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子分类:
返回
文库吧用户登录
快速导航关闭
当前搜索
当前分类
子分类
实用工具
热门搜索
文库吧 > 学术 > 学术期刊 > 工业设计

乡村振兴背景下侗族传统手工艺的数字化传承研究

乡村振兴背景下侗族传统手工艺的数字化传承研究

石含洲

摘要:侗族传统手工艺数字化的保护传承模式日渐式微,数字化技术应用将会加强保护力度和改善传承局面。探索乡村振兴背景下侗族传统手工艺的数字化保护传承内容、模式和方法,对改善侗族传统手工艺保护传承的薄弱状态,推动侗族优秀传统手工艺保护传承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全局性、关键性的引领作用。

关键词:乡村振兴;侗族传统手工艺;数字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J0文

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1672-7053(2020)02-0142-02

侗族传统手工艺品种类繁多、内涵丰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实用价值。侗族传统手工艺是我国少数民族手工艺宝库中最具特色的组成部分之一,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农耕文明在新的生计模式中的比重不断下降,作为手工业发展基础的侗族传统手工艺失去了发展原动力,已处于日益濒危状态,仅凭口耳相承和师徒传授的传统传承模式已经难以为继。近些年针对侗族传统手工艺的研究多数以个案或局部区域着手,而侗族传统手工艺的特点及其所蕴涵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精神价值、科学价值、审美价值和时代价值得不到充分体现。因此,将数字化技术应用于侗族传统手工艺的保护与传承,加强保护力度和改善传承局面势在必行。

1国内外研究现状

1.1国外研究现状

数字化技术在国外传统工艺保护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如美国国家民俗中心的工作重点就已从传统档案式保存转型为各种数据库建设,数字化保护传承成为其重要措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并颁布《保存数字遗产宪章》,极大地推动了世界各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立档及数字化保护,如2010年法国实施的名为“加利卡”(Gallica)的文化数字化工程,美国华盛顿大学与Cyberware公司合作的“数字米开朗基罗”等数字化项目等。与此同时,关于传统手工艺数字化保护传承的论著也日益增多,其中卡麦隆(F.Cameron)等的《文化遗产数字化理论》(2007)、艾欧安尼德斯(M.loannides)等的《文化遗产数字化进展报告》(2017)堪称重要代表。著名的《文化遗产信息科学年刊》(Annual Review of Cultural Heritage Informatics)也经常发表手工艺数字化保护方面的论文。

1.2国内研究现状

在国内学术界,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数字化保护传承研究在近20年来日益受到重视,涌现了以王希耀《民族文化遗产数字化》(2009)、于珊珊《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2017)等为代表的一批著作。上述论著中,虽然专门论述手工艺数字化保护传承的不多,但其研究思路或技术选择上为侗族传统手工艺数字化保护传承提供更多的思考。具体就侗族手工艺保护传承而言,也有如曾梦宇《黔湘桂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跨区域保护和传承研究》(2016)、蔡凌《侗族建筑遗产保护与发展研究》(2018)等著作。期刊文章则以龚敏《贵州侗族建筑中的民间工艺》(2014)、章梅芳《湖南通道侗族织锦技艺调查》(2016)等为代表。但是专门以侗族手工艺保护传承为题的专著却非常少,足见侗族手工艺文化的传承没能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

2乡村振兴背景下侗族传统手工艺的数字化保护传承的意义

传统手工艺是中华民族珍贵的物质文化遗存和精神文化的物化遗存,国家正在加强保护力度,2017年国务院发布《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要求结合民族传统手工艺的保护与发展,积极探索振兴传统工艺的有效途径;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要结合时代要求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有利于在新时代焕发出乡风文明的新气象,进一步丰富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总书记还进一步强调:“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

2.1有助于乡村振兴

开展侗族传统手工艺进行数字化保护传承,有助于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在少数民族地区特别是侗族贫困地区的顺利实施。以贵州省为例,贵州是全国八个典型的民族省区之一,也是全国贫困人口最为集中的省份。而侗族族群主要分布在黔湘桂毗连区上,资料显示,贵州侗族人口约占全国侗族人口的一半以上,主要集中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由于侗族聚居村落比较集中,经济条件相对滞后,除部分北部侗族地区汉化程度较高外,民族原生态文化保持基本完整,手工艺文化的存续空间还较为乐观。贵州高度重视乡村振兴战略在少数民族地区的整体推进,以侗族传统文化為切入点,把侗族传统手工艺的保护传承,特别是置于数字化的保护传承框架作为抓手,通过对侗族传统手工艺进行创新设计、开发衍生品、树立品牌、构建数字化产业链,对侗族地区实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和乡村振兴战略意义重大。

