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萍 刘潇微
摘要:工匠精神是传承传统手工艺的重要因素,手工艺作品是传承“工匠精神”的重要载体。“银漆绣竹锦”五类国家级非物质化遗产项目的发展现状,能够代表性地体现成都地区传统手工艺传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机遇。传统手工艺的传承离不开工匠精神的支持,提升大众对传统文化和手工艺人的社会认同感,完善各项工匠保护机制,培养手工艺人的设计创新能力,能够拓宽当代天府工匠的传承发展路径。
关键词:天府工匠;工匠精神;传统手工艺;传承;内涵
中图分类号:J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1672-7053(2020)01-0107-03
“工匠精神”在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被正式提出,第十九次全国人大代表会上也提到关于坚定文化自信的号召。成都是拥有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新一流城市,对传统文化的发展理应受到重视。作为被民间称为成都传统手工艺五朵金花的“银漆绣竹锦”,其保护与传承发展问题日益凸显。访谈重要传承人,解读工匠精神的内涵实质,透析工匠精神逐渐衰微的深层次原因[1],对寻求传承天府工匠精神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 工匠精神的内涵与特征
从广义上来讲,工匠精神是一种体现职业道德.品质和能力的职业精神。从狭义上讲,是工匠创作作品过程中的价值取向和行为体现[2]。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的梳理,及对部分地区传统手工艺人的深度访谈,归纳整理出工匠精神共性特征如下:
一是执着专注。当代天府工匠的学艺时期,大多集中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老艺人手下做学徒,通过数年如一日的不断磨练才成长起来。这一时期发展起来的匠人大多源于对美术和工艺的喜爱,才能克服种种艰苦,不为外物所扰,专注于追求自身技艺的打磨,这种持之以恒的精神始终贯穿于整个工匠生涯,一生只为做好这件事。
二是尽善尽美。尽美,是指工匠制作作品时追求技艺的完美和艺术的价值,尽力做到精益求精,精雕细琢;而尽善,则是在表达美的基础上,赋予作品人文价值。由此,工匠制作作品时,既要尽善也要尽美,才能形成一个美与善的统一体。在技艺层面上,尽力实现完满而无瑕疵,富有艺术品的美感;在内涵层面上,体现作品的深刻寓意,这不仅是满足作品的审美价值,更是将传统文化意蕴注入其中。
三是甘于奉献。过去师带徒的传承模式,徒弟更多是通过对师傅手艺的观察琢磨后,逐渐掌握其中精髓。而当代工匠,更多是毫无保留地将所掌握的精湛技艺完全教授给徒弟,希望在非遗技艺逐渐断层的情况下,尽力推进非物质文化的传承发展。
四是持续创新。对创新的追求源于大师们对完美的不满足,而是用反思的态度不断审视过去。创作的结束不代表作品的完结,而是在原有的状态和技艺上继续超越自我。通过对作品的艺术造型和精神实质的不断实践、精进、完善,更好地体现创新精神。
2 天府工匠精神的溯源
2.1 天府工匠精神的千年传承
成都距今有两干多年的历史,大约在公元前五世纪中叶就已修建了城池,《太平环宇记》中还曾写到,成都是借“周太王从梁山止岐山,一年成邑,三年成都”的建都历史经过而得名[3]。古蜀文明自发展开始,其社会文化推进的背后隐藏着无数能工巧匠的身影,其逐渐汇聚而成的工匠精神(如图1)也深深影响着当代天府工匠。
1)创意与技艺同在。三星堆遗址作为古蜀国文化的代表,其出土文物中的青铜神树、面具和大型铜人立像,造型夸张而独树一帜,展示了当时蜀地工匠高超的青铜铸造技术和富于创意的匠人精神。而作为三星堆文化延续的金沙遗址,其代表文物“太陽神鸟”金箔因构图严谨、造型精美、寓意深刻而被采用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体现了古代天府工匠精湛技艺与创造力的完美结合。
