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子分类:
返回
文库吧用户登录
快速导航关闭
当前搜索
当前分类
子分类
实用工具
热门搜索
文库吧 > 学术 > 学术期刊 > 工业设计

多学科融合的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多学科融合的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陈志丹 李刚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现代工业产品功能与外观的追求日益增加,同时也给工业设计师设计符合用户需求的产品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回看高校的工业设计专业教学模式,在培养多学科知识体系的设计人才方面,高校的独立学科课程培养模式已然不能满足社会对工业设计专业的人才需求。文章将分析当前国内外工业设计专业的教学现状以及社会对工业设计专业人才的需求现状,针对性地提出以工业设计专业为核心的多学科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

关键词:工业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多学科融合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1672-7053(2020)06-0044-02

随着我国加入WTO世界贸易组织的行列,我国的工业设计产品也希望有朝一日能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打造中国自己的特色,由中国制造走向中国设计的发展。这给我们工业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面临严峻的挑战,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机遇。近年来,我国的工业设计专业在全国高校的专业设置中数量已从十余所增加到了上百所,几乎每个工科院校都开设,为我国的工业设计行业带来了数以万计的专业人才。但工业设计专业在我国还属于新兴专业,需要不断创新、改革和发展。在国外,盛名的包豪斯设计学校在工业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上,他们有独特的专业特点,教学方法非常新颖,培养的学生具备较强的思维创新、独立开发的能力,尤其在造型、材料、人机等方面考量非常到位,产品的新颖程度、用户的体验感是我们国内目前不能超越的。

现如今,国内多所工科高校已开始对工业设计专业的教学方法、管理模式、课程设置等多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实践,目的是为了提高工业设计专业人才的专业水平和素养,培养具备创新与创造能力的人才,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

1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存问题

1.1专业课程知识单一化

工业设计专业的课程规划上重视感性经验的培养,侧重产品的造型、色彩的技法表达。而对机械方面的机械制图、结构设计能力不够重视,虽然开设了机械课程,但在师资力量、课程大纲、制造实践课程等方面缺乏思考,不同的课程之间的连贯性断裂,导致课程内容单一化,艺术还是艺术,机械仍然是机械,两者无法进行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系统的课程体系。在高校中,会发现有些学生每门功课理论成绩都是优秀,但是学生在做毕业设计时,他们思考与观察不够多,设计的产品风格过于陈旧,无法贴近实际生活需求。

1.2交叉学科知识繁杂不系统

我国的工业设计专业一般开设在工科学院,而不开设在艺术学院。工科学院中机械专业教师偏多,设计专业教师较少。工业设计专业课程体系中的机械课程是由机械专业的老师讲授的,这里存在完全不同的知识体系以及不同性质的课程内容,机械类教师授课时注重计算推导公式,属于理性知识;工业设计类教师教学时注重美学技法的表达,属于感性知识。由于两者知识的类型不同,在教法上教师会过多专注自己的研究领域,因此这两类教师很难把握学科知识的融合与交叉,造成交叉学科知识繁杂不系统的现象,导致学生学习后分不清楚自己到底属于哪一类人才,相当于学习了两门不同的课程,不能较好地将两者融合在一起。并且两者课程开设的时间各不相同,设计课开设在大一时期,学生到大三才刚开始接触机械课程,为时过晚,导致学生学习不够完整,学了机械忘了设计,不能合理地将两者知识融合,导致学习方向产生错乱的现象。

1.3学生审美能力较弱

工业设计专业在大学里的专业设置为一本学科,但生源大部分来自理工科,他们缺乏对美的认识,在高中阶段的学习都是理论性的计算,缺乏绘画的实践操作积累。然而大一时期开设的手绘课程的时间不多,仅有一到两个学期左右,这样的课程时间安排是仅仅不够的,从而造成学生学到后期还要重新学好绘画的基本功,学业压力也会无形地增加。这种现象不仅仅是手绘方面的弱势,在造型想象、色彩搭配、材质选择上都存在先天性的感觉缺失。

1.4学生动手能力较差

大部分高校开设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软件操作技能實践课程,存在内容较为简单、课程内容滞后、课程时间短等现象,导致有些学生三维软件操作掌握不扎实,无法独立进行产品的辅助设计与表达,甚至有些学生迫于课业压力,花费高额的财力购买第三方培训平台的课程,课外加时间学习操作技能。

