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小英
【摘 要】活动环境作为开展幼儿教育的重要基础组成部分,在促进幼儿综合素养全面提升中发挥出最大的效用价值。本文围绕幼儿园区域活动环境创设展开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创设措施。
【关键词】幼儿园;区域;活动环境;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85(2021)22-0137-02
Strategies for Creating a Kindergarten's Regional Activity Environment
(Feicui Kindergarten, Suzhou Industrial Park, Jiangsu Province, China) SHI Xiaoying
【Abstract】As an important basic component of the development of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the activity environment plays the greatest utility value in promoting the comprehensive improvement of children's comprehensive literacy.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creation of a kindergarten regional activity environment, and proposes corresponding creation measures.
【Keywords】Kindergarten; Region; Activity environment; Strategy
幼儿园作为幼儿接受教育的初始阶段,也是幼儿打好基础的重要时期,幼儿的心理及生理还在发展阶段,若单纯地依靠讲解,无法起到有效的教育作用。在此,教师应做好区域活动的设计工作,加强教育资源的建设,让幼儿能快速地融入学习中,在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同时,提高教学质量及效率,并实现轻松管理的目的。
一、科学合理的布置空间格局
据调查了解,部分幼儿园在开展设计工作时,过于在意空间的表面效果及布局,未能从幼儿身心发展的角度展开,这也导致幼儿教学工作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如部分幼儿园在设置阅读区、活动益智区以及美工区时,会将其放置在一起,但实际上阅读需要一个较为安静的环境,若区域有一定的连接性的话,会扰乱阅读区域幼儿的注意力,导致其无心专注在阅读中,会直接影响幼儿的实际阅读效果,这也是空间布局不合理的主要表现。引发该问题的主要因素是幼儿园受到条件的限制,或者有的幼儿教师未能充分考虑到各种主客观因素,导致区域活动无法实现预定计划效果,这不仅会造成资源浪费,更会给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造成一定的阻碍。若想改变这一现状,让区域活动凸显出原有的价值,教师应及时顺应时代的发展转变教学理念,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在开展设计工作时,应注重幼儿的发展,并围绕此理念展开,突破以往区域活动的局限性,为幼儿创设一个轻松愉悦的活动环境,以此提高幼儿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因各阶段幼儿的发展水平及需求有着一定的差异性,教师应遵循幼儿的个性和发展规律,注重活动区域的实用性与适应性,科学合理地布置活动区域。
二、注重区域活动材料的选择和使用
任何活动的开展都离不开材料的支持,合理的材料不仅能激发幼儿的兴趣,更可以起到一定的教育意义。因此,在创设区域活动环境时,教师首先应做好材料的投放工作,并确保其具有一定的科学合理性,能满足各年龄阶段幼儿的教学需求。在前期选择材料时,教师可以选择一些趣味性较强的材料,以此调动幼儿的活动积极性,同时还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对幼儿进行深入观察,并根據幼儿的喜好类型投放与之相匹配的材料,保证材料有着多样性特点,避免因活动材料的单一给幼儿造成视觉及认知疲劳,间接影响到活动材料的效用价值。例如在提升材料的有效性时,教师可将一些具有观赏性作用的材料放在欣赏区,还可以将其放在绘画活动区域,将其作为绘画素材使用,该方式不仅能有效地降低幼儿园在材料方面的成本支出,更可以发挥出材料的实用性。其次,教师在投放活动材料时,还应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重视幼儿的个性化发展需求,让每个幼儿都能在适宜的环境中得到有效的发展。例如在教学区域内,教师可以投放一些数学练习题材料,如数字牌或者是答题卡,并以“3”为题,让幼儿在其中找到加减后所得数为三的答题卡,然后并将答题卡放置在答案区域,哪个幼儿找到的最多,且准确率较高,教师可以给予该幼儿适当的奖励,以此起到鼓励的作用。在幼儿已经掌握了十以内的加减法后,可以适当增加投放材料的难度系数,并以小组的形式,让幼儿在小组内其他同学的协同配合下一步步地完成任务。该方式不仅能逐渐提升幼儿的计算能力,更可以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及好胜心,培养幼儿的团队协助精神,使其对团队协助的重要性有全新的认识与理解,从而达到区域活动教学的根本目的。
三、区域种类的设置应灵活多变
