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春花 范劲松
摘要:“中国制造”正向“中国智造”转型,为了响应新世纪对设计人才提出的更高要求,“做中学”要向“做中学思”转变。本文通过文献综述和文献分析,提出和建构了在线设计反思日志、案例编写工具、数字故事法、跨学科设计评议等四种有助于设计师反思和知识建构的策略。这些策略将有助于设计师培养高阶设计思维,更加从容地应对知识膨胀和未来的不确定性。
关键词:知识建构;设计反思;新技术
中国分类号:J0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1672-7053(2020)01-0037-03
新出现的“知识世纪”,对独创性有史无前例的需求,因为需要好的观念来解决诸如资源短缺、全球气温变暖、可怕的流行病以及种族灭绝这些尤其在穷困的国家特别尖锐的问题。为了提升“独创性”,设计师作为最有能力对环境进行调整和塑造的人,有持续的责任去发展智慧,创造性地用思想工作以及传播他们自己的理念。基于此,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转型阶段,设计师不仅需要利用新技术新材料创造新的产品,还需要学会利用新技术对设计过程进行反思,实现从“做中学”向“做中学思”模式转型,培养更加高瞻远瞩的视角。
1 设计反思与知识建构
高度的科技化、信息化、新技术的现代社会给传统的设计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同时也给现代设计带来了巨大的发展契机。设计认识论关心的是新技术条件下是否能产生更加有用的、实用的想法来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问题。设计过程中的知识建构可以理解为设计师如何在设计过程中进行反思,如何对经验进行解构和重构,如何整合知识、提出观点、分享观点、细化观点,从而促进集体知识的共享和提升的过程。设计反思犹如知识建构的加速器,不仅突出了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问题,特别是结构不良问题的重要性,而且特别注重创造性和综合挑战性。虽然设计的结果通常是产品或人造物的生产,但是设计过程中的移情以及其它多种设计思维工具被发展到知识建构过程中,因此设计反思驱动的知识建构结果不仅仅是知识的进步,更是整个共同体知识的发展和创新。
1.1 设计反思的内涵
反思的思想观念最初起源于哲学领域,通常被认为是精神的自我活动与内省的方法,实质上是具有反省性、探究性的批判性思维[1]。反省性思维与一般思维不同的特征表现在:一是不断促使观念的井然有序的联结;二是自觉性,行动的目的和结局用理性思维控制;三是探究性,敢于大胆质疑、自觉探究,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信念。反思的核心作用是对思维进行理性的控制,使行动更有效,同时能促进行动和知识的价值判断。杜威认为,“如果知识是有价值的,应当把它们组织起来成为有条理的思想”。继杜威之后,舍恩(Schn,D.)提出了“反思性实践”的概念,认为“反思”是指专业工作者在工作过程中能够建构或重构问题,并在问题背景下进一步探究问题,因为“问题不会像礼物一样原封不动呈现给实践者,它们必须从复杂、疑惑和不确定性的问题情景中建构出来”[2],然后再找出解释或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反思从认知层面沟通了“理论”与“实践”,揭示了基于实践社区的知识建构学习的内在机制。舍恩在杜威的研究基础上,基于对技术理性的批判将“反思性实践”发展成为一种有效的学习理论,这也进一步从内在心理机制层面论证了设计反思的实践认识本性是何以可能的[3]。
1.2 设计反思促进知识建构
知识建构的概念来自学习理论,涉及概念的提升和提炼。设计知识是复杂的,从设计本体角度来说,设计知识不仅包括设计内部的专业知识,如产品结构、材料色彩、人机工学等知识,同时也包括设计外部的人文系统知识。专业知识仅仅对“就业”有帮助,可以保证学生成为“设计劳动者”,而具备更全面的、系统的知识体系则是成功的“设计师”所必须的。不仅如此,设计知识也非静态的,设计问题的不确定性决定了设计知识随着问题情境的变化而在不断发展。鉴于设计的复杂性,设计师不仅仅需要跨界的知识,同时还需要两种知识:第一,索引性的知识,知道从哪里去找相关的知识;第二,整合性知识,要求设计师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在研究中去“整合知识”。无论是索引性知识还是整合性知识都需要设计师具有一种重要的能力,即对知识进行建构整合的能力,这种能力即杜威所说的反思能力[4]。
基于反思的认识,科保尔(Kolb,D.)提出了反思促进知识建构的理论。在科保尔看来,“学习是通过转化经验来创造知识的过程”[5],这一过程包括了“获取经验”和“转化经验”。二者构成了经验反思学习的两个维度:“获取经验”这一维度的两端分别是具体经验和抽象概括,“转化经验”这一维度的两端则分别是反思性观察和活动性实践。这两个维度相互作用,又共同构成了完整学习过程的四个循环步骤:从学习者的具体经验开始,在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反思性观察,然后把观察加以概括并形成概念,用以指导新的实践以及与世界的互动。因此,观察、反思、互动等活动能帮助学习者实现经验的内化和提升,从而实现知识建构。
