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子分类:
返回
文库吧用户登录
快速导航关闭
当前搜索
当前分类
子分类
实用工具
热门搜索
文库吧 > 学术 > 学术期刊 > 科技资讯

制高职人才培养方案

制高职人才培养方案

文美红

摘  要:随着中国经济格局日新月异的变化发展,经济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发生改变,尤其在2019年新冠病毒疫情的冲击下,对于就业者来说面临着更大的挑战。作为培养专业技能人才的职业学校,也应结合社会所需,不断调整人才培养方案,考虑学生的差异性,将培养目标定位于能够切实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中。而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也需要政府、社会、企业、家庭、学校的密切配合,才能充分发挥人才培养方案的作用。

关键词:职业教育  培养理念  实施过程  适合的培养方案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20)08(c)-0155-03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ic structure, the demand for talents in the economic market is constantly changing. Especially under the impact of the new coronavirus epidemic in 2019, it is facing greater challenges for employees. As a vocational school for cultivating professionals with professional skills, it should also continuously adjust the personnel training program in consideration of the needs of society, consider the differences of students, and position the training goal to be able to effectively meet the development needs of students.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talent training program also requires the close cooperation of the government, society, enterprises, families, and schools in order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role of the talent training program.

Key Words: Vocational education; Training concept; Implementation process; Suitable cultivating program

职业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区别于普通教育,但又与普通教育同等重要。教育是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学生的,职业教育培育的是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怎样为国家、社会培育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是每一位职业教育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发展“适合”的职业教育,才能发挥职业教育的成效,培育更多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更好地为国家、社会服务。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教育、培养学生的“重要纲领、行动指南”,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与实施是一个学校培育理念的重要体现。因此培養方案的理念直接影响培育成效,只有制订“适合”的人才培养方案,才能够在实施过程中推进、开展下去,从而服务于每一位学生,让学生们从中受益。

1  目前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过程中的问题

现阶段,社会对职业学校的认同度以及学生的自我认同度都有待提高,学生在就业后,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也不尽如意,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暴露出很多问题,例如职业素养与专业能力不强、缺乏自我职业发展规划、创新意识薄弱、自我管理差等,而这些问题是每一位职业教育工作者不可忽视的。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以及实施弊端。在这样的情况下,大部分学校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仍然按照老一套、老传统模式,只考虑到统一标准,而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1)学生在进入职业学校时,大多处于成绩低端,中考的失利,让学生处于低迷的状态,有的同学甚至在对专业毫无了解的情况下,由父母做主,选择了专业,在学习一段时间后,发现对所学专业根本不感兴趣,在学习过程中,完全机械式、填鸭式学习,没有自主性与创新性。更有甚者让学生失去了学习的信心,从而更加加重了学生的挫败感。

(2)在课程设置方面,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与职业技能学习无疑是掌握知识与技能的重要途径。通常情况下,在学习阶段初期,学校会开设大量的理论课程,这样的课程设置不适用于对理论性、概念性知识不敏感的职校生,导致部分学生一开始就对专业课程产生排斥感,有部分学生甚至认为专业课比较枯燥、乏味,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没有真正落实“做中学”的教学模式,而又回到传统教学模式中,让学生失去了学习专业的信心,甚至开始不喜欢自己的专业,阻碍了学生的职业理想发展。

(3)德育课程的学习是为了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而在现阶段的教学模式仍然采用传统的课堂说教式,教学效果不好,没有真正地让学生意识到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的重要性,甚至让学生产生厌烦的心理。

(4)人文素养课程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体系,人文素养的培养应该考虑学生差异化特点来实施,而学校对人文素养的选修课程,采用以班级为单位的选课,导致本该轻松愉悦的人文素养课成为了部分学生的负担,忽略了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特长,也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5)评价方案的单一化使考核方式变得“简单、粗暴”,又让学生走上了“唯分数”论的老路子,有些学生因为一些课程成绩不合格而无法顺利毕业。教条化的评价方式,让职业学校的学生压力倍增,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

