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松
有的孩子与父母一言不合就出走、被老师批评两句就想不开跳楼、和同学打闹一下就哭泣、遇到一点小事就觉得天都塌下来了……近年来,孩子因为遭遇挫折,承受不了压力而自伤自残甚至自杀的事件不断出现,触目惊心,令人痛惜。在别人看来本可以承受的挫折,却最终转化为不可挽救的极端后果。为什么现在的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如此“不堪一击”?究其原因,是因为缺乏直面挫折的勇气和担当,是家长对孩子缺少挫折教育。
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重视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他们知道培养出一个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感情脆弱的孩子,未来一定不会平顺,于是不再对孩子娇生惯养、有求必应,开始为孩子制造“困难”“逆境”了。但是他们中的一些人,这样做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有些家长望文生义,认为挫折教育就是让孩子多经受挫折和苦难,经历多了、承受多了,孩子的抗挫折能力自然就提升了。于是有些家长对孩子的合理诉求置之不理,甚至刻意让其吃苦,结果孩子的内心越来越脆弱,心理素质降低了,抗挫折能力反而下降了。
还有些家长错误地认为,挫折教育就是要打压孩子,千万不能让孩子过分自信、盲目自大,一定要不时敲打敲打,让孩子时刻保持“清醒”,保持谦逊的姿态,结果这样做却适得其反,导致孩子自卑过度。
有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事业成功的人必须具备高智商、高情商和高挫折商三大因素。在智商跟别人相差不大的情况下,情商和挫折商对一个人的事业成功起着决定性作用。高挫折商是可以培养的,并且最好是从小培养,所以许多教育专家都提倡挫折教育。然而,挫折教育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是單靠几件事情就能见效的,应该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有意识地进行,坚持不懈地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最终孩子会拥有强劲的翅膀,能在人生的天空里自由翱翔!
那么,家长该如何对孩子实施挫折教育呢?本期话题我们邀请相关专家、教师和家长,就挫折教育需要规避哪些误区、注意哪些问题发表见解,希望能给读者以启迪和借鉴。
(责编 左毓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