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天宇 何文孝
摘 要: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浪潮的兴起与繁荣,高校校园建设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形势与新挑战,依托于“互联网+”校园建设的契机,“智慧校园”这一概念也应运而生。“智慧校园”的出现不仅促使高校校园建设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也给传统的高校教学、管理、科研、服务等注入了新的活力,充分体现了“互联网+”在“智慧校园”建设中强大的生命力。
关键词:互联网+ 智慧校园 探索 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20)01(b)-0023-02
1 概念介绍
1.1 “互联网+”
早在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上多次提到了“互联网”,并制定了“互联网+”这一行动计划。“互联网+”指的是在如今新形势下的一种新型的经济体,它指的是依赖于互联网信息技术来实现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结合,由此可以通过完善传统生产的要素、重新构建传统产业的业务体系、改变传统商业的落后模式等方法来实现经济的转型和升级。与此同时,我国各个高等院校更应该顺应“互联网+”这个热潮,不断推动传统校园迈向现代化、信息化,从而真正提高我国各个高等院校的科研水平和为社会服务的能力。
1.2 智慧校园
最早“智慧校园”这个概念是由浙江大学所提出的,“智慧校园”这一新校园模式与落后的传统的校园模式概念截然不同,“智慧校园”大体上依赖于现有的传统校园环境,结合互联网技术等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将整个学校的信息等内容结合在一起,从而更加快速便捷地为广大师生服务,最终实现我国各个高等院校的校园办公向着高效率、智能化、信息共享、智慧化的校园服务模式前进。这些年来随着我国各个高等院校的扩大招生,各个高等院校的人数的持续增加,与此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大学生的需求也朝着多样化发展,“智慧校园”的建设和发展也刻不容缓。
2 “互联网+”时代下“智慧校园”的探索
2.1 明确高校智慧校园建设的主体方向
生活在互联网时代,要建设“智慧校园”,首要任务是一定要明确建设的主体方向,唯有明确了主体方向,方能更好地建设“智慧校园”。在高校这个大环境中,主体自然是广大的师生。所谓“智慧校园”即意在打破传统的数字化校园的束缚,要更加智能地服务广大师生,从实际出发,凭借互联网技术,使服务个性化、智能化。充分利用校园资源,合理整合校园资源,提供更好的教学服务,提供更高效的管理手段,最大限度地提升科研能力。同时,为高校师生从事研究提供便利,不断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和课余生活,最大化地满足人性化和个性化的需求。
2.2 建立内容丰富的数据信息
基于“互联网+”的“智慧校园”,关键是高校大数据库的建设,扩展增大高校数据库是实现“智慧校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部分。“智慧校园”的建设与实现要基于大数据,正确分析高校大数据,整合高校各项数据,改良和优化数据结构。凭借数据处理平台,分析海量的数据,挖掘有价值的数据,利用有价值的数据,为学校提供更智能更高效的教学手段和管理方法。高校要注意和重视大数据的学习和掌握,利用大数据的优势更好的教育服务。
2.3 搭建多样化网络平台
针对高校具有人员众多,事务繁杂,难以及时提供准确服务的特点,建立现代化的网络教学平台、网络资源管理平台、综合信息管理平台、综合服务平台于一体的“智慧校园”。从而形成智能化、個性化、多层次,全方位服务,以此来保障校园工作的高效有序的推进。实现“互联网+”校园的深度融合。
3 “互联网+”时代下“智慧校园”的实践
3.1 智慧教育
传统的高等教育往往采用层次分明、一成不变、按部就班的教育模式,将具有不同学习能力、知识水平、文化背景的学生笼统的聚集在一起,并且采取相同的教学标准、使他们接收步调一致的授课内容,甚至实施相同的学习评价与成绩考核标准,这种僵化的学习模式并不能够发挥学习者的个性、释放学习者的内在潜力。实际上,相较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更加强调激发学习者的潜能与活力,更加强调学习者存在的主体地位,更加强调学习者的自主学习模式,为学习者提供了更多的学习途径。
智慧校园平台中最为重视的便是教育教学,而“智慧教育”也为信息化时代教育教学的开辟了新方向。正是因为有了智能化的信息技术手段的支撑,才有了“资源互联、情绪感知、自然交互”等智能化的教育环境,学校也可以采取更加智能化的方式进行智慧教育,学生也可以利用更加智能化的方式学习。
3.2 智慧科研
高等院校科研常常包含有项目申报、科学研究以及成果管理这3个部分。但是目前,许多高校师生在科学研究方面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学校在科研方面仅仅能够给师生提供纸质、电子资料和图书文献检索等服务,在科研团队的建设、项目结题以及后续的成果等各环节的许多方面还有待加强。
“智慧校园”构造的“智慧科研”交互平台,可用于实现项目的智能申报等功能,可进行科研进展新方向的追踪,可手动查询校内科研人员的基本信息,能简便和快捷地跨学科组建科研团队和找到心仪的指导老师,也是根据当前的科研项目信息自动推荐合适的合作伙伴。“智慧科研”主要包括科研项目的动态追踪、项目团队的协调和管理、科研资料的智能搜集、项目事物的智能管理和智能的科研成果管理。总而言之,正是由于“智能科研”平台的存在,促使了整个科学研究过程变得简单、协调、方便,从而提高了整个科研项目的质量和效率。
3.3 智慧服务
“智慧校园”如要实现真正的智慧模式,可借助将多元化的业务放在一个网络中完成集成化的管理和操控,以使各管理系统获得对应数据,再进行数据分析、整合、提取,从而能够开展更好的服务工作。
首先,在招生就业的政策和数据方面具有极大的参考性和支撑性,首先,可以根据大量的以前的、不同院系的招生就业数据和其他不同的变量,生成相应的报表,可以为后续的招生计划和就业选择提供有力的支持。其次,在人才培养方面,也可以根据相应的数据支撑,与时俱进地制定更加合理的人才培养计划,更改教学方法和教育模式,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等等。总之,整合校园内各种可用的资源和校外的各种可扩展的各类资源,目的都是为了打造一个更加便捷的“互联网+”校园服务平台。
3.4 智慧管理
信息化时代发展使得智慧校园从传统管理渐渐过渡到智慧管理。校园一卡通、智能充值终端的普及化,学生信息管理和教务信息管理的成熟化,以及智能办公系统的普遍运用,使得校园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院校管理上的一些问题,但是也难免存在着一些高校因为信息孤立、数据不能及时更新而导致沟通方面的问题。
在“互联网+”这个大背景前提下,“智慧管理”将采取更好的管理方式对院校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和调度,将人、财、物进行整合和利用,并且能够支持广泛的信息化和管理服务平台,更好地协调院校之间业务,在此基础上,不仅为高校的服务管理人员提供了很好的解决问题的途径,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师生的对于高校琐碎事物的负担,使师生将更多的精力用于教育和学习上。
4 结语
从以上内容看来,在“互联网+”美好政策下的校园时代,“智慧校园”的建设已经成为了未来高等院校发展的大趋势。所以,各大高等院校应该结合自身的特点,进一步有效地整理、优化各种教育资源,使教育资源信息化、集成化,并且升级教育服务,从而给广大师生提供更加方便快捷、智能的个性化服务平台。
参考文献
[1] 姚琨.大数据下的“互聯网+”校园建设[J].山东工业技术,2016(7):145.
[2] 罗万丽,王蕊.“互联网+”时代高校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探析[J].数字教育,2018,4(2):33-38.
[3] 伍辉,李珈.互联网+时代高校智慧校园建设的思考[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16):49-50.
[4] 王曦.“互联网+智慧校园”的立体架构及应用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6(10):107-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