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万国
【摘 要】小学科学教学当中,培养学生丰富的观察能力,是小学科学教学的首要任务。小学科学课本所涉及的内容非常的丰富,其中生物的多样性就包含了很多的知识内容,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学生全方位地观察,才能够理解生物在进化的过程中为了适应环境在进化的过程中形成形体结构方面的差异。自然环境的温度差异,也让很多生物在进化的过程中,为了生存而产生了形体上的变化。自然生物和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意义非凡,那么也需要通过观察才能够理解。观察能力的培养是学好科学知识的前提条件。
【关键词】小学科学;形体结构;生物多样性;现实意义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85(2021)13-0135-02
Cultivating Students' Rich Observation Ability in Primary School Science Teaching
(Nanhua Town Central Primary School, Gaotai County, Zhangye City, Gansu Province,China) XIE Wanguo
【Abstract】In primary school science teaching, cultivating students' rich observation ability is the primary task of primary school science teaching. The contents of primary school science textbooks are very rich, in which biological diversity contains a lot of knowledge. In the process of teaching, students need to observe in all directions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differences in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organisms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environment in the process of evolution. The temperature difference of natural environment also makes many organisms change physically in order to survive in the process of evolution. Natural creatures and human life are closely related, meaningful, then also need to be understood through observation. The cultivation of observation ability is the prerequisite for learning scientific knowledge well.
【Keywords】Primary school science;Physical structure; Biodiversity; Practical significance
小学科学教学,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因为很多科学知识不经过观察无法进行比较,学生不能理解生物的多样性,也不能够理解生物在进化的过程中,为什么生物之间形体各异。只有通过观察才能够理解生物和生物之间关系的密切,彼此形成了一定的关系网,也同样与人们的生活也息息相关。研究生物观察生物的多样性,现实意义非常重大。通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能让学生树立科学的学习观念,精准的掌握科学知识,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
一、以“生存环境的不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小学科学课本所安排的内容,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中到大千世界的生物,从宏观世界到微观世界,所包含的内容特别的丰富。然而课本中每一个知识点都只是蜻蜓点水般提了一下,没有做过多的详细解释,留下了非常丰富的空间,需要学生从实际生活当中观察理解,这就需要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及思维综合能力。比如说部编版六年级科学课本上册第四单元,讲到了生物的多样性,其中一个例子就是鸟的爪子和鸭子的蹼脚的比较,课本里只是简简单单的两张图片,学生很难从两张图片当中学习到有关的科学知识。但如果能够引导学生走进大自然,亲自观察这两种脚的作用,就一定会明白鸟的爪子是用来抓捕、固定猎物的,还要便于鸟类轻轻松松的在树枝之间穿梭,因此细长尖利。鸭子在水中需要滑动脚蹼使身体向前移动,在泥滩觅食时需要宽大的蹼分散体重,着陆时需要蹼足抵抗气流从而减速,因此鸭蹼是宽大的。通过实际的观察,学生就会明白天空中飞的鸟和水里游动的鸭子的脚有区别,原因在于生活的环境不同,所以在进化的过程当中出现了不同形状的脚蹼和爪子。再比如苍耳、莲子和蒲公英,形体结构也不一样,也是因为生活环境的不同,影响了种子传播的方式,科学课本里对此的描述也只有三张图片,如果学生没有进行生活中的观察,就不能够理解不同的传播方式。
生活当中观察三种植物的傳播方式,就会发现苍耳的种子粘附在其他物体的身上,靠其他物体传播种子,尤其是动物;同样的道理,莲子的生活环境是在水里,就靠水的流动来传播种子;生活在陆地上蒲公英,依靠空气的流动,将种子传播到远方。这些传播方式都是生活当中常见的现象,但如果不引导学生亲自走进大自然,亲眼观察种子的多种多样的传播方式,仅仅依靠课件或者其他的教学媒体,很难让学生理解自然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要加强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学习科学知识。
二、以“生存环境温度的差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生活在地球上的生物,受各种自然环境的影响,其中温度的差异性,也是影响生物的一个自然因素。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注意观察温度的变化对生物的生存影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同属一科种的动物,比如北极狐、红狐和灰狐,都是狐狸,但因为生活环境当中气候差异的不同,导致三种动物形体结构不同。气候环境越冷的地方,同一种生物的个体体型越大,身体越接近圆形,裸露在身体外面的器官如鼻子、耳朵、四肢腿等,相比较而言越小,这种身体结构上的变化,主要是为了防御严寒对身体的侵害。如果在生活当中去观察,只有生活在高山周围的学生才能够看到,在生活当中,需要通过实验进行观察。准备两个大小不同的球形烧杯、一个与大烧杯形状体积非常相近的形状长而细玻璃杯、三支温度计,实验观察哪个容器里的水降温快,哪个容器里的水降温慢,从另一个角度让学生培养观察能力。通过观察温度的变化,理解温度对生物生存的影响,间接说明了生物和环境气温之间的关系,从而让学生理解生物多样性特点的由来。
三、从“自然环境的选择”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生物生存在自然环境当中,一方面,生物在适应自然环境,求得生存;另一方面,自然环境也在选择生物。“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是自然界的自然规律。比如说家里饲养的鸭子,如果放到野外就不能够生存;同样的道理,大自然中的野鸭子,如果人为地把它圈养起来,改变了野鸭子的生存环境,那么野鸭子也无法生存。比如家里养的猪和野外生存的猪,如果把它们的生存环境交换一下,也不能够生存。家养的驴和野外生存的驴,家养的马和野外生存的马,也是环境决定了它们的生存。
野外经常看到的稗子,样子和水稻差不多,但两者之间有着天壤之别,究其原因也是环境选择的结果,因为人工栽培的水稻和自然生存的稗子生存的环境不同。通过人的干预,改变了水稻和稗子的生存环境,就有了高产量的杂交水稻,这也是环境选择的结果。教学的时候,教师要多列举自然环境的选择影响生物生存的例子,引导学生积极地思考,积极地观察,学生观察能力与思维能力得到提升,自然能了解其中的道理,理解自然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四、以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引导学生观察
几乎每一种生物都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比如有些生物能带来经济价值,有些生物可以带来药用价值,有些生物有欣赏价值,有些生物有科学研究价值。生活当中,许多生物和人的关系息息相通,因此在教学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地观察,发现生活中有价值的生物。比如家养的鸽子,能供人们欣赏优美的飞行形态、漂亮的外表,还能进行交易,给人带来经济利益。从中医的角度讲,鸽子汤是最好的补药,帮助病人恢复健康,因此还具有药用价值。现实生活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与思考能力,让学生有所收获。
五、结语
总之,在小学科学课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学好科学的首要前提。只有准确地观察,才能有所发现,有所收获,才能准确掌握科学的知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有些科学知识是书本上的理论知识,需要学生记忆理解;有些科学知识需要在生活实践当中观察,然后才能够理解;有些科学知识需要学生做实验,让学生观察实验过程当中所发生的现象,理解科学知识,因此教师要做好引导工作,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参考文献:
[1]杨建军.小学科学教学当中观察能力的培养[J].教学与研究,2018(21).
[2]徐立东.科学教学学生观察能力的指导[J].甘肃教育,2015(11).
[3]董國敏,王贵学.小学科学教学中观察能力的培养[J].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1(03).
[4]付润章.小学科学教学中观察能力的培养[J].基础教育论坛(乐山),2012(01).
(责编 杨 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