1.5工厂实训表面化

工业设计专业除了课程教学以外,还需加入工厂实训环节,让学生真正接触企业,了解社会对工业设计人才的实际要求。而国内的工业设计教育,还没有对应的工厂实习,或者浮于表面的金工实习,导致实践性教育的缺失,学生缺乏一定强度的训练,无法将课堂的感性经验知识付出实践。国内仅有部分高校设立工业设计工作室,大多数高校仍然不具备这样的硬件设施。

1.6教学方法过于传统

关于工业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设计师不仅仅需要掌握专业知识,并且需要机械、电子、信息等多学科的知识来扩展外延。根据国家教育部工业设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发布的《工业设计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显示,我国仍有大部分高校教师上课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忽视学生发现、思考、解决等设计素质的培养,影响学生知识结构及层次的提升,无法有效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此外,近些年国内各大高校在开设工业设计专业时,招收大部分硕士博士生导师作为本科教学的教师,而这部分教师对工业设计的教学模式上研究甚少,教学出现了同质化的现象,即各高校相互之间沿用一种教学模式,而各校的师资力量参差不齐,导致培养的设计生没有鲜明的特色,学生在设计表达的技法以及产品风格的把握上处于思维定势。

2多学科融合的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策略

2.1建立以工业设计专业为核心的多学科课程群

课程开发以工业设计专业为核心的多学科课程群,分为纵向核心课、横向工程基础课。横向的工程基础课包含机械、电子、交通、航天、医疗等学科,其中基础课中也有重点课程,机械课程的设置是重点,其次是电子信息课程,最后是一些其他学科课程。这样分类有一定的学科规律,机械制图、结构设计、三维建模等课程为产品提供基础的工程模型,是将工业设计师的想法得以具体实现的一个环节。电子信息课程是当下最热门的研究领域,未来的科技产品离不开电子技术,需要工业设计师掌握一定的电子技术基础,了解该领域的一些前沿知识,拓展专业外延,例如APP页面设计。这样横向的课程安排可以拓宽工业设计师的眼界,能够更好地设计贴近人们需求的产品,横向课程设置规则上要求课时少,课次多,信息量大,因此该类课程的开发需要多次实践,在教法上要更新传统的课堂教授知识,可考虑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方法,录制微课视频,让学生课余时间自习,课上解答疑惑,定期安排基础课的实训项目。纵向的工业设计核心课程为手绘、色彩搭配、表现技法、设计管理、产品设计、材料与工艺、先进制造技术与模型设计等,按照工业设计企业公司的设计流程来规划工业设计学科知识的顺序,让课堂接轨社会,为学生提前适应工作的环境。

2.2建立产学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工业设计专业是一个综合性、交叉性的学科,要求学生有广博的眼界和多元的审美观。该专业的办学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创新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共存的、并具有一定团队协作能力的综合性的人才。工业设计专业的教师要注重与其他学科教师的课程交流,努力完善以工业设计专业为核心的其他课程基础课的编排,打造具有工业设计专业特色的其他辅助课程,将感性经验与理性知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能为学生提供更好教育资源。同时,工业设计教师可以结合企业的设计项目,建立属于自己的工作室,将产业和学科教学融合在一起,类似于国外包豪斯的实习工厂,这是一种新兴的培养模式,可以将多个学科的知识结合在一起完成一个企业产品项目的设计。例如,当地的保温杯公司需要设计一款时尚的多功能保温杯,需要机械相关专业的工程知识,产品的尺寸图可以用机械制图方面的知识与技能来完成,能够更好地将所学的工程基础课知识运用于实践,补齐设计中技术的短板,设计出更符合实际的产品。

3结语

建立以工业设计专业为核心的多学科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将工业设计专业感性经验知识与其他学科的理性逻辑知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为学生创建一个适合工业设计专业发展的优质平台,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与创新能力,同时也为我国的工业设计教育改革迈出坚实有力一步。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www.wk8.com.cn
本文地址:https://www.wk8.com.cn/xueshu/35409.html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
关于我们 文章归档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2021-2022 wk8.com.cn

ICP备案号:晋ICP备20210032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