2)功能与传承共融。两千多年前,先秦时期的思想家将工匠称为“大匠”,匠之大者,是为尊崇之意。先秦时期由蜀郡太守李冰父子组织修建的都江堰,改变了过去蜀地水旱的恶劣自然条件,根治水患灌溉平原,实现了自然与人的和谐统一。都江堰历经千年仍然滋润着天府平原的万顷良田,造福一方百姓,不仅展现李冰父子和古代匠人巧夺天工的建造技艺,其功能性和传承性也是国之重匠精神的实际体现。
3)实用与审美交织。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古蜀时期,蜀地的手工艺人就用漆液作为一种涂料,髹于器物上使其美观而耐用,随着漆工艺的成熟从而代替了青铜器成为礼器的主要组成部分[4]。从春秋战国发展至秦汉时期,逐渐形成以生活日用品为主的实用与审美相结合的漆器,由此汉代成都漆艺也达到了辉煌鼎盛时期,这反映出当时的蜀地工匠技艺以及作品具有突出的实用与审美价值。
2.2 当代天府工匠的精神体现
1)勤与学成就精益求精。千年传承造就成都厚重的工匠精神底蕴,源远流长的匠人精神在千年后也传承给蜀地后人。1949年以后,四川逐渐创立了蜀绣厂、漆器厂等企业,当时挑选入厂的学艺者跟随老师傅勤学苦练,三至五年才算出师,达到制作精品水平更需要十数年。“简单专一、心无旁骛、吃苦耐劳、细致勤勉”成为二十世纪五十至九十年代学有所成的匠人的普遍共性。市场对传统手工艺品的极大需求,为当时的手艺人打磨技艺创造了条件,为他们学习全部工序提供了机会,这一阶段顶住压力和艰苦坚持下来的匠人,在2000年后都逐渐蜕变为杰出的手工艺大师,成为成都传统手工艺传承的中坚力量。
2)持与恒驱动传承发展。天府工匠大师们在干禧年前后分别开设工作室,大师肩负传承传统手工艺的重任,是工匠精神的实质内核。他们对工匠精神的反思与剖析在多年坚持中,逐渐重塑成一种新的文化内核;对人生价值的理想与追求,以及审美境界的批判与超越,也潜移默化地给新一代手工艺人带来积极的影响,并逐渐成为现代社会传统手工艺重新发展的坚实根基。
在喧嚣繁杂的现代社会,凭借一颗耐得住寂寞、忍得了艰苦的匠心,坚守内心的宁静,坚持对传承技艺的忠诚,将工匠精神寄托于物与人文审美的意蕴,成为一种历久弥新地能经受住岁月考验的工匠的境界[5]。传承的责任与使命也化为传统手工艺人发展的动力,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传承的力量驱动着当代天府工匠更好地前行[6]。
3 当代天府工匠精神的现状分析
从国家层面看,中国自2004年正式加入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并从2006年和2008年分别开始认定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同时自2016年开始启动中国非遗传承人研培计划,弘扬工匠文化,重提工匠精神,通过完善各项机制培育更多中国工匠,打造中国品牌,推动中国经济进入质量时代。政府的众多举措,为重拾大国工匠精神指明传统手工艺发展的必然方向。
从市场层面看,传统手工艺近年来都尝试与企业合作共谋发展。从过去单纯制作手工艺品,逐渐与日常用品相结合,如蜀锦为素材的成衣箱包、瓷胎竹编与爱马仕的跨界合作等,开始重视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和生产,从传统手工艺品转换到更日常生活化的发展方向。
从社会层面看,近几年成都多次举办规模大小不同的非遗相关活动,以及各类传统手工艺展出,在吸引游客参观的同时,为宣传传统文化拓宽了渠道,提升了影响力度。各大高校以及其他社会组织多次开展传统手工艺相关调研活动,努力为手工艺的传承输送新血液。
虽然近年来国家、社会、市场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对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许多努力,但通过对成都地区代表性传承大师的走访调研以及对相关资料的搜集整理,分析发现仍存在以下问题:
3.1 传承断层
成都地区传统手工艺随着需求市场的变化逐渐淡出大众的视野,从事生产的手工艺人大多为了生计相继转行,目前仍致力于传统手工艺传承的大师大多是上世纪六十到八十年代从艺至今的老一代匠人。新一代缺少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且传统手工艺学徒期漫长,而现有生产方式无法提供可观经济效益,多数年轻人都选择更轻松的工作,不愿意学习和传承传统手工艺。
