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文娟
【摘 要】对于一年级的新生来说,习惯的养成至关重要。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将为孩子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在习惯的养成中,家长的作用举足轻重。因此,从细节入手,家校合力,为孩子量身定制习惯养成方案,助力孩子学习成长!
【关键词】习惯养成;细节;定制 ;家校共育
中图分类号:G6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85(2021)13-0183-02
Small Details Make Good Habits
——Share with parents of first-year freshmen
(No.6 Primary School, Jinchang City, Gansu Province,China) MI Wenjuan
【Abstract】Habit formation is crucial for first year students. Good study habits and behavior habits will lay a solid foundation for children's study. In the formation of behavioral habits, the role of parents can not be ignored. Therefore, starting from the details, home school joint efforts, customized habit development program for children, to help children learn and grow!
【Keywords】Habit formation; Details; Custom made; Home-school co-education
2018全國教育大会强调,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如果没有家庭教育的高质量参与,学校教育的质量必将大打折扣。一年级是孩子人生中第一个转型期,因此对于一年级的新生来说,学习习惯、行为习惯的养成比知识的学习更加重要,而在这个习惯培养的过程中,家长要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因为这将为孩子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一、以身作则——示范成榜样
每一个孩子从呱呱落地到长大,陪伴他最多的就是父母。在孩子的眼里,爸爸妈妈就是自己心目中那棵可以遮风挡雨的参天大树。父母是每个孩子的骄傲,父母的一言一行,每日都印刻在孩子的眼中,投射在心里。其实,家长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一言一行都将成为孩子膜拜的榜样。每天早睡早起!不乱丢垃圾!不说脏话!回家时,将脱掉的鞋子整齐地摆好!和孩子一起读书,分享……这些生活中的琐碎小事,正是家长们最容易忽略的细节,但是细节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在此,告诉所有的父母,养成良好习惯第一步:从父母做起,从细节做起,因为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
二、学习定制——规矩之中养习惯
对于一些孩子来说,光讲道理是起不到规范言行举止作用的。因此在早期培养良好习惯时应该引导孩子树立规则意识。少讲道理,多讲规则,因为合理的规范可以帮助孩子有序地、有条理地生活学习。从清早起床到晚上睡觉;从生活细节到学习习惯,方方面面都应该建立具体可操作的规范,家长和孩子要一同遵照执行。下面就以一年级新生中普遍存在的三个问题案例为证:
案例一:养成作业好习惯。小明是一个贪玩的孩子,每次写作业总是拖拖拉拉,10分钟的作业要写40分钟。究其原因,一是写作业时心不在焉,没有时间观念;二是无人看管,孩子在写作业,父母却在看电视玩手机;三是写作业时,喝水、上厕所、找作业本,各种借口拖延作业时间。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学生的影子。作为一个负责任的父母,就要对“写作业”这一环节给孩子定好规矩。
规矩一:制定严格的作业时间,尽可能不要发生变化。坚持三周后,孩子就知道这个时间段就是用来完成作业的,别无他事。规矩二:写作业期间不得离开课桌。家长要在一旁监督孩子,保证孩子在作业期间不会有玩橡皮尺子、玩玩具等小动作。规矩三:奖惩相济,赏罚分明。对于孩子每天的作业表现,家长一定要给予足够的关注,可以为孩子制定一个星级奖励卡。表现好可以得到几颗星,表现不够好,就不给星或者扣除以前获得的星星。良好的作业习惯会为孩子今后的学习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高效率地完成作业,会为以后的学习赢得更加充足的复习时间。
