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艳艳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涉及很多方面,但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是如何做人的教育。作为家长,在实施家庭教育时,可以对照新时代革命军人的“四有”要求,即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着重在孩子的情商、身体、性格、品德这四方面有规划地培养。
有灵魂——点滴养成中培养孩子的情商
一个人成长成才,从牙牙学语到步入“象牙塔”,再到进入社会、结婚生子,直至暮年老去,在这一整个“轮回”过程中,起到指引作用的就是他们的情商,在孩童时期帮他们植入一个完整的灵魂——培养较高的情商就显得尤为重要。
健全情趣人格。主要是指要在现实生活中帮助孩子逐步形成一个基础、客观的自我认知和自我态度。简单地说,就是初步让其明白自己在做什么、喜欢什么、缺乏什么,总体上认可自己、接纳自己。孩子好动,模仿能力强,喜欢跟着打扫卫生,或者洗洗碗等,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可以在言语中灌输一种“我是家庭的一分子,我应该为家庭作贡献”的思想意识,慢慢地这种意识就会固化为义务与责任。既避免了孩子养成五谷不分、衣来伸手的毛病,又在跟随模仿中赢得了家长的称赞,获得了个人的满足感、成就感,体现了自己对家庭的价值所在。
矫正是非观念。孩子是一张白纸,家长在上面涂画什么,得到的就是什么。一个网络视频在这方面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一個五年级的男孩在医院对其母亲大打出手,其奶奶在中间护着,严防母亲出手教训孩子。我感觉这种现象在这个家庭已经成为了一种常态,所以这个小男孩恃宠而骄,无所畏惧。现阶段,大多数家庭仍然或多或少出现这种“隔辈亲”现象,虽然“棍棒底下出孝子”的年代已过,但在原则性问题上,严肃的惩戒教育必不可缺。孩子有时是无心犯错,但家长不能不分对错,而要在点滴的教育中逐步纠正孩子的认知偏差,形成明确的是非对错观念。
有本事——合理规划中锻造孩子的身体
好的身体素质、健康的生活习惯是人生的基石,基于“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点认知,家长要从孩童时代为孩子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合理膳食,营养均衡。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小胖孩”现象较为明显。父母工作节奏较快,加上“多吃肉才能长身体”等老观念作祟,在孩子饮食上注重不够,导致孩子在饮食上要么“肉多偏胖”,要么“挑食偏瘦”。针对这种现象,家长应在每个生长阶段为孩子制订科学的膳食计划,蔬菜、水果、肉类、主食要随季节、成长阶段的变化而改变,保证孩子在成长发育阶段营养充分且均衡。
重视锻炼,科学规划。如今,很多孩子在手机、电视等方面投入了大量精力,严重影响了孩子的视力和身体健康。针对这种情况,家长要科学合理地制订不同阶段的运动计划,严格控制孩子看手机、电视的时间,加大家长陪伴孩子运动的时间投入比例。沉下心来搞一些寓教于乐的小运动,保质保量地完成每天的运动任务。
规律作息,养成习惯。“再看一会儿,再看一集”等话语,估计每个家庭晚上都会一遍一遍地重复,这是影响孩子正常作息的一个原因,另一个原因是家长本身休息时间晚,导致孩子在作息规律上变动较大。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有必要为孩子制订一个作息时间表,除特殊情况外,严格按照作息时间表作息,养成良好习惯。另外,作为家长更要严于律己,在规律作息上好表率。
有血性——在成长进步中培育孩子的性格
电视剧《亮剑》估计很多人都看过,其体现的不管遇到多么强大的敌人,也要有敢于亮剑的精神,在孩子的教育上同样适用。不管面对什么样的困难,孩子也要有迎难而上、愈挫愈勇的毅力与敢于承担、勇于作为的魄力。
积极向上,勇于作为。我现在还记得一次家庭剪纸作业,因为稍微有点困难,孩子怕剪不好,于是让我帮他剪。我告诉他:“没事,你可以自己独立完成,爸爸可以指导你,但爸爸不会帮你做,因为这是你自己的家庭作业,剪坏了没关系,爸爸可以帮你粘起来重新剪。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外的工作,可以寻求他人帮助,但自己可以做,仅仅是害怕做不好而让别人做是不对的。”虽然最终作品是在我的帮助下完成的,他可能目前也理解不了我说的话,但是我必须这样做,只有从一件件力所能及的小事上着手,他才能自立自强,无畏担当。
不惧挫折,愈挫愈勇。自信是一次次地面对挫折所产生的能力素质,根植于自己对自身实力的认知与认可。相信大家对前一段时间沸沸扬扬的“高三学生因与母亲吵架愤而一跃跳下高架桥”事件有所了解,究其原因就是抗挫折能力弱。为了避免类似悲剧发生,作为父母,我们就要从孩子小时候开始,有意识地提高他们的抗挫折能力,从一次跌倒自己爬起、一次不行就要尝试第二次、一次失败必须要再次努力开始,逐步养成孩子“有困难就上,没有困难,创造困难也要上”的意识,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愈挫愈勇,笑傲人生。
善于沟通,长于交际。对这一点,根据孩子的性格差异可以有不同侧重,但家长一定要从小培养孩子的沟通交际能力,慢慢地他们就能自己建立起一套做人做事的准则和方法。比如,孩子如果想买一件玩具,问问他要买的理由、必需性、怎么玩等问题,适当在言语上向梦想、分享等方面引导,既锻炼了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又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表达水平。
有品德——在言传身教中熏陶孩子的品德
孩子作为我们的接班者和继承人,家长有义务有责任将中华传统美德传承给下一代。
勤俭节约不能忘。我们都知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当前超前消费导致的“网贷”陷阱时有发生,究其原因就是盲目攀比、奢侈消费造成的。如果人人都懂得勤俭节约,那么此类现象就不会发生。举个例子,背诵唐诗基本上是孩子的必修课,但绝大部分孩子都是知其然,做不到知其所以然。疫情期间,家里种西瓜,我和孩子有幸参与。我们看到农民伯伯大汗淋漓地在地里劳作,我在一旁提醒道:“我们吃的蔬菜、米饭和馒头都是这样辛辛苦苦在劳作中得来的。”这比简简单单照本宣科地说一句“把饭吃完,不准浪费”效果要好得多。另外,作为父母不能说一套做一套,这边高喊勤俭节约,杜绝浪费,那边又大吃大喝,盲目消费。
乐于助人不能丢。家长在要求孩子具有乐于助人品德的同时,是不是自己也能做到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呢?乐于助人在于实实在在地做,不在于夸夸其谈地说。孩子在家长身边看得多了,碰到别人有困难时,自然会像家长一样伸出援助之手。乐于助人不仅仅是品德、是传承,更是要求、是自律。当今社会上充斥着类似“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毒鸡汤”,家长要教会孩子有所甄别,切忌随波逐流。
敬老爱幼懂感恩。你怎么对待你的父母,你的孩子将来就怎么对待你。日常生活中,家长要教育孩子敬老爱幼,如老人不上桌,小孩不动筷,这是规矩,也是孝道;古有孔融让梨,今有孩子让玩具,这是分享,也是谦让。教育孩子敬老爱幼,敬老重在规矩,规矩成自然,就是孝道;爱幼重在分享,分享成常态,就是德行。
(作者系山东省沂源县南鲁山镇中心小学教师)
(责编 宋行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