联军大火,在接下来的岁月中,谐奇趣残存的石构件又被周边居民逐步拆毁运走,翻尾石鱼则因造型独特被爱新觉罗·载涛搬回自己的朗润园中。1930年,它被当时毕业的燕大学生购得,并送予母校留作纪念。自此,翻尾石鱼便一直在未名湖畔安家至今,并成为在燕园长大的孩子们的集体回忆。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的女儿冯钟璞在《燕园石寻》中对它描写到:“有一条石雕的鱼,曾见它无数次地沉浮。它半张着嘴,有时似在依着水面吐泡儿,有时则高高地昂着头。不知从何时起,它的头不见了,只有向上翘着的尾巴,在测量湖面高低。每一个燕园长大的孩子,都在那石鱼背上坐过,把脚伸进水里,自由自在地幻想未来。等他们长大离开,这小小的鱼岛便成为他们生命中的一个逗号。 ”

在北大鸣鹤园靠近西墙的位置有一块乾隆御笔的“半月台”诗刻碑。这块碑原属于圆明园的海岳开襟。海岳开襟建在一座湖心岛上,其东岸有一片假山叠石的高台,是清朝皇帝欣赏月亮的地方,半月台碑便立在那里,碑上刻着的一首半月台五律诗为乾隆御笔。

提到半月台碑,就不能不提它的主体建筑海岳开襟,而海岳开襟又涉及到圆明园被毁的时间延续问题。我们现在对圆明园被毁的认识多停留在它被英法联军放火焚毁这件事上,但就现存的老照片和文献记录来看,由于海岳开襟位于湖中岛上,所以躲过了1860年的大火,并在同治年间进行了修缮。光绪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二月至九月,慈禧太后曾三次携光绪皇帝登岛游览。随着清末时局混乱,圆明园人迹荒芜,无人管理,包括海岳开襟、廓然大公等虽躲过英法联军大火的建筑,却被毁于这个时期。

摂摂

2012摂摂。进过修复,两座石牌坊已重新矗立在朗润园内。

北京地区的皇家园林中,有不少景点是仿江南园林而修建,乾隆皇帝在游览杭州西湖后,便在圆明园内仿照西湖十景修建了十处景观。北大出土的这两座石牌坊便是当年乾隆仿建西湖十景时所立。但它们又是如何来到北大校园的呢?原来,石牌坊出土地点的朗润园在清末是溥仪的叔叔爱新觉罗·载涛的私家花园,这两座石牌坊就是当年载涛修建花园时从圆明园搬来的。民国后期,朗润园逐渐荒芜,被人遗忘,若不是2012年的施工改造,后人恐怕都不知道这里有两座来自圆明园的石牌坊。

责任编辑:曹晓晨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www.wk8.com.cn
本文地址:https://www.wk8.com.cn/xueshu/335654.html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
关于我们 文章归档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2021-2022 wk8.com.cn

ICP备案号:晋ICP备20210032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