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颖
摘要:本文通过对混合教学相关文献的研究,总结其教学模式特点,并根据混合教学数据多元化和信息化的特点,提出构建设计类课程评价模式的思路:将过程性评价与结论性评价相结合,充分挖掘和利用线上线下学习数据,将学习轨迹数据、设计过程评价数据及设计成果评价数据相结合系统评价课程学习绩效。最后,本文以《人机工程学》课程为例,构建了基于学习行为、设计过程及设计成果三位一体的评价模式,融合线上线下学习数据,提升课程评价系统性。
关键词:混合教学模式;设计类课程;课程评价模式;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1672-7053(2020)06-0046-02
20t9年地平线报告指出,混合式教学、线上教学正成为当下高教发展的主流,整合在线学习、混合学习和协作学习是近期加速高等教育变革的关键趋势,同时,近几年的地平线报告中也将学习测量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因此,在当前的混合教学模式下重构课程评价模式是许多课程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设计类课程主要是指艺术设计、工业设计等专业的设计技能类和创新设计类课程以及部分工科专业以培养工程设计思维和能力为目标的课程。有学者认为此类课程一般有较高比例的实践学时,基本形成了以学生为主的教学导向,结合项目化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设计思维和设计应用能力。近年来,设计类课程评价的相关研究基本以此为基础,着重对课程评价的目标、评价框架体系、评价指标、评价模型等进行了探讨。本文即关注设计类课程在混合教学模式下的学习评价问题。
1混合教学模式概述
混合教学就是基于视听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信息技术平台,充分发挥传统课堂教学和在线教育的优势,调动多种教学形式服务于教学系统。以在线学习与面对面学习为基本教学形式,根据教与学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设计,开展教学活动。其主要特点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始终关注两者的自主性、创造性。
2基于混合教学模式的设计类课程评价模式的构建思路
综合现有设计类课程混合教学案例的考核评价特点,单一的测验手段很难全面评价学生设计能力的提升,因此,对课程学习数据的挖掘尤为重要。课程中与学习绩效相关的数据大致应包括线上和线下的学习数据,涵盖学习行为、学习成果以及学习评价等数据,这些数据具有量大、文本化、可视化、多样化等特点,且难以在传统的教学设计中获取,因此,通过完善教学设计,合理利用移动教学平台、智能评分技术等手段,尽可能地挖掘相关数据,提出课程学习评价模式的构建思路,如图1所示。
3基于混合教学模式的设计类课程评价模式构建策略
3.1多源异构数据进行整合与分析
由于原始数据的多样性,呈现半结构化状态,因此,需要对这些数据进行系统性地整合与分析。根据学习过程中产生数据的不同内容和形式进行分类整合,同时结合线上与线下的数据形成以学习行为、学习成果和学习评价为主要内容的数据模块。针对其中数值化、文本化、平面化的数据形式,有针对性地运用智能评分技术、话语分析、可视化等方式进行数据分析研究。
3.2构建多元化课程评价模式
课程评价是指学习者在一定时间和条件下完成某一任务时所有学习投入和取得的成效。其中,对学习投入的评价应依据学习行为数据进行测量。在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设计类课程教学过程中,成效应依据学习成果与多元智能发展增值进行测量。结合以上两类评价内容,设计类课程学习评价的具体内容可包含日常学习行为、设计过程以及设计成果等。
4《人机工程学》课程评价模式构建
本文以《人机工程学》课程为例对学习评价模式进行探讨。该门課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设计课程,学生通过学习人体尺寸的基本概念和测量方法、人的感知与心理特征、工业设计应用人机工程的程序和方法、类型产品人机设计的特点和方法等掌握人机设计的相关理论知识,并在设计实践课题中进行应用,最终达到掌握人机分析、人机改良、人机评测等设计能力的目标。
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课程通过在线教学平台构建SPOC课程,将理论知识的讲授制作成若干教学视频,供学生在线上进行学习,并提供讨论、测验、参考资料等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巩固理论学习效果;在线下教学环节,教师与学生针对主题开展研讨,围绕项目课题进行设计实践,提高设计能力。《人机工程学》课程评价模式主要基于线上、线下挖掘的各类学习数据对学习行为、设计过程以及设计成果进行评价构建,并在评价主体、评价形式等方面进行针对性地改进。
4.1学习行为评价构建
根据混合教学特点,收集学生线上、线下的学习数据构建学习行为评价。课程的教学设计要求学生在线上完成教学视频和资料的学习,并参与线上讨论和单元测验等,因此,线上学习行为评价主要包括学生学习视频和资料的完成度,讨论活动的参与度和测验的成绩等。线下学习主要指学生参与课堂学习与活动的参与情况,具体考评指标包括考勤和课堂活动参与度。
学习行为数据繁杂,数据种类多,既包合成绩,也包含参与各项学习活动的记录,通过利用教学平台和信息化技术能够较好地收集相关数据并转换成相应的学习分数。
4.2设计过程评价构建
为了实现能力培养目标,课程中设置了涵盖设计调研、人机分析、人机改良、人机评测等多个环节的综合性创新性全流程设计项目,要求学生以团队形式完成各阶段任务,并将设计项目与理论教学相结合,在教学周期中分阶段实施。因此,以往注重单一设计成果的评价模式不再适应这种教学方式,在考核评价中更应注重过程性评价构建。
在《人机工程学》课程中,通过编制项目实践手册的形式,一方面引导学生开展各个阶段的实践任务,一方面便于教师了解每位小组成员的实践表现,从而更加准确和及时地对设计过程进行评价和指导。
4.3设计成果评价构建
设计成果是学生实践能力和学习成效的集中体现,在课程考核评价中至关重要。设计企业和专业团队在对设计成果评价时往往注重最终设计效果,但在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不能仅仅以最终效果作为唯一的评价对象,而应在整个设计过程中采集各阶段的设计成果,并通过及时地评价反馈,督促学生不断完善设计成果,提升设计能力。
在《人机工程学》课程中,主要根据课程实践项目各阶段的任务内容,征集相应的设计成果进行评价构建。在设计调研阶段,主要采集调研报告作为评价对象,重点考察调研过程的完整性,调研方法运用是否得当,以及调研结论的有效性;在人机分析环节,主要采集学生尺寸分析表、使用流程分析图表等作为评价对象,重点考察分析的全面性和有效性;在人机改良环节,主要采集学生设计方案草图作为评价对象,重点考察学生手绘表达、设计创新性和可行性;在人机评测环节,主要采集学生制作的实物模型、评测实验设计方案、评测数据及结论分析等内容作为评价对象,重点考察学生实物表达能力、评测实验设计及结论分析的合理性;在最终设计方案的汇报阶段,主要采集学生制作的实践图册作为评价对象,重点考察学生设计方案完善后的效果、三维以及综合表达的完整性和有效性。设计成果评价方式中,课程也充分利用混合教学优势,让学生将设计成果发布至网络教学平台,通过网络设计展评充分收集学生互评意见和分数,结合教师评价共同完成对设计成果的综合评定。
5结语
不同于一般的考试课程,设计类课程对学生学习成效的评价应采取学习过程(设计过程)与学习结果(设计结果)并重的形式,此类课程的学习评价需要更加多维的角度。在混合教学模式下,可以充分利用在线教学平台和信息化教学手段,及时地收集评价分数和意见,更有利于设计方案的完善及设计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