案例二:改掉丢三落四坏习惯。开学没几天,我们就发现了很多问题,如,这个学生没有带书,那个学生没有带本子,还有的学生没有准备好学具。这种情况在课堂上是屡见不鲜。教师若责罚,学生就来一句:我妈妈或者我爸爸没有给我装。这让老师往往是哭笑不得:我是应该教育孩子呢?还是应该教育孩子的爸爸妈妈呢?其实,核心问题就是,“习”是谁来“学”的?谁是学习的主人?是爸爸妈妈吗?当然,把责任完全推给孩子,也是理亏的,因为我们的父母没有帮助孩子养成细心的好习惯。在此,我们建议父母和孩子一起,从一个书包开始,帮助孩子改掉丢三落四的不良习惯。
规矩一: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以整理书包为例,可以培养学生有条理、有序的自理意识。学生每天放学完成作业后,自己动手整理书包。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家长一定要帮助孩子学会整理自己的书包,并且教会孩子如何整理自己的书包。现在的书包很豪华阔气,里里外外都是兜。这时候,家长就可以帮助孩子学会收纳。当然,整理书包前要让孩子学会看课程表,明确第二天的课程,确定要带的书本,文具等,这些家长都要引导孩子做到心中有数,准备好后还要进行检查。这种习惯会引导孩子整理,进而学会自理。规矩二:谁丢的谁负责。就拿铅笔这件事为例。一学期下来,很多班级的讲台上会有学生遗落的大把铅笔。当老师问是谁的时候,学生都说不是自己的?那是谁的?可见,孩子们对自己的东西没有保管意识,就算不见了也无所谓。在这里,我想告诉所有的父母,家长应让孩子牢牢地管好自己的私有财产,一旦丢失,追根究底,哪怕只是一块小小的橡皮。
案例三:养成读书好习惯。经常听到家长这样说:孩子不喜欢读书,给他买的书都不爱读,怎么办?家长很无奈,孩子很无辜。强扭的瓜不甜,孩子阅读的兴趣不是强加的,而是要靠家长的熏陶和潜移默化的引导。其实,孩子读书的兴趣要从小开始培养。幼儿时期,我们鼓励孩子们看绘本,聽故事。上了小学,我们要引导学生自己去阅读,去想象,去感受,在阅读中学会思考,学会理解,最终形成自己的阅读体验。
第一步:定时间。每天半小时的阅读时间,建议成为每位家庭饭后的一项学习制度,雷打不动!久而久之,读书就会成为孩子饭后的一种习惯,习惯成自然。 第二步:定内容。低年级孩子读书的内容不宜过深。家长一定要有选择性地给孩子挑选读物。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中国古代神话故事、成语故事、寓言故事都是不错的选择。刚开始,孩子由于识字量的局限性,需要家长协助,以“讲”代“读”。家长“讲”故事,要声情并茂地把孩子的兴趣吸引上来,不可敷衍了事。第三步:要勤交流。低年级的孩子机械性记忆力较强,理解性记忆力较弱。因此在读书的过程中要反复读,反复讲,通过大量的巩固达到积累的作用。感觉孩子熟悉故事后再引导孩子讲给父母听,从而使故事的内容深入孩子内心。和孩子一起阅读,要有耐心,要和孩子相互交流读书的心得,并鼓励孩子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锻炼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对于孩子的想法,家长要给予充分的尊重,并进行鼓励和引导。
三、持之以恒——用坚持巩固习惯
好的习惯养成不易,但是毁掉一种习惯也可以是一夕之间。有研究表明,一个良好习惯的养成需要21天。但是因为孩子比较小,在习惯的养成期间会有惰性的存在,会出现反复的现象。在此,家长们就需要用坚持来巩固孩子养成的好习惯。
1.为孩子建立21天习惯养成记录卡。有研究表明,一种好行为只要坚持21天,就能成为一个好习惯。在此,可以借鉴各个学校的金色少年星级评比制度,为自己的孩子量身制作一张习惯养成记录卡。在这个记录卡中,家长可以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制定不同的习惯培养内容,当一种良好习惯已经养成时,就可以更换新的习惯养成内容。在习惯养成记录中,让孩子从中去感受自己的变化和成长,坚持下来,习惯自然而成,相信此时,家长和孩子收获的会是满满的成就感。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家长的鼓励和奖励是很重要的。
2.兑现奖励承诺。对于孩子的变化和进步,家长一定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精神上和物质上都要有。当然最好以精神鼓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同时,家长要信守承诺,答应给的奖励不能成为空头支票,否则会打击孩子的热情。所以家长给予承诺要慎重,要适当,要可行。
3.家校合力,加速前行。家长也有力不从心的时候,这时候,家长要和孩子的老师多沟通交流,对于刚上学的孩子来说,老师的话就是圣旨。家长和老师一起合作,互通有无,帮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
总之,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个艰巨的、长期的、细致的过程,不能寄望一朝一夕就可一蹴而就,必须持之以恒,不断强化,反复抓,抓反复。今天养成好习惯,明天成就大未来!
参考文献:
[1]李茂. 今天怎样“管”学生[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责编 吴 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