2 新技术下促进知识构建的设计反思策略
以人工智能与网络技术为主要特征的新技术不仅丰富了设计反思的工具,同时也拓展了设计反思的时空定位和交叉融合。关于反思的策略,最著名的有库尔森(Coulson,D.)提出的“反思行动环”(图1),该环将反思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1)学会去反思。通过反思性工具和多种多样的媒介,学习者增强反思的深度和復杂性。
2)为行动反思。通过阐述和情境化反思,学习者准备学习经验,为实践提供反思技巧。
3)在行动中反思。学习者学会诠释自己的经验,并从经验发展意义。
4)对行动进行反思。对经验、过程情感进行回顾和挖掘,提供整个人学习的完整过程,鼓励认知技巧的应用,鼓励反思在终身学习和专业实践中的应用。
相对于传统的设计学习来说,新技术背景下促进这四个过程的策略主要有在线设计反思日志、案例编写工具、数字故事法、跨学科设计评议等方法。
2.1 在线设计反思日志
反思是隐性的,需要具体的活动刺激才能发生[6]。反思日志作为一种知识建构和专业发展的工具,具有三种功能:外在化、语言化和系统审视。学生通过反思日志记录和意识到自己的潜力、潜在理论,并赋予实践以合理化,从而变得更加自主。网络化技术支持的日志形式多种多样,既包括主体有意识地撰写的研究性日或反思性日志,也包括网络上的博客以及微博,同时还包括计算机记录的主动潜意识下的网络日志。这些多种媒介所呈现出的日志,为进一步的反思与行动提供了有效数据。更为重要的是,撰写日志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创作的过程,因为写作与读和说是不一样的,它是通向魔法世界的大门。
反思日志可以是传统的纸笔,也可以是在线博客、QQ日志、微信博文等,但重要的是要有一个促进知识建构的框架。如在设计推介的PPT中,对知识建构有价值的引导性反思的框架是:你是如何开展这个项目的?你遇到了那些困难?你是怎样克服困难的?你的收获是什么?从特定的情景中提炼知识,将想法和知识表达出来并结构化。这对设计师来说是一种是很重要的技能。只要经常性做这样的训练,设计师才可以更加娴熟地把设计经验快速地迁移到其他情境中。
2.2 案例编写工具
案例编写工具是一种升华反思的重要方式。通过编写案例库,学生能够清楚地解释经历,反恩情境,梳理复杂的线索,在各个部分之间建立起联系,连贯地组织信息,用别人能够理解和使用的方式表达内容,采取方便查阅的索引与标记方式,以方便用户记忆,促进富有成效的学习。案例编写工具通常通过编写五个问题以促进反思:(1)面对的问题是什么?(2)可能的各种解决方案是什么?(3)方案的效果怎样?方案不能解决问题,原因何在?(4)从情境中得到的经验或者教训是什么?(5)将来可能出现的案例应用情境(8]。著名的IDEO设计公司在《设计的秘密》一书中就以这种框架的形式展示了设计项目的整个过程,成为许多设计新手的教材。除此以外,IDEO的卡片工具IDEO Card和WEmake设计工作室创造的FLowmake设计工具都为设计案例编写的极好例子。
IDEO Card是公司内部的设计师自己编写,旨在为新手设计师的创新思维和知识建构提供辅助。这些卡片可以激发灵感,支持设计论述,促进成员间进行关键性交流,是一个开放的、有多种用途的、可修正的辅助品。它是一组五十一张的套卡,是对以往做项目的一些经验及方法进行总结、分类、概括,分为四大类:学习、观察、询问和试验,每一张卡片都是一个他们内部使用的技巧和方法。卡片正面是一张印刷精美的示意图,背面则是说明文字。每个方法又分为两段:一是介绍方法是如何操作;二是解释为何要这样做。然后在其下还会注释:利用此方法IDEO团队做了哪个案例,在具体案例上是如何做的以及达到了怎样的效果。基于此,“IDEO card”其实形成了一套用于用户行为、产品策略、市场分析等方面研究的一整套方法论。
另外,由WEmake设计工作室创造的FLowmake设计工具,也是一个利用新技术促进工作室成员开展知识建构的卡片包。在设计的许多领域里,这些卡片都能用来阐明或揭示出可能的设计问题。通过设计动态工具,WEmake探索着通往设计理论的途径。这套工具能被用于许多以设计为导向的情形,不仅能帮助设计师,而且还能够给更为传统的、停滞不前的企业结构提供一种开拓的方向。使用卡片没有准则,要么从特定的组里选择,要么從包里随机抽,把他们当作设计工具来激发灵感,或是给头脑风暴和规划提供一个框架。总之,在设计的所有阶段,它都是一个无价的工具,可以对参与者进行激发、获悉、提醒、增强、接近、唤起、探察、挑战以及鼓舞。
2.3 数字故事法
数字故事指的是运用数字素材,例如视频短片、照片、音频等进行故事创作,这种过程可以表达自我也可以与同伴分享[8]。数字故事法可以是一种广义上的反思性日志,也可以说是一种鲜活的案例讲述,不过它看起来更为丰富,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插入视频、音乐、图片、声音等多样的媒体元素和表现手段,使这种日志更为丰富,富有可观性。数字故事一般包含七个要素:观点、问题、情绪、研究者本人的讲述、配乐、故事节奏以及时间长度[9]。一般来说,在产品设计工作室,尤其是交互设计课程中,为了展示产品设计的过程,尤其是展示产品的制作过程,因为很难用言语表达,数字故事就成为一种非常好的选择。另外,基于自媒体的发展,通过微信平台等移动媒介,能够播放简短的视频,并能迅速在朋友圈中传播,也是集体分享经验的一个重要途径。
