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超
遇见古文阅读题的时候,是否总是不得其法、一筹莫展,是否总因为断句出错导致整句话不知所云?解答古文阅读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文意的理解,也就是对句子的翻译。接下来就给大家分享我的古文阅读技巧,或许能令你有所启发。
全文理解
首先断句。这里的断句,只求明不求精,只要判断出名词即可,根据名词可以确定语序。在断句之前,我们把句子里重要词语的意思在文章旁边标注下来,就像英语翻译一样,可以逐字翻译。通过写出的词语大意给文章进行断句了。
其次查缺。根据断句排列出的语序,可以看出文章中某一句缺少的部分名词主语或者宾语,例如“乃丹书帛曰‘陈胜王”,可以看出句子中少了主语,那我们就联系上下文,插补相关主语,这句就可以翻译为:“他们(主语)就用朱砂在绸子上写上‘陈胜王三个字。”
再次删词。有缺必有多,根据语序,如果发现某些词语不好翻译或者是没有实际意义,那就可以试着将这些词语删去。例如“陈胜者,阳城人也”中的“者”和“也”字没有具体的对应的词(者……也表判断,无义),那么就可以忽略这个词,把这个句子译为:“陈胜,阳城人。”
最后調整。文言文中有些特殊句式,翻译时要做适当的调整。平常我们直接判断一个倒装句很困难,我们可以根据断句排列的语序做判断,例如“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我们按照前述方法,将“箭矢”“先王”“成功”等几个名词揪出来进行排序,得知实际含义应该是把箭矢还给先王,并告诉(他)成功了,我们甚至不用明白句子是如何倒装的,就能把句子翻译出来。
单词判断
模棱两可。理解了文章大意之后,可能还是有模棱两可的部分,考试时通常就会因为这种模棱两可导致理解上的“跑偏”。比如,“炊者皆熟,将乃就食”的“乃”实际上是翻译成“才”,但是有同学觉得翻译成“于是”也毫无“违和感”,这么一想,这个句子的意思就不够明确了。在遇到模棱两可的选项时,我们就把它“晾在那里”,然后“绕路走”,看看其他的选项,选择自己最认可的答案。
一词多义。上面所说的理解上的“跑偏”,很多时候是因为有一两个词不懂,导致整句话意思模糊,这类让人弄不懂的词多为实虚词,常常是一词多义的,而且不管用哪一种词义解释感觉都说得通,遇到这种问题的时候我一般用以下两种方法。
1. 利用对仗结构推词义。比如:“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这个“以”看似很难,但如果发现句子的意思是对仗的,“以”对应“用”,则“用”就可以解释成“被任用”。同样,“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劳苦”与“倦极”也对仗,“极”就是“疲惫”的意思。还有“每读书至治乱得失”,“得”“失”互为反义词,“治”“乱”也应该互为反义词,“治”就能解释成“治理得好,太平”。
2.代入记忆猜本意。该字熟悉的课文中的例子或在成语中的用法。如:看到“虽亲属不贷”,想到“责无旁贷”(推卸)和“严惩不贷”(宽恕,饶恕),把这两个意思代入,经过比较可知“宽恕”更合适。
古文是汉语的一种形式,我认为学习古文比学习外语还要简单,古时纸笺贵重,所以古人惜字如金,如今我们逐字拣出,逐字翻译,只须用白话的表达方法去解释它,就会知道它并不是高深莫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