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军
明明是关心,对方收到的却是责备;明明是爱,对方收到的却是伤害。很多父母一脸委屈,甚至愤怒表达,其背后是他们没有从生命的角度去聆听和感受孩子。
女儿不懂事,妈妈很委屈
一个秋天的午后,妈妈带着小A同学前来咨询。像往常一样,我引导她们在咨询室落座,小A同学背对着窗,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来,头发有点散乱地披在肩膀上,刘海挡住了大部分视线,她似乎并不想与外人有太多的接触,唯有头顶上的一朵花型发卡格外耀眼。
刚一落座,妈妈便开始诉说:“老师,孩子今年上初一,我现在不知道怎么和她相处,反正我说什么她都不听,我真的是拿她一点办法都没有。”妈妈深深地叹了一口气,接着说,“你说我们那么辛苦,不全是为了她吗?怎么一点儿都不理解父母的辛苦。想当初,我和她一样大时,我的妈妈经常会骂我,甚至会动手打我,可我还是心心念念地体谅父母。怎么这孩子一点都不懂事,我真是拿她没办法,在家根本不愿意看书,说她几句,要么大声回应我,要么把门一关,我是真的想放弃她了。”
“小A妈妈,是不是面对女儿的一些行为,你感到很无助、无力、心力交瘁,甚至还有一份隐隐的不甘和愤怒。”我回应道。
“是的呀,老师,我真的没有办法,反正你说什么她总是和你对着干。你能不能帮我把她掰正过来。还有,她现在总是去惹妹妹,直到妹妹哭了才肯收手……”妈妈不断地数落着自己的女儿,我观察到小A偶尔会抬起头,用非常鄙夷的眼神扫视她的妈妈,嘴角微撇。妈妈完全无视女儿的反应,继续表达着自己的无助与不满。
这是咨询中真实的情景再现,我们经常能听到家长对于自己孩子的抱怨,抱怨他们不懂事、不听话,还处处和父母对着干。孩子们呢,他们感受到的是家长的絮絮叨叨,是不厌其烦的指责、谩骂和否定,甚至是对自己自尊的攻击。
让孩子感受到的“爱”才能成为爱
家庭教育是人格成长的基石,是孕育的土壤。当我们发现孩子出现了很多让人难以接受的行为时,作为家长,急于想要把他们的偏差性行为调整或直接去掉。他们往往忽略了孩子之所以会发展出这样的行为模式的原因,恰恰是因为家庭教育环境让他们用这样的应对方式来保护自己。于是,因为不懂,父母与孩子的沟通形同虚设,时常会让彼此感到“牛头不对马嘴”。明明是关心,对方收到的却是责备;明明是爱,对方收到的却是伤害。很多父母一脸委屈,甚至愤怒表达,其背后是他们没有从生命的角度去聆听和感受孩子。
记得有一次在学校组织六年级100人结对子的亲子课堂上,现场我问孩子们:你们能感受到父母对你们的爱吗?能感受到的请举手。大概有三分之二的学生立即举手回应,他们很确定能感受到来自于父母的爱;有三分之一不到的学生犹豫了一下,他们在大脑里快速搜索父母对自己爱的场景记忆,很快他们举手回应,那一刻他们也确定了父母爱的画面;其中有8个学生,带着困惑的眼神看着边上的父亲或母亲,似乎在等待着来自于父母的确认——你们爱我吗?让我震撼的是其中有2个男生,直接否定来自于父母的那份爱,从他们愤愤的眼神里,分明感受到的是一种“恨”。我问现场的50位父母,你们爱自己的孩子吗?答案毫无悬念,当然爱啦。我相信,如果真的需要,父母甚至愿意为了孩子放弃自己的生命。我接着问父母,既然是“爱”,为何有的孩子却感受不到呢?
