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子分类:
返回
文库吧用户登录
快速导航关闭
当前搜索
当前分类
子分类
实用工具
热门搜索
文库吧 > 学术 > 学术期刊 > 工业设计

针对学龄前儿童的座椅设计研究

针对学龄前儿童的座椅设计研究

赵越 张晓帆

关键词:学龄前儿童;座椅设计;思路

1学龄前儿童心理及行为特征分析

1.1学龄前儿童的心理特征

儿童在成长初期也称学前低龄期,一般指3岁~6岁的儿童。该时期儿童的自我意识逐渐形成,个性逐渐显露,随之产生了许多不同的心理活动,这些心理活动有着显著的特征,一般来说有以下几点特征:好奇、好动、合群、游戏、渴望鼓励,这些心理特征都是由外界因素刺激而产生的,而好奇心则是心理特征中对儿童的行为驱动作用影响较大的心理特征。好奇心使儿童对环境充满了探索的欲望,对于未知的欲望逐渐转化为一种生活需求,这种需求在儿童大脑中成为了一种本能的驱动,驱使着儿童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的产生。

1.2学龄前儿童的行为特征

儿童在学龄前期自我意识逐渐形成,使得儿童受本身心理特征因素影响所产生的行为动作,如“推、拉、拽”等动作的执行都已经十分纯熟。但由于他们的心理、生理发育尚不成熟,对环境的认知也不健全,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思维意识并不能准确判断执行动作所产生影响,大部分的动作行为都属于无意识行为。正因如此,儿童的无意识行为使得儿童的自身安全存在巨大的隐患,适当地引导儿童的无意识行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儿童在使用产品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2学龄前儿童的座椅现状

2.1学龄前儿童座椅市场现状

目前,从国内的儿童家具市场来看,儿童座椅设计所呈现的特点有:造型可爱化、色彩多样化、材质柔软化、功能多样化,且产品受众人群指向性强,受儿童特殊心理、生理性质的影响使得儿童座椅有着明显的产品符号。但市场上的儿童座椅设计,大多停留在以造型为基础的产品外观的创新,或以可伸缩式、可折叠式的成长陪伴型座椅为主,缺乏满足儿童不同行为需求的可移动座椅设计。

2.2学龄前儿童座椅使用现状

通过对儿童的行为观察发现,儿童在使用座椅的过程中通常会有“推、拉、拽”等无意识行为,且当儿童在不同情景下使用座椅时,移动座椅的行为是高频率发生的。当儿童进行座椅移动时,需要将其抬起或进行拖拽,但处于学前龄期的大部分儿童身体发育情况不足以支持此类动作的执行,往往移动座椅时由于座椅尺寸和重量的缘故使整个过程尤为艰难,且在搬运过程中蕴藏着因行动不便被绊倒或与椅子发生磕碰等安全隐患,同时在这个过程中由于移动困难也会给儿童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因此,为解决这一痛点问题,安全、便捷、实用的可移动性座椅应纳入儿童座椅的设计范畴之内。

3学龄前儿童座椅设计的影响因素

3.1儿童行为方式

儿童从最初学会爬行开始,行为方式就随着儿童的发育成长逐渐多样化,他们喜欢尝试不同的动作。儿童座椅作为儿童日常生活中重要的家具用品,除了满足基本的坐具功能外,更需要满足儿童好动的行为特征,让儿童在行为的转换中找到快乐。为此,儿童座椅的设计要求将颜色、外观、操作形式、趣味性、安全性各个方面结合起来,满足儿童成长特点及行为需求。

3.2人体工学标准

根据国家标准制定的不同身高所适应的座椅尺寸,结合笔者在幼儿园的实际调查,学龄前期儿童年龄平均大致在3岁~6岁之间,平均身高处于105cm~119cm的身高适应范围之内,故根据国家标准结合实际调查结果,座椅坐面高为27cm、坐面有效深27cm、坐面宽27cm、靠背上缘距坐面高23cm、靠背下缘距坐面高12cm。依据此尺寸标准进行设计,符合儿童人体工学,有益于儿童的日常使用。

3.3安全性与多样性

安全性是儿童产品设计考虑的必要因素。首先,儿童在使用座椅的过程中,座椅本身不能给儿童的身体带来任何的伤害,即使是儿童的无意识行为,也能将所受伤害的上限降到最低点,以此确保使用的安全性;其次,在产品造型上,应避免锐角,保证圆滑流畅,如若发生磕碰可避免二次伤害的发生。在机械结构上,要牢靠稳定,保证儿童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脱落、分离等不安全因素。在产品材料上,应选取对人身体无害的环保材料。

