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美玉
2020年9月19日、20日,笔者有幸观看学习了“千课万人”名师课堂教学视频。从他们的课堂演绎来看,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把课堂还给学生,真正做到了“让学引思,把舞台让给学生”,体现在:问题让学生提出、焦点让学生讨论、讲台让学生发挥、学法让学生迁移、结论让学生归纳、思维让学生进阶、道理让学生明白,实现了教学从浅层走向深层,学生的思维从低阶走向高阶,实现深度学习,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正可谓是教师让得精彩、学生学得出彩。
问题让学生提出
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还重要,课标提出“四能”中的“第二能”便是提出问题。这些有关问题的理念流淌在这些名师的血液中,落实在他们的课堂教学中。比如,罗鸣亮老师教学“小数乘整数”一课,在开始环节就放手让学生自己提出本节课要研究的问题,学生在紧张的思考中,在师生、生生的交流中,纷纷提出:小数乘整数用竖式是怎么计算的?小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法有什么区别?有什么联系?这些来自于学生的真实问题,都是非常有价值的问题,是这节课学生要探究的主要问题,也是教师引导教学的核心问题。由此,教学围绕学生提出的问题逐层展开,学生的思维在问题的引领下由模糊走向清晰,由低阶走向高阶,既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探究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地落实了课标提出的“四能”目标。以问题导学促发学生思维的深度发生,是当下深度教学的标配,值得倡导学习。
焦点让学生讨论
焦点问题是指教学中的重难点、易混点、盲点等问题。对于焦点问题,名师们的处理方式基本上采用了先个体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最后全班互动交流。比如,贲友林老师执教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围绕平行四边形为什么要转化为长方形、怎么转化、转化后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等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交流,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有正确的,有错误的,还有存在争议的,教师适时介入并点拨,引发学生之间进行思维交锋、碰撞。在不知不觉中学生经历了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不仅归纳出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而不是相邻两边的乘积,还明晰了为什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的道理,从中感悟把新知转化为旧知解决的数学思想,培养了学生的归纳推理能力。有道是:真理越辩越明,问题越交流越清晰。教学中的焦点问题经过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和深度对话,达成了资源共享、共用,学生对知识的由来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讲台让学生发挥
名师课堂教学很吸引人的一点就是把讲台变成了学台,通过不同的方式,或抽签或推荐或自荐,由学生上讲台当小老师,教师退后当学生。学生上台向全班同学阐述其思维过程,同时与同学进行互动交流,或由小老师向全班同学提问题,或台下的学生向小老师提问题等。教师见缝插针式点拨,串起了以学生为主的深度对话、互动交流的情境。此举不仅锻炼了学生上台展示的胆量与自信,培养了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思维想法的能力,还触发了学生的思维由肤浅走向深刻,由单一走向多维。名师课堂教学的师生角色互换,体现了以学为主的理念,真正把学生推到了台前,实现了教学是学生的学,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点拨者。
学法让学生迁移
利用方法迁移学习新知,也是名师课堂教学的亮点之一。比如徐长青老师讲的“积的变化规律”一课,充分利用了学生已探究的和的变化规律来猜想验证积的变化规律,让学生在观察、比较、变化、总结的学习方法中探究提炼积的变化规律,既经历了学习方法的一次锤炼,迁移了学习方法,积累了思维经验,又掌握了积的变化规律原理。整个教学过程,教师触发学生的高阶思维,在深度教学中,学生走向了深度学习。罗鸣亮老师执教“小数乘整数”一课,也是让学生借助整数乘法知识来学习新知识,有效链接两者之间的关系。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不仅明晰了两者之间的区别,更明晰了两者之间的联系,把整数乘法有效地纳入了小数乘整数的结构中,完善了学生的认知结构。名师们充分利用学法、经验迁移的教学方法,不仅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共享学习、创新学习的能力,还有效沟通前后知识的联系,让学生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
结论让学生归纳
数学教学离不开对结论的归纳,名师的课堂教学展示了他们对学生获得数学结论的深层思考。比如,张齐华老师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一课,精心设计了团队共学、质疑深化、评价反思三个环节,让学生自主获得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张老师舍得花时间让学生四人一小组共学,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再进行质疑,由此把学生的思维从表层引向了深层,学生在互动交流、反思质疑中,水到渠成地完成了新知的探究学习,自主归纳出了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迁移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去,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合作共学的意识,以及提出问题、答疑解疑、评价反思的能力。此举不仅让学生经历了概念、规律的建构过程,更是从中培养了学生抽象、推理的高阶思维能力。
道理让学生明白
数学的特点之一是逻辑性,讲道理是数学学科教学的应有之义。名师的数学课堂教学处处彰显这一要义,他们不仅关注知识的获得,更关注知识是怎么获得的。让学生在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的学习状态中,既学习数学知识,又明白其中的原理。比如,罗鸣亮老师在讲“小数乘整数”时,为了让学生理解乘数是几位小数,积就是几位小数的道理,设计了让学生充分讨论交流的环节。以4×3=12出发,让学生明白40×3、400×3分别表示什么。让学生从旧知识中理解4个10×3表示12个10,就是120;4个100×3表示12个100,表示1200。以此类推,让学生进一步思考0.4×3表示什么,0.04×3表示什么,0.004×3表示什么。学生从旧知积累的经验中不难推理出4个0.1×3表示12個0.1,就是1.2;4个0.01×3表示12个0.01,就是0.12;4个0.001×3表示12个0.001,就是0.012。学生在新旧知识的沟通联系中,既掌握了计算方法,又理解了小数乘整数的算理,达成了深度教学下的深度学习。教师教在知识的原理处,在学生理解的困惑处浓墨重彩,教学重点突出,难点突破,此举,是时下倡导深度学习的应有之举,值得学习。
总之,名师的课堂教学呈现了他们的教学主张和教学思想,折射了他们对课堂教学的深度思考,以及教学的返璞归真。比如,张齐华老师对课堂教学的华丽转身就说明了这一点,由尽显教师魅力到以学生为主,无不在告诉我们课堂是学生的,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应由学生自己来。名师们彰显以学为主的理念,在各自的课堂教学中都有具体的体现,非常值得一线教师学习和借鉴。名师的研究精神,对课堂教学的不懈追求,对自身教学的不断突破,对一节课的长时间思考,无不在叩击笔者对课堂教学的重建与向往。名师的课堂教学让得精彩,学生的学习必定也是出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