课堂一片沉默……
前文案例中的小A,同样在她的记忆里是无法搜索到妈妈的“爱”。她告诉我,妈妈除了不断要求她看书学习外,从来没有关心过她内心的感受,妈妈的存在就是不停地催促、唠叨和责备。“妈妈就像是一只啄木鸟,不断盯着我的一举一动,我真的感觉好累!”很多父母都有这样的惯性思维,以为通过这样的方式便可以让孩子纠正不良习惯,殊不知,越是纠正,不良行为越会得到强化,越会成为孩子的特质而被留存下来。
避免最没有用的三种教育方法
卢梭认为:世上最没有用的三种教育方法是:讲道理、发脾气和刻意感动。当孩子的一些行为出现偏差时,父母一味地与之较劲,逼迫孩子听话,跟他们讲关于这件事是否错了的道理。这样做的后果,是将孩子推到了父母的对立面,以一种父母高孩子低的状态呈现,孩子内在的自尊在无形中受挫。如同前文小A的妈妈一样,她一直秉承一个信念,如果不把孩子的不良行为纠正过来,那岂不就是放纵?长此以往,那不就是害了她吗?妈妈把她自身的焦虑与恐惧安放到孩子身上,同时把孩子的不良行为带来的后果进行夸大,然后再把孩子抛向未来的时空里,演绎和想象着孩子可能遭遇的困境。妈妈用她的想象真的体验到了恐慌与恐惧,这种体验一定是让妈妈难以忍受的。于是,为了避免体验类似不适,必须把这部分焦虑扔出去,孩子就成为了妈妈的道具。末了,妈妈还不忘补上一刀——“妈妈都是为了你好”。
随着时间的推移,說教这一招很快失灵,教育通常进入第二步:发脾气。小A的妈妈看到小A无理取闹时,就采取吼她甚至打她的方法,试图让孩子停下来,不要那么烦人,但结果却总是适得其反。小A说,“他们根本不爱我”。当她感受不到爱时,便从妈妈的行为示范中学会了凶巴巴的样子,以及动不动就想打人的冲动。逗玩妹妹成为了她压抑过后,表达不满和发泄情绪的方式。再聪明伶俐的孩子,面对整天发脾气的妈妈也往往会变得越来越消沉自卑。时间久了小A变得十分叛逆和缺乏安全感,对外界几乎没有一点信任。孩子长大之后也容易成为一个脾气暴躁、情商较低、不善于交流的人,这对孩子的成长与发展都非常不利。
知乎上有个热门问答:“父母有哪些令人难以接受的思维模式?”其中点赞最多的一个回答是:讲得过你的时候和你“讲道理”,讲不过你的时候和你“讲伦理”。这是教育误区的第三步:刻意感动。“我说你,都是为了你好。”“我是你妈,我还能害你吗?”“我怎么不说人家孩子呢?”“为了你,付出那么多,你怎么就不理解我呢!”小A说妈妈经常用类似语言向她表达,自己早已习惯了。
其实,很多孩子都讨厌这样的话,打着“为你好”的旗号,劝你做一些不想做的事情,甚至擅自做安排。这些话的背后,其实是父母的控制欲望,用自己的牺牲、付出和爱,让孩子产生内疚感,从而达到让孩子听话的目的。也许很多父母的初衷,只想给孩子一点压力,让孩子少走点弯路,但是这样的爱会逼得孩子透不过气,有深深的束缚感。做父母的,与其自以为是地去控制孩子,不如选择相信孩子,相信孩子的选择,相信孩子有能力自己成长。
父母和孩子是生命中最亲密的一种关系,是生命之初面对的第一层关系。此后的人际关系,大都是亲子关系的变奏与改良。被父母认可,拥有了成就感;被父母接纳,滋生了幸福感。给孩子好的教育就等于给孩子最可靠的精神财富。良好的亲子关系先于教育,父母首先需要留出时间陪伴孩子,与孩子建立情感上的链接,父母与孩子建立有效的沟通,用心去聆听孩子。当你感觉孩子的行为真的让你无法忍受的时候,可以告诉孩子,自己要离开一两分钟去安静一下,然后到阳台深呼吸,数十下,等到真正平静下来再去跟孩子讲话。可以跟孩子有肢体接触,可以抱抱或拍拍孩子的肩膀,这样有助于平复孩子的心情。当孩子不再哭泣,或者看起来比较平静时,再跟孩子讲如何解决问题。
生命即是关系!动之以情,方能晓之以理,父母多一点用心,孩子便多一分成长。
(作者系山东省沂源县历山中学教师)
(责编 宋行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