针对以上种种矛盾,需要人才培养模式不断转型,人才培养方案也应实施调整,为学生营造一个“适合”的职业教育环境。

2  目前可实行的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

作为“适合的职业教育”,必须统筹国家、社会和学生三大主体的利益,符合三大主体的要求,职业教育的培养理念也应符合三大主体的要求。

对于国家,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教育满足了国家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为实施科技兴国战略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任何一位劳动者,都应该懂得自己的前途命运与祖国的发展紧紧密联系在一起,每一位劳动者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为国家的发展做出努力,人才培养理念与人才培养方案应始终以国家的发展战略为导向,以党中央的思想为依据,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中,首先应以符合国家发展要求作为前提条件,培养出爱祖国、有理想、有责任、有法制观念的劳动者与技能人才。

社会随着国家的发展不断发生变化,要想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劳动者不仅仅要掌握知识与技能,还应该具备生存于社会的其他条件,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过程中,应注重学生的公共关系和人际交往能力,应对突发事件能力,能够结合行业发展不断创新、完善自我的能力,这些也是成为高素质劳动者的必要条件。

教育的根本是育人,适合的人才培养方案应回归以“生”为本,制订培养方案的过程中,应考虑学生需要什么,学生能够接受的程度,既能够满足现阶段学生群体性的特征,又能够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性。

(1)针对部分学生盲目选择专业后,发现对本专业不感兴趣或者不适合本专业的现象,可以让学生在入学3个月或者一个学期后,有重新选择专业的权利,当然,可以设置一些专业自学考试以及专业面试,成绩合格的学生可以进行转换专业,让学生重新选择专业也就重新给了一次机会,教学设置过程中,分层教学,关注每一个学生,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开展不同层次的教学,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出彩。

(2)在专业课程学习中,可以有选择的整合一些核心课程,将“做”与“学”结合在一起,一些课程可以让学生们在掌握一定原理的基础上,先开展技能教学,让学生们在操作中自己发现问题,从而有解决问题的需求,再回到理论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从而养成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

(3)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的养成不是与生俱来的,更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后天养成的,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可以有助于学生实现自我价值,也可以形成好的社会风尚,促进各行各业良性竞争与健康有序发展。在教学过程中,不应该只靠传统的课堂说教式,应该是全员育人的模式,营造有利于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养成的氛围,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

(4)职业教育要培养的是高素质的劳动、技能人才,国家给予了很高的期望。人文素养学科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人文素养类学科包含很多科目,涉及各个门类,学生可选择的范围很广,需要学校配备充裕的师资力量,以及合理的课程结构,打破传统的以班级为单位选课的模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来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真正有所收获。

(5)对学生的评价方案也应该拓展思路,多元化发展,评定过程中,应该允许学生有短板,用其他的特长来弥补。例如,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参加各类比赛,如创新创业、文体、知识竞赛等,用获奖证书来替代部分课程学分,从而激励学生多方面发展,肯定学有所长。

3  结语

因此,探索实施“适合”的职业教育理念,制订“适合”的人才培养方案,还需要不断磨合、不断改进,也要随着国家、社会、学生的发展变化及时做出调整,能够“接地气”地适用于每一位学生。

参考文献

[1] 尹伟民,李德方,周向峰.适合的职业教育:基于类型教育的内涵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13):22-27.

[2] 壮国桢.“适合的高职教育”:现实困境与实现路径[J].职教论坛,2018(10):13-17.

[3] 刘佳,杨俊叶,王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转型改革的系统设计及实践研究[J].科技风,2020(10):262.

[4] 余加宝.大学生道德自觉的生成機制研究[D].湖南大学,2017.

[5] 孙泊.道德榜样论[D].苏州大学,2016.

[6] 李树陈.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视角下的职业教育政策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6.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www.wk8.com.cn
本文地址:https://www.wk8.com.cn/xueshu/3476.html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
关于我们 文章归档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2021-2022 wk8.com.cn

ICP备案号:晋ICP备20210032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