“银漆绣竹锦”等国家级非物质化遗产项目数年来都存活于大众视野之外,缺乏更多关注宣传。甚至作为传承发源地的成都,传统手工艺的销售渠道都十分匮乏,缺少特色的文化载体。大众对传统手工艺逐渐淡漠,年轻人缺乏对天府工匠文化的认同感,间接导致了传承的断层,愿意坚持学艺的更是寥寥无几。
3.2 社会变革的冲击
政府主导的企业转变为依托大师工作室以及部分民企、高校合作的发展模式。过去作为高档日用品的传统手工艺,被现代机械化所替代,逐渐成为一种文化符号的存在。大规模机械化生产方式的普及使得手工艺生产逐渐淡出核心舞台,而依托手工艺生产的传统技艺和工匠精神不断遭受来自现代社会的挑战。尽管近年来大众开始认可“工匠精神”,但愿意为其高昂的手工艺费用买单的仍是少数,依旧倾向于选择批量生产的平价工业替代品。
生活快节奏、经济的压力、网络的高速普及带来更多外界干扰,滋生出浮躁与功利,但传统手工艺离不开时间的沉淀与专注,对技艺的打磨更是对耐心细心的极大考验。与此同时,手工艺从艺者社会地位的缺失,薪酬体系和社会保障制度完善不够,许多从业者只能保持基本生活水平。匮乏的物质和精神的激励,以及市场对手工艺人才价值回报的不匹配,技术人才具体晋升制度和相关补贴的不完善,也直接导致了人才的流失。
3.3 设计创新的匮乏
许多老一代匠人接受过国画、工笔等技艺的训练,擅长传统纹样的制作,在造型与内容上缺少现代感的设计与创新,与年轻一代的喜好之间容易产生审美冲突。
以成都竹编为例,内容偏向于平面类传统寓意图样、书法等装饰画为主的青神竹编,受众多为中老年群体。平面编织技艺的限制和新题材以及设计创意的缺失,对年轻消费群体缺乏吸引力,消费市场的逐步缩小,使其陷入发展困境。着力于立体竹编发展的道明竹编,则追求更加精细化、多元化竹制产品,在传统日用竹编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但在产品設计上仍然有所缺失,仅仅是对产品的材质创新而非形态、功能等方面的更迭,容易流于俗套。
家庭作坊规模小以及从艺者数量的缺失与年轻传承人的匮乏,使得人工投入的费用不断增长;产品创新缺少资金投入,也亟待传统工艺设计创新人才的输送。传统工艺的创新型生产能够带来经济利益化,提升工匠对创意设计的主观能动性,有助于形成完善的产业链路和良性的市场竞争[7]。
4 天府工匠精神的传承发展策略
人,是技艺传承的核心;物,是工匠精神的载体。而事,即事理,事是塑造和制约物的内外因素;理是合乎人目的,符合人认识逻辑和行为习惯的规律[8]。通过对人、事、物发展规律的探索,可凝练出天府工匠精神的传承策略,如图2。
4.1 推崇匠人匠心
现代社会缺乏工匠文化的认同和传统手工艺的认知,需加大社会对普通大众的宣传,多方面多维度开展传统手工艺相关活动,引导大众关注文化,理解文化进而热爱文化。传统手工艺不仅是技术的积淀,也是文化和生活的积淀,融人大众生活才能更加生生不息[9]。中国经济虽然在发展,但其产品仍然是粗制滥造多、独具匠心少,匠人们缺少对职业的敬畏。社会不仅需要技艺高超的匠人,更需要他们能摈弃急功近利和投机取巧的心态,提升对职业的认同感、责任感、荣誉感和使命感[10]。同时,提升社会对工匠群体的尊崇,加大扶持力度,完善相关保障制度,保证稳定的生活水平,使手工艺人沉下心来专研技艺。
4.2 提升品质与创新
在精品逐渐占据中国制造业中主导地位今天,传统手工艺的发展更需要工匠精神,一个脚踏实地追求质量和精益求精的社会离不开对工匠精神的推崇[11],对工匠精神的鼓励不仅是对工匠们的肯定和认同,为手工艺人提供一个更好的发展和传承环境,也将是未来推动中国制造产品加快走向高精尖发展路线的一大重要助力。优良的物件必定是在制造过程中不断创新发展而得来的,但这还应加强传统手工艺人的审美教育,提升其审美水平和创新意识。可增加不同领域的手工艺人学习交流的机会,打破传统手工艺的专业壁垒,促进多元文化的碰撞。如,开展传统手工艺创新设计大赛,提倡多形态、多功能、多元素地对传统手工艺进行再设计,不仅在传统中融入更年轻和时尚的设计风格,激发创作灵感,让其更加贴近生活,近几年,大热的博物馆新文创设计就是很好的参考案例。与此同时,应完善保障机制和奖励机制,用程序和标准来规范评价传统手工艺品的品质和价值,完善相关知识产权保护条例,保障匠人文化创意的新成果,使传统手工艺人才的价值能够得到充分地体现,为打造更优良的中国传统手工艺品牌奠定基础,增强对外文化输出。
