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建平
阅读是潜藏在孩子内心深处的天性。有人说,没有不爱阅读的孩子,只有不会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老师和家长。学会阅读,是学好语文的基础,也是孩子成长中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
小学阶段随着孩子识字量的大幅提升,理解和判断能力都在飞速提高,这个时期是帮助孩子养成阅读习惯、提高孩子阅读能力的重要阶段。老师和家长应当全力配合,家校联手让孩子爱上阅读——这是送给孩子成长的最有意义的礼物。
掌握阅读方法,让阅读能力节节提高
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小学三年级是学生阅读能力的分水岭,很多家长都会奇怪:“为什么我的孩子在三年级之前喜欢读绘本或童话书,三年级后就不喜欢看书了?”这是因为三年级之前的儿童读物往往插图丰富,文字较少,三年级之后的儿童读物文字量增多,让很多孩子一下子觉得“插图少了的书籍略显枯燥”,因此“感觉读书没有乐趣了”。
这种现象的发生,究其原因是孩子从一开始就没有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如果学生认为阅读一本书,绝大部分的乐趣都源于这本书的插图,那么在插图少文字多的情况下,阅读对他来说自然也就失去了趣味性。插图作为一本书的“点缀”,主要目的在于激发孩子对阅读该书的兴趣,而非喧宾夺主。作为老师或家长,就要有针对性地将孩子的注意力迁移到文字上来,让孩子从字里行间体会阅读的快乐。
想要让孩子真正从文字中体会阅读的乐趣,就要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在这里,我重点培养孩子们有感情地朗诵、默读的能力。
很多人觉得朗诵和阅读是两回事,但是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作为语文教师,我利用每天零散的时间让学生一起声情并茂地练习朗诵。学会朗诵,是培养阅读习惯的开始。让学生在课堂上感情充沛地大声朗读,一方面有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进入文字所构建的那个妙趣横生、天马行空的神奇世界。情感丰富的朗读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从依赖插图阅读故事,到利用想象力读懂故事,将兴趣集中在文字上。
单单让学生脫离插图的辅助来阅读是不够的,因为并不是每一篇文章或每一本书都适合学生朗读,因此,训练学生的默读能力在培养阅读方面就显得必不可少。我们班就有专门的默读时间,为了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不让他们在默读期间“开小差”,我充分利用学生喜欢竞争的特点,每次当我要求学生默读一篇文章时,我就会出几个关于文章内容的小问题,让学生们“有奖竞猜”。这时,学生为了答对问题往往会集中注意力,认真默读每一行文字,不落下任何“蛛丝马迹”,久而久之,学生的阅读速度加快了,阅读质量也得到了显著提高。
培养学生热爱阅读任重而道远,作为语文老师,虽然没有办法利用课堂时间来帮助学生大量阅读课外书籍,但是却可以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提升他们的阅读质量。学生对阅读有了兴趣,久而久之,也就自然而然地会爱上阅读。
重视亲子共读,和孩子一起进步
亲子共读是近年来比较提倡也是比较流行的教育方法,家长和孩子在“共读”中既培养了感情,又培养了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只可惜大多数家长与孩子的“亲子共读”时间只停留在上小学之前,等到孩子上学后,有些家长认为孩子能认字读书了,自己就用不着徒劳无功地继续和孩子一起共读了。
从幼儿园到小学,孩子的阅读从插图丰富的绘本转化成了纯文字的书籍,这时候很多孩子会出现不适感,只有家长的陪伴和引导才能引领孩子跨过只喜欢看绘本的这道门槛,迈入纯文字书籍的大门。
语言的掌握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应当由听、说逐渐过渡到读、写。因此,让孩子和家长共同阅读,家长把幽默风趣的故事情节讲述给孩子,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使孩子越听越爱听,越听越想知道故事情节的发展,从而激发想要自己阅读的冲动。这时候,选择书籍就显得尤为关键。很多家长觉得孩子年龄还小,总会选择一些故事情节简单的书籍给孩子阅读。其实,很多孩子六七岁就已经开始看电视剧、科幻电影了,那些情节单一的书很难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家长应该选择一些故事性强、情节跌宕起伏和充满奇幻经历的书籍让孩子阅读,比如《汤姆索亚历险记》《鲁滨逊漂流记》《金银岛》等冒险类名著。
家长不仅要重视亲子共读的时间,还要重视平时对孩子的引导。很多家长带着孩子逛商场、出门办事时,孩子往往会因为无聊而无所事事,为了让孩子安静下来,家长常常会给孩子一部手机或者ipad打发孩子到一旁去玩儿。遇到这种情况,家长不妨给孩子一本书,在孩子百无聊赖的时候,便会自然而然地看起书来。当孩子静下心去阅读,并被书中的情节深深吸引时,孩子便真正体会到了阅读的乐趣。可以说,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不在一时一刻、一朝一夕。
引导孩子阅读,家长要“对症下药”
笔者曾经接待过一位四年级学生的家长,这位母亲跟我抱怨自己的孩子无论如何就是不愿意看书,“每次让他看书就像给他打针吃药一样痛苦”,母子俩经常为此吵得不可开交。
听到这个情况,我说,阅读是孩子的天性,书籍是家长送给孩子成长的最好礼物。为此,我为这位母亲推荐了三本书:《小鹿斑比》《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和《荒野的呼唤》。我告诉这位母亲,要在睡前专门留出半个小时给孩子读书,如果三天之后孩子依然对书的内容不感兴趣,那么就要换下一本书。
那位母亲照做了。第一本书,孩子反应平平,第二本书,孩子有了一些兴趣,但总是听到一半就去干别的事情了。当这位妈妈拿起了第三本书《荒野的呼唤》,孩子的注意力竟然一下子被吸引,听得津津有味,半个小时结束了,孩子依然央求着妈妈继续往下读,这让妈妈又惊又喜。
一周之后,这位母亲下班回家,惊奇地发现孩子正坐在沙发上津津有味地阅读《荒野的呼唤》,寒假还没有结束,孩子已经自己把这本书看完了,并经常在阅读时跟妈妈讨论书中的故事情节。
这位母亲把情况反馈给了我,了解了孩子阅读的兴趣点之后,我决定再接再厉,又给他推荐了一本关于动物和冒险的书——《雪虎》,这本小说的故事情节与《荒野的呼唤》截然相反,讲述的是一只狼如何历经波折最后成为了一只家犬。对于这本小说,孩子爱不释手。据孩子的母亲反馈,有一次早晨六点钟,她睡眼惺忪地醒来,竟发现喜欢睡懒觉的儿子正坐在阳台上津津有味地看那本小说。后来,这个孩子不仅爱上了阅读,而且学会了主动找自己喜欢的书看。他经常在网上浏览各种书籍的简介,遇见自己喜欢的书便让父母帮他买下来。自此,他从一个不爱读书的孩子变成了彻头彻尾的小书迷。
(作者系甘肃省张家川县新建小学教师)
(责编 左毓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