在幼儿的活动中,影响活动效果的主要因素不仅是空间格局的合理性,区域种类的多元化也与活动效果有着密切的关联,但是根据实际情况看,因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部分幼儿园中主题区域内的活动种类相对较为单一化,以至于无法满足幼儿身心发展需求。幼儿的年龄较小,思维理解能力与成人相比相对较弱,所以需要标识来辅助教学工作的开展,帮助幼儿提升学习能力。但是部分幼儿园在设计标识时未能重视该环节的工作,设置的标识与幼儿的发展规律有一定的差异性,华丽性大于实用性,不符合幼儿的发展特点,直接影响到区域活动效果。在此,教师应对此加强重视度,根据各年龄段幼儿的发展需求及时变更标识,确保其能起到有效的引导作用,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幼儿对未知事物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及探索欲望,只有不断变化,才能让幼儿时刻保持着高涨的情绪,并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以此提升教学质量和及效率。例如在阅读区域中,可以定期更换不同的主题,如童话故事、儿歌、古诗词,或者是根据幼儿的理解能力及阅读特点为幼儿准备简单易懂的图片、带有图画的故事书,以此提升幼儿的思维及观察能力。中班阶段的幼儿的理解能力已经有了一定的提高,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文字比例比较多的图书,以此提升其注意力稳定性,帮助幼儿将无意注意力转化为有意,然后用想象来补充故事发展的空间。而大班的幼儿,教师可以培养幼儿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让幼儿围绕阅读题材充分发挥自身形象力进行情境创设对话,让幼儿深入理解文章所表达的含义,这种多元切立体的阅读方式能切实提升幼儿的阅读能力,拓宽幼儿的知识视野,对促进幼儿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有积极作用。
四、区域活动环境需创设标识性环境
俗话说得好,“无规矩不成方圆”,为了能提升幼儿规则意识,教师在设置区域活动时,应当重视标识性设置,为了能轻松地让幼儿理解与操作,教师需将规则巧妙地融入各种标识中,以此着重体现出材料起到的教育意义。例如,为了能更好地控制好各活动区域的人数,教师可通过在门口以设置记录脚印的方式,让幼儿通过脚印的数量知道是否能进入该区域中,这种简单易懂的方式能够让各年龄层级的幼儿有效分辨。在游戏活动区域中,因幼儿年龄较小,归纳意识相对较弱,常常会将玩具丢得到处都是,教师就可以将各玩具的收纳位置设立在较为显眼的区域,并根据每种玩具的类型进行分类存放,同时贴上对应的图片,以便幼儿在分类归纳中更好地辨别。在此,教师也应起到有效的引导辅助作用,适时地提醒幼儿的不当行为,长此以往,幼儿会养成良好收纳习惯,在活动结束后会自觉地将玩具放回原处。在阅读区域中,因阅读的书籍种类相对较多,幼儿在拿取或者摆放书本时很难与原本的方式相符,教师若想让书籍摆放得较为整齐,可以根据图书的类型划分出不同的书架,并在书架上划分出分割线,让每一本书都能放置到原定位置,而通过分界线的方式能让幼儿知道在放书时不能超越分隔线。这种设置标识的方式能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及规则意识,为后期的学习及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五、在幼儿园区域活动环境之创设支架性环境
根据实际情况看,部分教师在开展区域活动时,将重心主要放置在材料的丰富多彩中,导致材料在活动中只是作为一种游乐工具存在,材料本身的教育意义和作用价值并未被有效凸显。因此,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及幼儿的发展需求采取针对性解决措施,为幼儿创设支架性的环境,例如幼儿在自主创新区域中进行活动时,若教师放任自由,讓幼儿随意发挥,所区域活动起到的效用价值并不明显,在此教师可以先设定一个目标,并为幼儿准备相应的图表,让幼儿可以围绕此图表进行创新,有了该支架,幼儿就能充分感受到活动的趣味。
综上所述,在当前新课改背景下,教育部门愈发推崇幼儿的个性化发展,但是部分教师对此方面的意识相对较弱,这也导致幼儿的区域活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严重影响了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在此,教师应转变教学理念,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及发展需求设置相符的区域活动环境,并投放具有教育意义的材料,为幼儿的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聪颖. 高瞻课程在我国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的本土化建构——基于幼儿“主动学习”的核心思想[J].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20(06).
[2]杨雪,刘春雷,冯璇坤. 虚拟现实技术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的价值、运用及策略研究[J].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12).
[3]王志英. 在特殊“舞台”上涌现生命的灵动与活力——利用区域活动培养幼儿自主能力的策略探索[J]. 教育科学论坛,2019(26).
(责编 侯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