4.3 拓宽传承路径
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仅仅依赖于大师技能工作室对匠人的培育,无法完全解决传承断层的问题,第三方对传统手工艺的推进作用在现代社会显得尤为重要。
1)学校实践。应加强美术与设计专业的教育,增加传统手工艺的相关调研,提升新一代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如,在成都漆器厂进行的高校参观和漆艺体验活动,让年轻人近距离接触传统手工艺。
2)企业联合。企业为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与创新提供较为有利的经济支撑,同时应提倡企业与大师工作室对传承人的联合培养模式,在实践中推进更好的产出。如,青神竹编与爱马仕合作款瓷胎竹编,不仅将影响力扩大至国际,同时也为工匠精神和文化传统在现代化工业制造中的转型升级的可能性提供了指引。
3)新媒體支持。物质生活水平需求的提高,促使大众更加注重产品的创意、技术含量、人文内涵等多元化因素,移动互联的高速发展也为传统手工艺的传承提供了助力。可针对营销、推广、宣传等不同需求,结合互联网技术,搭建网店、公众号等服务平台,开发相关APP、游戏、小程序,并适当借助自媒体进行多渠道发展。
4)专业品牌打造。传统手工艺人的优势在于技艺的传承,但在现代经济的发展中离不开品牌的建设和推广,这需要与营销公司以及相关专业人士进行合作,理清传统手工艺品牌推广的思路和有效途径,从而更省时、高效地进行发展。
5 结语
传统手工艺的千年传承依赖于工匠对其技艺的坚守,工匠精神体现出匠人敬业与精业的工作态度,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与保护就是对工匠精神的推崇与发展。依据对成都地区“银漆绣竹锦”相关技艺项目的调研,发现其在现代化社会发展进程中存在的传承与创新问题,就此提出创新型人才的能动性培养和增强社会认同感等策略,这将更能弘扬工匠精神,使传统手工艺受到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肖薇薇,陈文海工匠精神衰微的现代性困境与超越[J]职业技术教育.2016 (25).
[2]张昭阳.东北振兴尤其需要“工匠精神”[N].吉林日报, 2016-03-29 (004).
[3]张觉明.中国名城风水[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9.
[4]刘小路,“器”到“艺”:成都漆艺的发展及其演变【J】.艺术百象,2012 (01).
[5]徐桂庭.以工匠精神引领时代以工匠制度创造未来[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6(16):107—115
[6]胡郑丽.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的工匠精神[J]文化遗产, 2018,55 (04):161-167
[7]周秀梅.工匠精神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艺术评论,2016 (10):66-70.
[8]柳冠中.事理学论纲[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 2005.
[9]宋本蓉.雕漆技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2013.
[10]吕国泉.工匠精神:内涵价值塑造[N].工人日报, 2016-05-24 (007)
[11]孙清华.西方国家的工匠精神及其当代传承[J]思想教育研究. 2016 (10):41-44.
[12]毛斌,郑宇轩.浅析“工匠精神”对现代制造业发展的推动[J].工业设计,2019 (05):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