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帽鹿
一、是地理,又不仅仅是地理
学习一个冷门专业是什么体验?
我的专业是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听起来就很耳生,单凭想象完全没有概念。报志愿时,我阴差阳错报了中国地质大学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还记得初入学校时,我好奇地问接待我的学长:“我高中地理学得不太好,不碍事吧?”师兄瞟了我一眼,叹道:“天真!太天真!十分天真!”这三个“天真”既让我一头雾水,又忐忑不安。
等到正式上课,看着课表上排得满当当的课程时,我怀疑自己碰上了假课表。大学物理、高等数学、摄影测量占据课程半壁江山,老师再三强调要在大一学好这些基础课程,到了大二学习专业课才不会那么吃力。
果不其然,到了大二,地质学、C语言、遥感原理、数据结构这几门课很是凶狠,为了学分我只能苦练内功,硬着头皮上。泡图书馆时遇见同窗学霸,问他如何这般气定神闲,他传授经验:“死记硬背最蠢,重在理解。”
学习是一件痛并快乐的事,第三年是实践课,将大一大、二所学综合运用。学会把影像数据录入计算机,通过GIS软件处理信息,在处理影像的过程中,分析历年地貌变化、地理变迁,利用这种方式了解祖国山河的变化还挺有意思的。大抵任何晦涩深奥的专业,只要能沉下心去钻研,在不断地深入了解过程中总能发现这个专业特有的一些乐趣。
与这个专业缠斗些许年,徘徊在爱与恨之间,我渐渐明白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这门专业听起来高大上,其实做的都是接地气的事情。观察江河湖海的变化,收集分析信息,用另一种方式守护祖国的大好河山。
后来,新来的学弟学妹也会问我高中没学好地理怎么办,我立刻想到当初学长一口气冒出的三个“天真”。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可是货真价实的工科专业,用先进科学的方法作用到地理分析上,与高中学习的地理科目完全是两个概念。
二、挺好玩,又不能只是好玩
大学课程也不总是与枯燥的理论公式算法做斗争,我们的实践课还是非常有意思的,也是最让大家兴奋的经历。
大三时,由老师带队组织我们去三峡地区上实践课,五个人为一小组,分成不同的路线,进行野外踏勘,采集地理信息,绘制地形图、地层图。野外踏勘的过程有苦有乐,每个人包里背着干粮和水壶,手里拿着指南针和30米长的卷尺,边走边量,记录一路行走的距离、方向。最费神也是最有挑战性的是如何设计、规划路线,脑海里需要形成大致的地形图,无法到达的地方应当如何绕道或者想办法代替,很多没路的地方都要自行踩出一条路,颇有些披荆斩棘的感觉。
虽然我们踏勘的地区都是些深林荒山,但真正的好风景恰恰是藏在寂静和冷清中的。日落西边的晚霞与青翠的山林交相辉映,我们偶尔还能看见野兔,潺潺的溪水清澈见底,蜻蜓停落在肩头也不怕人……踏勘的确辛苦,这份体验算是一份额外的收获与安慰了,人们往往能在艰难的处境里看见最美的风景。
如果说野外工作是身体上的考验,那么回到办公室绘制地形图、地质图则是对脑力的考验。满满一笔记本的数据,我们晚上拿来进行计算分析,然后将白日行走过的地方的地形图、地质图画出来。为了制成一幅精确的图,一定要反复核对验算,科学的严谨和专注显得尤为重要。
实践课结束时,大家都会有些意猶未尽,我们终于不仅仅只会纸上谈兵了。老一辈地质人为了探测国家的地形地貌,不辞艰辛翻山越岭踏遍大江南北,才能绘制出精准的地图,通过实践,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作为地质人的责任和压力。
三、很冷门,但是真的很有用
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的确是个很冷门的专业,在日常生活中几乎见不到具体的应用,开设这门专业的学校也比较少。学了英语能用英文听说读写,读了医学能看病救人,学了计算机可以开发游戏软件,而学了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能做什么呢?
常见的热门专业创造的价值一般体现在商业经济上,而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这门专业主要是为政府公益部门的决策提供服务的。例如可以通过矢量影像,看出湖泊的变化,湖泊的减少意味着城市围湖圈地严重;可以利用遥感和GIS检测大型湖面(如鄱阳湖、东湖),通过专业分析,得知当地环境保护是否到位;可以通过卫星影像算出植被覆盖率,了解西北地区荒漠化情况,为政府部门下一步工作决策提供依据。
2008年汶川地震,第一个进入灾害现场的就是无人机,我们可以通过无人机传送的航拍影像,识别整个地区的受灾情况,以便下一步救援工作的展开。这门专业在预防灾害这方面同样大有作为,通过检测三峡库区泥石流灾害影像,识别滑坡,进行防范。
这门专业就业面宽泛,毕业生可到政府机关、城市建设、国土资源、国防、信息产业、财政金融、公共事业管理、交通、电力、能源、环境保护、气象等部门和领域,从事科研、教学、生产及管理工作。如果想走科研之路,一般要具备研究生或以上学历。
虽然学习这门高冷的专业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但如果探索祖国的大好河山是你的梦想,那么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会拥有旁人难以察觉的乐趣。就像这念起来都透着一股严肃劲儿的专业——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如今我也能透过电脑屏幕上的影像想象出那山的雄奇壮阔,那水的碧绿清透……
·学校推荐·
中南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同济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河南理工大学、石家庄经济学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