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云龙
姓氏文化很重要,但如果影响到当下的快乐生活,美满爱情,幸福家庭,那就得打个问号,舍本逐末,没得必要。
和本家兄弟小聚,我们都是苏中地区一个镇一个村的,相识多年。聊起辈分时,我们之间的亲切突然变得尴尬,因为我长他一辈。
他的外曾祖父与我的祖父本家同辈,都是“宝”字辈。外曾祖父育有一儿一女,儿子不幸早夭,女儿也就是他的祖母,只好留在家里。他的祖父本是邻村丁家人,因成亲落户周家,并改姓为周,主动或是被动,难以查考。按照乡村惯例,他的父亲以及他和他的儿女,都应该姓丁的。看看席间同座的另一位本家侄子,他本应姓陈,而他的母亲是周家独女,于是父亲入赘上门,他便跟着母姓,其实是外祖父的姓。后来出生的弟弟随了父姓,也算“扯平”。
姓氏背后有故事
姓氏里,有中国人的遗传密码、迁徙路径。子女一般从父姓,而且中国人一般“行不更名,坐不改姓”。不过,见到的人多了,姓多了,你会发现,身份证上的那个姓,有时其实不是“一般”的,背后有故事,甚至有事故,这辈子没有,上上辈子也可能有。
儿子在南京读高中时,班上有位小阮同学。一次,我遇见他的父亲,想当然称呼他父亲:“老阮。”对方笑着摇头:“我是老李。”我以为小阮一定跟了母亲姓,又想当然以为他妈妈姓阮,一问,人家姓姜。顿时,错乱了。小阮解释,他爸爸是跟着祖母姓的,到他这里又改过来,跟随祖父姓,算是“正本清源”“拨乱反正”了。
老同事仲兄,此姓当地不多见。一次他主动解密,他祖上本来姓穆,因为爷爷赌博输光家产,被人家逼债,最后改成债主的姓才告一段落。这个有着痛苦记忆的姓,常常提醒我的老同事千万不能上赌桌,改姓,毕竟是太伤自尊的一件事。但是换个角度看,改姓,也是很有教育意义的一件事。
不可以再改过来吗?过去的户籍政策可能很难通融。媒体上曾有报道,乌鲁木齐市民苟先生,因为姓苟,工作、生活遇到很多烦恼。小学时被同学起的外号“汪汪”,成了他挥之不去的心理阴影。入职后,每每自我介绍“我姓苟”。对方都要再问一遍:“姓什么?”为了不让女儿“重蹈覆辙”,他试图将女儿改回“敬”姓。此前,他的陕西老家远房亲戚集体申请改姓为“敬”。“苟”和“敬”有什么关联?据姓氏学研究专家研究,早在南朝梁时,权臣侯景曾建立汉朝,因为“敬”姓与他的名字同音,需要避讳,便去掉反文旁改姓“苟”。
中国人讲文明,初次见面常常劈头一问:贵姓?礼貌的回答是:免贵姓某。“免贵”,谦虚的说法,表示自己和别人平等相对。不过,据说历史上有三个姓不需说“免贵”:张姓;所在朝代皇帝的姓氏;孔姓。同乡好友小张,并不稀罕他的“贵姓”,他认为人千万不能忘本。他爷爷姓臧,到了他爸爸那辈,伯伯叔叔开始姓张。小张梳理家史,疑惑了:那些外地的同宗亲戚怎么都姓臧?追问父亲,他才发现,可能父辈最初报户口或是人口普查时,工作人员不知道“弓长张”之外,还有一个相对冷僻的“臧”姓,想当然地写成了“张”。小张表示不服,轮到他的大宝、二宝报户口时,一一都给纠正过来。由此,我一直怀疑本村本组村民中的“开”姓,是不是从百家姓里的“亓”演变过来的?毕竟,百家姓里没有“开”这个姓。而乡人会不会因为不认“亓”字,便信口念了“开”?难说。
“冠姓权”的“前世今生”
前些日子,微博上“冠姓权”的话题热闹过一阵。年轻的朋友们网上来聚会,吵得很是厉害。一名女性网友发博称,丈夫和自己在“孩子跟哪一方姓”这一问题上无法达成共识,愤然和丈夫离婚。一“博”激起千层浪:有网民说,不看重冠姓权是女人无奈的自觉,但真说跟谁姓不重要的女人,或蠢或坏;有网民觉得,“孩子跟谁姓”只是一种形式,孩子也是一个独立的人,而不是父母传宗接代的工具;有网民认为,女性的“冠姓权”是来源于男女平等,而不是来源于孩子是女人生的所以属于女人,至于孩子究竟姓什么,父母两个人自己商量,同时父母和孩子是平等的,即使孩子随你姓,也不代表孩子属于你。
孩子到底应该跟谁姓?网民十分好学,列出一堆资料:母系社会,女子往往没有固定的丈夫,她所生出的子女并不知道亲生父亲是谁,只依靠母亲的抚养成长。姓最早是跟随母亲的,许多古代的姓都带有女字旁,如姜、姒、姚、姬、娲、婢、妊、妃、赢等。后来进入父系社会,原有的部落分化成许多新部落,新部落之间以示区别,在原有姓的后面取了氏,一个姓可以有多个氏,比如赢姓分为黄、秦、赵等氏,战国以后,姓氏逐渐合一。父系氏族社会中,男性的财产权和社会地位高于女性,他们掌握一切事务话语权和支配权,子女自然而然开始跟随父姓,直至演变为传承千年的传统习俗。
争名夺“姓”有必要吗
如今,面对生活现实,了解身边姓氏故事之后,人们又有了一大疑惑:跟谁姓,姓什么,争名夺“姓”有必要吗?你现在所看到的那些姓,背后可能都是一波三折、一波N折。见到同姓本家,人们习惯性地套一句近乎:哦,三百年前是一家。很多时候,我们可能都自作多情了,你确定100年前你的祖辈姓啥?100年前他的祖辈姓啥?太多不确定因素。唯一可以确定的是,无穷的远方、无数的长辈,一定有和你有关的一组“树状”人群,都携带着相同的DNA。追根溯源,甚至可以倒查到人类最初的一两位先人,他们也必然和你、和我、和我们有关。所以,你我不同姓,也是同根源。
跟谁姓?姓什么?姓氏文化可能事关权利平等、主體地位、文化传承乃至疾病分布,太重要了。不过,它不应是单选题,而应该被设计成双选题、多选题,甚至自由命题。如果非要说一不二,想想几代前、看看几代后,是你可以左右的吗?姓氏文化很重要,但如果影响到当下的快乐生活,美满爱情,幸福家庭,那就得打个问号,舍本逐末,没得必要。
(责编 宋行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