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雅平
【摘要】学生学习数学的初级阶段就是在小学,而只有让小学生具备创新思维能力,方可让其将自身的思维空间、想象空间不断拓宽,进而对数学知识展开更好的学习,以坚实的基础助力之后的学习。对此,本文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针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意义做了简要介绍,并对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展开了详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新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85(2021)07-0063-02
数学这门学科是专门用来对空间、几何、代数等内容进行研究的,从某种层面上来讲,其是一门对数量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的科学。人通常是从小学开始研究数学的,换言之,小学数学的学习可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积极促进作用。在此阶段,学生研究的只是部分简单的问题。借助对一些数学问题与思考技能進行学习,让学生更深入地认识这门学科,以良好的基础助力对之后更深层次的数学问题展开研究。所以,就很有必要在这一时期有效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一、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营造创新的氛围
小学数学教师在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进行培养时,应对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予以充分尊重,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创新氛围、环境,使其享有充足的自主创新时间和空间,提高其创新思维能力。在具体引导过程中,教师除了要发挥出自己的表率作用,还可借助部分实践知识和素材提供创新的机会给学生,使其展开创新活动,从而对其创新思维能力予以培养。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鼓励学生把自己的意见与看法大胆地表述出来,积极开动脑筋,接着教师再借助实践印证学生的猜想。以“组合图形的面积”的一节课程为例,教师在具体讲解时应鼓励学生积极创新,不能局限于标准答案中,而要采用多种计算方法解题。如此既能够对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予以尊重,还可营造良好的课堂创新氛围,从而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予以有效培养。
二、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启发学生思维
小学生主要为形象思维,同时拥有丰富的想象力,基于此,教师应密切结合教学内容,在对学生的认知规律予以充分尊重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启发学生的思维。教师可按照教学内容的不同,运用多种多样的方法展开教学,以此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使其可以深入思考,探究数学知识,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保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确保学生学习效率以及教师教学效率的最大化。
以“千米与吨”一课为例,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充分掌握“千”的度量单位,同时加深对千米和米、吨和千克之间单位换算的理解。所以,在学习千米时,教师可以把学生带出教室,到操场上亲自测量,没过多久学生便测量出操场跑道一圈的长度,一圈等于400米,两圈半则等于1千米。如此,利用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同时和学生的认知规律相结合,更能够提升其思维能力。之后,教师可让学生大概估算自己家到学校的距离,因为学生对距离没有较多的概念,所以所估的数值不符合实际。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给予学生引导,让其进行合理估测,激发学生发言的积极主动性,如数一数从学校到家一共要走多少步,再对一步的距离进行测量,如此便可以得出学校到家的距离。立足学生的认知规律,给予学生有效引导,能够将其主动性发挥出来,启发其思维,使其对数学思想有一个大致认知,促进思维能力的提高。
三、开展游戏教学,调动学生的创新意识
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教学方法就是游戏教学法,利用此教学法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其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游戏十分有趣、生动,所以其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将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并联系教材设计一些游戏,这样学生便可以全身心投入其中,同时置身于轻松的游戏环境中,思维得到激活,形成良好的创新思维,真正掌握学习目标。
但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大部分教师均片面地认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无关紧要,只注重运用灌输式教学方式,此方式很容易引发学生产生排斥心理,影响课堂教学质量,且也会导致学生的全面发展受到限制。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对新的教学理念进行学习,合理采用游戏教学方法,让学生一边玩,一边开动脑筋、学习知识,最终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
四、通过互动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对数学学习而言,数学思维至关重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只要提出一个问题,便要给予学生引导,让其积极思考,而这也是对学生创新思维进行培养的一个非常好的机会。教师和学生的良好互动在教学中作用十分显著,其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也有助于其核心素养的提升。提出问题后,同时在互动环节将其有效解决,如此,便能促进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进一步增强。对此,开展互动教学时,就需要有意识地给予学生帮助,使其更好地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认识且掌握诸多数学思维方式,包括归纳、类比、假设、论证等,有根据地进行推测与解释,以把问题解决。对小学生来说,教师就一个数学问题一定要有意识地设置障碍,以对学生的思考能力进行培养。
以“三角形面积计算”相关知识为例,教师在刚开始上课时,便可以提问学生:“之前学习的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有何关系?”学生回顾旧知识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铺垫,思考如何计算三角形面积。借助此方法激活学生的思维,积极和学生进行互动,使其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慢慢跟随教师的思维展开探究,了解怎样解决问题,这无疑将极大地提升小学生的创新思维。
五、丰富课外实践活动,强化学生的创新思维
如今,素质教育大行其道,而加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力度是现阶段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对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对课堂教学的高效性予以高度重视,积极向课外延伸,加大锻炼力度,同时促进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得以增强。具体来说,教师可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实践运用知识,使其从生活实践中检验所学知识,这样既可使其生活经验更加丰富,也能够提升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以“比例尺”一节为例,教师完成教学后布置这样一项生活任务给学生,通过课件把房屋平面图展示出来,要求学生按照平面图对卧室的实际面积进行计算。此作业的实践性较强,且学生对这样生活化色彩较浓的任务也并不陌生,因而兴趣也很大,参与积极性非常高。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学生先把比例尺1:100找到,对卧室的长、宽分别进行测量,按照比例尺把实际距离计算出来,最后算出面积。布置如此生活化的作业,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借助所学知识把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有效解决,还能有效增强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且通过实践学生也能够更牢固地掌握知识,进而大幅提升教学效率。
六、结语
总之,社会发展离不开创新人才,在平时的教学中,小学数学教师应多鼓励学生大胆提问,不断创新。须知,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并非短时间内就能够完成的,持之以恒,如此方可促进其能力的提高,使其具备创新能力。
(责编 侯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