儿童座椅不仅要满足座椅的基本使用功能和安全性,更应该满足儿童的心理需求及多样的行为特征。因此,在座椅的功能设计上,从儿童行为多样性的角度出发,考虑儿童的无意识行为,应加入满足儿童“抓、拉、推”等本能行为需求的多样性设计,将其无意识行为的危险系数降到最低。

4针对学黼儿童的座椅设计思路

4.1功能设计

在功能设计方面,该设计依托于腿部机械结构,将座椅后支撑腿下增加机械结构轮组,只需“拉”一个动作即可进行座椅移动,解决了座椅不方便移动问题,满足了儿童“推、拉、拽”等多样性行为需求,排除了移动座椅时的安全隐患,且协调了座椅移动与尺寸、重量问题,使儿童在使用座椅的过程中充满无限乐趣(如图1)。

4.2造型和色彩设计

儿童对环境充满好奇的天性使得他们往往会被周围的新鲜事物吸引注意,儿童对产品的第一印象决定了他们是否接受、是否喜欢此物,因此,造型独特、与众不同的产品往往更容易吸引儿童的注意力。儿童拥有亲近动物的天性,会把小动物当作他们伙伴,通过在靠背上增添动物的耳朵,使座椅增加动物语意符号,将其造型拟物化,拉近了产品与儿童之间的距离。

将座椅的色彩设计为鲜亮的糖果色,在视觉上充满新鲜感,同时鲜亮的色彩设计使儿童的心理活动更为活跃,激发对于事物的兴趣,并且更易于接受和使用(如图2)。

4.3结构设计

4.3.1基本结构设计

座椅基本结构由靠背、坐面、四条支撑腿、机械结构轮组四个部分组成。学龄前儿童正处于身体快速发育的阶段,靠背、坐面上为软质织物具有回弹性,避免了接触面过硬影响骨骼发育的问题。两组机械轮组位于两支撑后腿两侧底部,儿童移动座椅时,只需一个拖拉动作即可完成移动。

4.3.2可移动性结构设计

座椅所具备的移动性是基于满足儿童天性好动和对于物的“推、拉、拽”等多样性行为,解决在移动座椅过程中因座椅靠背太高、太重、不便于搬运移动等问题,避免存在行动不便被绊倒的安全隐患进行设计。当需要对座椅进行移动动作时,座面不受力,座椅的后支撑腿内机械结构中的弹簧舒张将滚轮间的连接杆下推,座椅即可进行拖拉动作(如图3)。

4.3.3安全性结构设计

基于儿童对环境的不全面认知和自我保护意识差的特性,使得儿童座椅的结构设计中必须要把安全性放在第一位。儿童在满足自我需求时,往往会忽略其他环境因素,因而导致危险的产生,所以座椅的稳定性、结构的牢固性都至关重要。在兒童座椅设计的安全性设计中,通过结构的安全性设计可排除可移动性对儿童的潜在安全隐患。当儿童坐在座椅上的时候,座椅受力下压,弹簧变形压缩、座椅下沉,使上部档杆与滚轮上的阻挡件相接触,使滚轮卡死,防止儿童在坐下的时候座椅滑动,滚轮的结构在儿童坐下时不会随意滑动,不存在安全隐患(如图4)。座椅不受力时,弹簧舒张,将滚轮间的连接杆下推,座椅即可进行拖拉动作。这样的结构设计在儿童坐下和拖拉等不同行为中将安全性放在第一位,保障儿童的心理和生理的健康成长。

5结语

儿童座椅作为儿童家具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儿童的生活、学习、娱乐的方方面面,良好的座椅设计能让儿童在舒适的学习、休息的同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针对学龄前儿童的可移动座椅设计,旨在满足3岁~6岁儿童的多样性行为特征和心理需求,解决普通座椅拖拽难、搬运重的问题,避免儿童无意识行为带来的伤害,使座椅成为儿童成长道路上的“玩伴”,陪伴儿童成长并为儿童使用座椅期间的安全与健康保驾护航。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www.wk8.com.cn
本文地址:https://www.wk8.com.cn/xueshu/35205.html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
关于我们 文章归档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2021-2022 wk8.com.cn

ICP备案号:晋ICP备20210032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