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智武
【摘 要】党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了要加强建设生态文明,对初中阶段学生进行生物教学时融入生态文明教育,有利于满足人类社会进步、发展生物课程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需求。
【关键词】生态文明;初中生物;渗透方式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85(2021)22-0177-02
Analysis of the Infiltra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ducation in Junior High School Biology Teaching
(Teachers' Training School of Changle District, Fuzhou City, China)ZHENG Zhiwu
【Abstract】The report of the 19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emphasized the need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integrat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ducation into the biology teaching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which is conducive to meeting the needs of human social progress, the development of biological courses, and the healthy growth of students.
【Keywords】Ecological civilization; Junior high school biology; Infiltration method
一、生态文明的含义
顺应人类、自然与社会和谐发展客观规律的背景下,产生了包含物质和精神内容的生态文明。生态文明中包含了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等方面的全过程,是人类文明形态和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加快改革生态文明体制、建设美丽中国”,认为人类和自然的生命紧密联系为一体,所以人们在生活中必须要学会尊重、顺应和保护自然。
二、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的必要性
(一)发展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随着素质教育不断推进,社会各界愈加重视这种新型教育模式,初中生物教师在教学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发展需求。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不仅有助于学生学到更丰富的初中生物知识,而且能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意识到生态文明的重要作用。对初中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不仅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助力,还能让学生学到很多课本中没有的知识,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还能养成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和思考能力。渗透生态文明教育是基于素质教育需求提出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学到更多知识。
(二)丰富课堂内容的必要性
如果初中生物教师一味地使用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很难让学生对学习生物产生兴趣,而且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很難意识到生物的重要性。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整个生物课堂会过于枯燥和乏味,教师在教学中只是单纯地讲解生物教材中的知识,课堂形式过于单一。但是使用新型的教学模式开展生物教学,初中生物教师要重点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让学生不要过度依赖生物课本,有助于学生学习更多生态文明方面的知识。使用这种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生物知识,促使整个生物课堂教学形式更加丰富多样,让初中生物教学不再过于单调枯燥。
(三)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必要性
初中生物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以此有助于促进他们的终身发展。对初中生进行生物教学的过程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不仅顺应了素质教育的发展需求,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教学内容,还为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供了有力保障。想要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态文明意识,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地学习生态文明知识,要让学生有意识地对自己疑惑的知识提出问题,并且能在此基础上更深入地学习生态文明知识,并从中找到解答问题的答案。而这个过程就是让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阶段,有助于让学生主动学习和寻找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可以提升初中生学习生物知识的效率。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态文明意识,可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对他们之后的学习和终身发展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三、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态文明的有效方法
(一)利用实践活动渗透生态文明
由于长时间生活在校园中,初中生基本上没有多少机会和时间参观外界的大自然。为此,初中生物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不要总被局限于课堂教学中,要多带领学生参加各种课外实践活动,可以依据学生兴趣爱好的不同划分环保活动小组,带领一部分学生到各个社区调查小区居民的生态意识现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生物知识共同分析和探讨调查问卷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不断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下自由讨论,也可以专门组织学生设计和世界环境日相关的校园海报,让更多学生知道世界环境日代表的是什么,明白这些节日的重要性。除此之外,初中生物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查阅、编辑和整理各种与生态文明相关的资料,并且整合这些资料制定一本生态文明知识宣传手册,组织学生以小组的方式自主动手实践操作,看哪个小组表现良好,及时给予评价,适当地奖励表现良好的小组成员,让学生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通过开展这些活动,可以让学生有意识地参与到生态文明教育教学中,让学生在参与各种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明白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必要性。比如,初中生物教师可以利用学校组织的生态研学项目,带着学生到福建将乐龙栖山自然教育研学营地参加研学,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参观各种各样的生物,亲身体验自然环境,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态思维。初中生物教师可以给学生详细介绍树木是如何进行光合作用的,让学生知道树木的多种作用,比如可以吸收汽车行驶过程中排放的尾气、吸收人们呼出的二氧化碳,同时树木也可以释放供人们呼吸的氧气,还能净化污水和消除噪声等作用,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认识植物,并且知道保护植物的必要性。初中生物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解生物对生长环境的高要求,让学生知道一旦这些动物珍稀动物被人们杀害成为食物,其皮毛被用来做成衣服,这些动物会逐渐灭亡,也会因此破坏整个大自然的生态平衡。之后,生物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写研学的心得体会,让学生知道该如何与大自然和谐共处,正确掌握两者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
(二)基于生物课堂渗透生态环境意识
现阶段,人们不能保护生态环境、合理运用自然资源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不具备较强环境意识,缺乏资源观念。因此,初中生物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做好备课工作,充分利用生物教材中的环境资源对学生进行教学。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解目前我国现存的动物和植物资源非常丰富,想要合理利用这些资源,使其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我国国民重点采取措施保护这些丰富资源。初中生物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各章节的课堂教学时,一定要充分利用教材内容引导学生认识更多自然资源,让学生学会尊重、顺应和保护自然。比如,给学生讲到动物方面的知识时,可介绍我国现有的鱼类有2000多种,占据了世界总数的10%;有超过世界总数10%以上的2000多种陆栖脊椎动物,其中记录在案的鸟类有近1500种,约占世界总数的13.5%;拥有丹顶鹤、褐马鸡、朱鹮、金丝猴、扬子鳄、白鳍豚和大熊猫等多种珍稀动物。现在我国拥有北半球的所有植物类型,共有种子植物2700余属,3000多种植物,可以在森林中生长的植物达到2300种;现阶段,我国有世界上95%木本属的种子植物,其中只有我国才有的植物种类包括银杏、水杉、金钱松和珙桐等。通过给学生讲解这方面的知识,可以让学生大概认识我国现有的生物资源,并且逐渐对深入了解和学习我国的生物资源产生兴趣和欲望,并且让学生发自内心想要保护我国的自然环境。
(三)划分兴趣小组,强化生态文明教育
通过分析现阶段初中生物课堂的教学现状来看,初中生物教师必须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开展教学,利用生物学科的优势吸引那些有广泛兴趣爱好、非常喜欢生物学科的学生开设第二课堂,合理划分生物兴趣小组队伍。这样,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主动探索所学的生物知识,使其对学习生物学科产生兴趣,另一方面还可以发挥这些学生的力量,让学生自主宣传和倡导校园生态文明,通过这种方式让学校的全体师生具备较强的生态文明意识。
四、结语
初中生物教師在实际教学中应该顺应国家的发展需求,多为学生收集一些和生态文明及法律法规相关的原始资源,或者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或者给学生发放印刷的宣传资料等形式对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让学生明白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性,同时促使学生学到更多生物教材中没有涉及的知识点,让学生学会与自然和谐共处。
注:本文为福建省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生态文明融入生物课堂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MJYKT2019-085)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张喆.生态文明视域下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现代盐化工,2020(03).
作者简介:郑智武(1972.3-),男,汉族,福建福州人,本科,总务处主任,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中学生物教育教学研究。
(责编 吴 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