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梓
如不少朋友认为的:家庭教育是听起来美好,说起来明白,做起来苍白。于是乎,很多家长迷茫、泄气,甚至干脆放弃,美其名曰“静等花开”。这是典型的“知”与“行”的剥离。当然,不能简单地说这是“道理的巨人,行动的矮子”,个中原因颇多。倘不抽丝剥茧,这类“苍白”的现象依然会上演。
不妨就从“静等花开”说起。且不谈“静等”,只说“花开”。花开有时,前提是播下花的种子或者植下一棵可以开花的树。此时静等,或许花开,也或许不开,因为若无合宜的土壤等条件,再好的种子都会僵死在土壤中。若播下的不是花种或者植下的不是可以开花的树,即便等到天荒地老,它也开不出花来。
先要判断“知”是否正确
正如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所言:“所谓效率,就是把事情做对的能力。”如果此處将“效率”看做“效果”,仿句则为:“所谓效果,就是把事情做对了再说。”如所知非正理,“行”必然不会有好效果。
所以,很多朋友才会说:“家庭教育是听起来美好。”无论哪一套理论,能被不断言说,自然就能自圆其说,甚或自圆美说。当然听起来就“美好”了。例如十多年前,日本江本胜的著作《水知道答案》流行,那唯美的图片和宣传,爱和美好的完美呈现,征服了很多人。然而多年之后,它却被证明是伪科学。朋友们都有感受,读了很多家庭教育书籍或听了很多讲座之后,会发现“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且“公婆不恩爱”,不断地冲突打架。此刻,“知”“行”该何去何从?
回到“静等花开”话题。一个孩子从表面看,是无法知道是不是可以开花的。作为家长能做的就是:无论如何,都要为这粒种子准备一片肥沃的土地。不是花种,可以长成好苗;若是花种,可以开出好花。如何才能培育出肥沃的土地呢?笔者认为,应在家庭中满足孩子的归属感和价值感。归属感和价值感是一个人的基本需求,归属感是精神健康之源,价值感是积极向上的动力之本。满足两“感”最基本的做法就是家人和谐、彼此欣赏。
请相信,家庭教育的大前提绝对不是如何教育孩子,更不是出了问题才运用自己所学去解决问题,而是经营好家庭,让归属感和价值感的满足成为孩子成长的精神重心。重心稳,孩子的成长就稳了。
明白了这点,才是家庭教育最根本的“知”。这个最根本是在给孩子的人生打底色。如果孩子没有人生的底色,无论家长的艺术或者技术水平有多高,都画不出精彩的妆,教不出和美的娃。
家长应建立适合自己的家教观
那句“说起来明白”似乎在表明“道理我是懂的”,上文也有分析,听说的道理不一定是对的,先要有自己的判断。当然,有朋友会辩驳:“不是说‘明白二字了吗?”可是,这个“明白”到底是明白了什么?例如,“儿童多动症”有着不同的解释:网上搜索可以看到,儿童多动症又称注意力缺陷多动症,或脑功能轻微失调综合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行为异常疾病。可一本据说影响了千百万家庭的畅销书却认为,儿童多动症是个伪命题。那么,你会相信哪个说法?
行文至此,我是想表达:“说起来明白”往往是明白别人的说法,或者盲目相信某种观点,而对于家庭教育的真正道理,却没有自己的概念。此刻有人会追问:怎样才能建立自己的概念呢?
1. 多学勤思。多学才能见多识广,见多识广才会发现有真理的重复也有矛盾的冲突。众口一词大多可信;有矛盾冲突的地方自然要思考到底是什么、为什么、如何做。例如儿童多动症,到底是病症吗?为什么会多动?该如何帮助孩子?在无疑处留心,在有疑处勤思。留心是收集真理,勤思是寻找真理,二者结合,就是在构建自己的家庭教育概念。
2. 多问勤察。上一条侧重于从书本上来,这一条侧重于从生活中来。有一种家庭教育做法是值得参考的,即以和谐家庭为基础。注意,它的重要前提是家庭和谐。孩子的优秀往往从学业方面体现,学业的优秀背后可能有多种因素,而和谐家庭培养出来的优秀孩子,一定是生命重心稳且全面优秀的人。对于这样的家庭,应多问问人家是如何做的,多观察人家是如何做的。问与察的结合,是比较快地构建自己家庭教育概念的方式。
当然,倘若家长实在没能力建立起自己的家教概念,那就把家庭经营好,把成长的土壤侍弄肥沃。这里笔者特别想表达的是,当你无法建立起自己的家庭教育观念的时候,经营好家庭就是最好的教育,不教育就是最好的爱。所以麦肯锡思维一直强调:做正确的事比正确地做事更重要。
“知行合一”规避三个错误
“行”建立在“知”的前提下,这里的“知”应该是正确的、适合自己的。不少朋友常说“做起来苍白”,为什么会明明懂家庭教育的道理,做起来却苍白甚至相反呢?这是由于很多人犯了三个错误。
1. 缺乏耐心。需要耐心大家都知道,但是什么是耐心,为什么需要耐心却鲜有人懂。科学研究表明,孩子在7岁之前,内在心理结构基本稳定,家长对孩子的每一次教育都是心理表层的暂时调节,而内在心理结构的反调节能力会随着“这一次”教育活动的结束消解教育效果。所以,要使教育有效,就必须持续不断地在同一个方向上施加影响,也就是采取多次反复教育。所以“缺乏耐心”不是通常认为的没有耐心,而是不懂耐心的真正内涵;耐心也不是不急躁不发火,而是懂得反复教育,持续影响。
2. 不懂节奏。所谓节奏就是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大家都知道,同样一件事,场合和时机对了,就可以事半功倍,场合和时机错了,就可能适得其反。所以,节奏首先是教育的场合。基于孩子的心理特征,如果对孩子进行反复教育、持续影响,就会拉长教育的过程,这个过程对轻重缓急的把握,是节奏的第二重含义。就如农民施肥,庄稼的成长周期内,何时施肥、施什么肥、施多少量,都是有讲究的。这个讲究就是节奏。
3. 没有注入力量。所有的教育都是教育主客体之间的相辅相成,相生而动。如果家长只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不断去教育孩子,而不懂给教育对象注入成长的力量,也会导致教育效果苍白。因为没有人喜欢另一个人站在自己面前为自己的成长指点江山,孩子也一样。一味地教导会让孩子反感,而一边教育一边给孩子注入成长的力量,就会让孩子感受到教育带给自己的幸福,有了这种幸福,才具备了可持续改变的力量。
如何知行合一,只需:有耐心、懂节奏、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