2.2有利于传统手工艺的保护传承

侗族传统手工艺是中华工艺宝库中的精品之一,更是民族学、人类文化学、艺术学等学科研究的宝贵素材。但由于侗族地区经济发展存在极不平衡的状态,贫富兼具,少数富庶区域传统手工艺凯近消失,反之,多数贫困区域手工艺资源却存量颇丰、生存根基深厚、原生性极佳、特色凸显。而今,数字化生存已成当今重要的生活方式,构建侗族手工艺数字化共享传播平台,既利于保护传承,也便于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对于民族地区文旅的融合发展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对侗族传统手工艺进行数字化保护传承,还可为民族民间工艺研究提供丰富而可靠的个案和实证材料,以促进民族学、人类文化学、艺术学及相关学科发展,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并能及时改善侗族传统手工艺数字化保护传承的薄弱状态,为侗族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人、实物、传承场、技艺流程提供活态展示,实现线上与线下、实体与虚拟一体化的立体传承空间,从而进一步推动侗族优秀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保护和侗族传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起到关键的引领作用。

3乡村振兴计划背景下侗族传统手工艺的数字化传承路径

对侗族现有留存的传统手工艺通过田野调查进行全面的抢救与搜集、采集和储存、再现与传播、传承与利用,既是侗族传统手工艺的有效保护传承路径,更能为继承和弘扬民族民间优秀传统文化、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乡村文化复兴提供第一手实证资料与支撑基础。

3.1传统手工艺的田野调查和抢救搜集

深入侗族村寨对其传统手工艺开展田野调查,厘清侗族传统手工艺的历史、现状,深入挖掘侗族传统手工艺的内涵和特,点,正视所面临的困境,进行反思、分析成因、制定策略,运用数字化技术对其进行抢救与搜集,尽可能对侗族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人、实物、传承场、技艺流程实行活态展示与有效保护。同时研究开发手工艺对乡村振兴和文旅融合发展的价值和必要性,特别要顾及诸多利益相关方,包括传承人、开发商、相关用户、政府机构等的利益及需求,调动各方对侗族传统手工艺保护传承的积极性。

3.2传统手工艺的数据采集和系统整理

对侗族传统手工艺开展数字信息采集和储存处理,根据各类手工艺特点采用不同的数字化技术,如图案、纹样、形制等需用二维图像采集,而工艺流程则需用影音视频、动作捕捉采集软件进行记录。并对适用于侗族传统手工艺诸如服饰类、建筑陈设类、传统饮食类、生产生活器具类等数字化保护传承的信息技术进行优化选择,并对其可应用的范围、方式及局限性进行探讨,发掘与整理侗族传统手工艺资源,留住民族珍贵记忆。这些核,心技术包括感觉媒体技术(如ARVR)、数据与数字化技术(如NoSQL)、网络技术等类别。

3.3传统手工艺的元数据编码和分类管理

根据侗族手工艺特点来制订元数据规范、构建数据库系统、设计人机界面,旨在建构一个具有用户友好特性、适合大数据运行环境、能满足传统手工艺数字化保护传承各方面功能需求的共享传播工作平台。进一步探讨数字化平台管理机制,同时采用近年国内外学术界广泛运用的多元相关方分析法(Multi-stakeholder Analysis)和行动者网络理论”(Actor-Network Theory),创设侗族手工技艺保护传承新机制,以确保侗族传统手工艺数字化保护传承依托的平台实现良好运行。

3.4传统手工艺的数字平台建设和传播利用

普及侗族传统手工艺在虚拟的、数字化的空间里将数据永久存储于可检索、可利用的信息管理系统或共享服务平台中,以便使其在实体物化形式消失后仍然能在虚拟空间或数字媒介中保存下来,并在充分保护诸多利益相关方权益的前提下,将数字化共享传播平台有效地服务于侗族传统手工艺开发、利用,包括向数字化产业链转化、促进手工技艺在文旅融合发展中的应用,带动区域经济与文化协同发展。

4结论

传统手工艺是侗族最具特色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类别之一,其数字化保护传承在侗族传统手工艺保护中具有核心地位,尽快建立数字化保护传承机制,以促进侗族传统手工艺保护传承的可持续发展。探索侗族手工艺数字化保护传承的路径和应用机制,将数据采集与平台构建的研究一体化,运用多元相关方分析和“行动者网络理论”,开展民族民间文化与科技深度交叉融合研究,有利于推动方法创新。

本文系贵州师范学院西南少数民族工艺设计研究中心基地建设及设计学A类培育学科建设项目(2020)建设成果。

参考文献.

[1]徐艺乙.手工艺的文化与历史——与传统手工艺相关的思考与演讲及其他[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16.

[2]邱春林.中国手工艺文化变迁[M]上海:中西书局,2011.

[3]方李莉.传统手工艺的复兴与生态中国之路[J].民俗研究,2017(06).

[4]潘鲁生.中国民间美术工艺学[M].南昌:江苏美术出版社,1992.

[5]杭间.手艺的思想[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17.

[6]郑巨欣,等.文化遗产保护的数字化展示与传播[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1.

[7]张杰.淺析数字化展示设计艺术特性[J].工业设计,2012(02):158.

[8]崔因.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名草编及其数字化保护探讨[J].工业设计,2019(02):101-102.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www.wk8.com.cn
本文地址:https://www.wk8.com.cn/xueshu/35123.html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
关于我们 文章归档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2021-2022 wk8.com.cn

ICP备案号:晋ICP备20210032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