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子分类:
返回
文库吧用户登录
快速导航关闭
当前搜索
当前分类
子分类
实用工具
热门搜索
文库吧 > 学术 > 学生必读 > 大学生

上大学时我拍了第一张河大航拍照

大学生 更新时间: 发布时间: 学术归档 最新发布 模块sitemap 名妆网 法律咨询 聚返吧 英语巴士网 伯小乐 网商动力

上大学时我拍了第一张河大航拍照

时勇

1980年代末,从身背相机跨入河南大学校门起,我就盼望着能用一幅完整的图片展示出不同时期河大人的历史杰作,让世人一睹古老河大园的整体面貌。

关于拍摄地点,我首先瞄上了后勤仓库院内的大烟囱。在此负责的姚师傅怎么都不放心,最后他解下晾衣服的绳子亲手系在我腰上,反复叮咛后才将我放行。由于拍摄点远离并垂直于校园中轴线,因为我一只手抓梯子,一只手握摄影机拍摄,这幅单手拍摄的校景五张接片因主要建筑表现不到位而不够成功。

之后,我又选择了处在中轴线上的大礼堂作为拍摄点。在大礼堂二楼西北角高墙上,有一个预留的登高通道口,由此可通过昏暗狭窄的小路来到礼堂后面屋顶的出口。我在礼堂屋脊的正上方又拍摄了一幅三连张的接片。这次拍摄最大的遗憾是画面中没有标志性建筑大礼堂。

吸取以上教训之后,1990年,学术交流中心兴建,大年初一,我又进行了第三次尝试。在正对校南门的提升架最高端,我一只手抓着铁架,一只手从怀中掏出相机,顶着刺骨的寒风,拍下了第一张有点模样的河大正面鸟瞰图。遗憾之处由于高度不足,“欢度春节”横幅被风吹了起来,整体效果受些影响。

1992年的一天,时任河大党委副书记张放涛通知我做好准备,让我和另外几位老师乘飞机航拍校园。我十分兴奋,但很快就变成了压力:自己从未上过飞机,身体是否适应?在有限的时间内,能否抓住“镜头”,我着实没底儿。

第二天,在开封机场,我硬着头皮钻进了那架军用直升机。机上负责的同志让我和另外几位同志从门口拍摄。河大白小兵老师肩扛摄像机一屁股就“焊”在了门口舱板上,下半扇门就这样让他给“包了圆”。开封市的一位记者肩扛摄像机直立其后,给我留下的就是他左肩之外那点缝隙。他们两个从起飞就开录,而我只能瞪大眼睛,半按快门,紧张地捕捉拍摄点。

由于飞行员对开封地形不熟,我们转了两圈才瞄准了铁塔,我机动地观察着逐渐映入眼帘的大礼堂、东十斋、科技馆、六号楼、校大门。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当到达该幅图画面位置时,我尽可能拿稳早已调整好各种数据的手动相机,果断地按下了快门。由此诞生了这幅地道的河大鸟瞰图。

当我立即上卷,再想去拍摄第二张时,飞机已经越过东城墙到了郊外,又逆时针方向环绕河大一周后返航。

当飞行员告诉大家正穿行于300米云层,我眺望着古老而又充满生机的河大校园,诞生于不同年代,展现出不同风格的历代建筑名作,在东西干道的环衬之下,像是镶嵌在一起的颗颗宝石,光彩奇异。

依着飞机提升的高度,仗着“一览众山”的开阔视野,我将这些建筑给排了个座次:第一位是建于清代雍正年间的河南贡院号房和晚清遗留的那座“公主楼”;第二位是始建于民国四年的六号楼;第三位是建成于1921年的东西一、二斋;第四位是建成于1925年的七号楼与东五、六斋;第五位是建成于1934年的大礼堂;第六位是建成于1935年的东三、四斋;第七位是建成于1936年的校南大门;第八位是建于日寇占领时期的小礼堂和供水塔;第九位是与共和国同龄的东西工字搂(现后勤总公司用楼与文学馆北边楼房);第十位是20世纪50年代迅速崛起的行政楼、政教楼、中文楼、化学楼、東七斋、东八斋、东九斋、东十斋以及十号楼等建筑群体。

责任编辑:陈晓丽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www.wk8.com.cn
本文地址:https://www.wk8.com.cn/xueshu/335777.html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
关于我们 文章归档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2021-2022 wk8.com.cn

ICP备案号:晋ICP备20210032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