除此以外,基于数字故事的制作需要一定的戏剧感和一定的信息技术手段,因此,设计师在学会栩栩如生地展示自己或其他人的问题解决过程中,实现了多方面的知识提升和综合的知识建构。
2.4 跨学科设计评议
“设计评议”又名桌面评议,是设计工作室最独具特色的教学环节,也是一种典型的集体知识建构形式。评议一般发生在每个项目快要结束时,具体过程是学生通过一系列的媒体来分享和展示他们的设计方案,如系列草图、二维张贴、三维模型或实物模型等。项目评议一般遵循下面的模式:先是每个学生陈述他的设计,描述其发展过程,有时提供自己对最终设计的分析评价;然后老师就学生的展示进行提问,师生间展开对话;有时候进行评议的不仅仅是教师,还有可能是其它学生或企业人员或客户等等。经历各种各样的直接或间接的、尖锐或温和的评议是工作室学习者必然经历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良结构的问题通过多重角度得到探索和结构化。
近几年来,出现的跨学科工作室相对于传统工作室,它的特点不仅在于工作室成员背景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更在于工作室时空的广泛性和自由性。新时代的智能网络技术,为跨学科工作室成员提供更多可以发展叙述、类比、隐喻以及把更多的创新工作引入到设计评议中的空间。通过多种形式地对话,设计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和主要问题的方面都得到了很好地讨论,并且已经被发展到了能自然地向客户进行推介的程度。这种强大而又富于技巧的多方对话意味着,当学生与专家们和制造商一起合作时,就会自然产生出一种真实和深刻的知识来回馈设计过程,进一步完善自己的想法。设计评议同时也是一个对经验的价值判断和共同化过程。设计教师(大师)通过评论的方式,来结构化自己的经验,并传达自己的经验[10](图2)。
3 结论
设计知识主要指实践认识观下的知识,这种知识是情境化的、动态的,不仅包括个人知识,也包括集体知识,混合了价值、经验乃至专家洞察力,需要去发现、分享、建构和创造。针对不确定的问题情境,新手最重要的是把设计反思作为一种学习策略和学习过程,从而学会如何“像专家那样思考”,建构和整合设计知识,逐步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和系统设计能力。在知识新世纪时代,设计专业学术教育已不应是低层次“手艺”的模仿和练习,必须通过在锻炼“手艺”的过程中不断进行反思,利用新的技术条件和媒介,才能更好地应对知识的膨胀以及未来的不确定性,创造更多可能。
参考文献
[1]胡莹,何人可在小组构思服务设计概念实验中的互动刺激研究[J]装饰,2014 (02):100-102.
[2]Schon.A.Educating the Reflective Practitioner:Toward a New Design for Teaching andLearning in the Professions[Jl.Austra|ian Journal of Adult Learning.201 0.50(02):448451
[3]左璜,黄甫全.关照社会性世界的网络化生活——国外新兴网络化行动研究述论[J]学术研究,2012 (02):5058.
[4](美)杜威.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53.
[5]Kolb.D. Expetiential Learning[Ml. 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 Hall.1 984: 41
[6]Coulson.D_ Harvey.M. Scaffolding student reflection for experience-based learning:Aframework[Jl. Teaching in Higher Education.201 3.1 8(04):401 -41 3
[7]Banegas.D.ldentity of the teacher-researcher in collaborative action research:Concernsreflected in a research journaI[Jl.Profile lssues In Teachers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201 2,14(02): 29-43
[8](美)索耶.劍桥学习科学手册[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129
[9]张淑萍,范国睿.以数字故事促进学生21世纪技能发展——基于对芬兰“数字故事”研究的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5 (06):5361.
[10] BuII.G_Kajder.S.Digital Storlrtelling In the Language Arts Classroom[J]. Learning&Leadingwith Technology, 2004.32(04) :4649
[11]Uluoglu.B.Design knowledge communicated in studio critiques[J]. Design Studies, 2000,21(01): 3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