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丹 邵丹
关键词:创新能力;产品设计;实践教学
1 产品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水平、高层次发展,对能够直接为地方经济服务和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呈持续增长态势。在各省教育厅积极鼓励独立学院转型为应用型高校的背景下,具有针对性地为社会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多科型设计服务人才成为应用型独立院校的重要教学任务,同时产品设计专业实践教学逐渐暴露出以下突出问题。
1.1 产品设计专业实践教学课时不充足
应用型独立学院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但在传统思想的影响下,重理论轻实践的课程安排仍是众多高校设计类专业教学模式的现状。以产品设计专业为例,课程体系按照传统研究型大学的课程建设模式及学科理论来设置,理论课程的学时较长,且学习效果无法作为学生实训操作的理论指导,反映出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实践教学课时所占比例低等问题。对产品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研究,应从基础的课程课时设置入手,通过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及实践能力,以完成为企业及地方培养多科性、实践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教学任务。
1.2 产品设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
产品设计专业课程几乎都涉及实践教学,理论课程与实践教学的不合理配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实践教学体系的不完善,具体表现为:在课程体系设置中“重艺轻设”,即重视艺术理论、艺术素养教育,轻设计能力、设计实践锻炼。
通过纯艺术教育的学习,培养学生在图形图案方面的艺术表现力及设计创造力,反而忽视了对于设计材料性质、产品生产流程等内容的教学安排,进而产生设计产品的装饰性与实用性之间无法相辅相成的矛盾。应完善现有的教学体系,加强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间的渗透,重视理论教育与实践教学的分配,建立适合产品设计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
2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产品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意义
对产品设计专业实践教学进行改革,能够将独立学院向应用型高等院校的转型付诸于实践,配合学院在激烈的竞争中走出具有特色与潜力的发展路径;通过改革原有的实践课程体系,将培养实践创新能力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核心内容,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形成以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为本的课程体系,可以满足企业等用人单位对于应用创新型人才的需求;通过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结合不同行业企业的用人需求,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基础知识实践能力及专业技能创新能力,通过实践环节实训模块、实习模块及竞赛模块的综合贯穿设计,可以提高学生对专业课程理论知识的实践转化能力,使得学生具备能够独立解决实践问题的综合能力,提高毕业后就业竞争力。
3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产品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途径
3.1 构建实践环节模块化体系
针对产品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实践环节模块化体系的研讨与构建应着眼于以下几个方面: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与就业水平为目的,通过实践教学目标、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评价等模块构建实践教学模块化基础体系;针对实践教学内容,构建实践环节实训模块、实习模块及竞赛模块,结合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案,完善项目化创新创业及校企协同实践教学模块化实训体系。
在模块化基础体系构建方面,结合不同行业企业的用人需求,以提高学生对专业课程理论知识的实践转化能力为目标,有针对性地锻炼学生基础知识实践能力及专业技能创新能力;实践教学内容的设置应与产品设计职能证书相关的体系配合,以基础理论模块、课程实践模块、考证考核模块以及岗位实习模块为主要内容构建模块化基础体系。
通过实践环节实训模块、实习模块及竞赛模块的综合贯穿设计,在保证学生对理论基础学习的同时,提高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教学课程、教学形式在整体培养方案中所占比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助的合作式互动实践教学方法,集创新实验、竞赛设计、科研项目等模块于一体,构建整合式创新实践教学模块化实训体系,从而提高学生对专业课程理论知识的实践转化能力。3.2改革产品专业实践教学模式
以产品设计专业为例的艺术类课程多数将培养实践创新能力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核心内容,但在实践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发现课程体系及课程结构存在失衡配比、形式单一、考核困难等问题,因此针对产品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一是课内课外实践教学形式的设置和丰富;二是实践教学效果评价的方法和标准。
在产品设计专业实践教学中通过工作坊的形式,利用实践应用来巩固理论知识点并强化专业实训能力,同时联合其他专业的培养形式,根据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职业选择,推行“创意思维、艺术表达、视觉设计、产品研发、品牌推广、空间应用”专业技能相对应的工作坊实践,由教师带领学生承接和完成设计项目,将产、学、研融为一体。同时借鉴创新创业教育中的有关实践教学的指导理念,将其以渗入式指导形式贯穿到实践教学中,通过社会实践校企合作、以项目为驱动的实习环节设置来丰富实践教学形式,培养学生实践及创新创业能力,为实践教学提供多样性选择与空间,并促进形成以实践能力培养为本的实践教学模式。
实践教学形式是否能够达到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效果,需要效果评价体系来进行检验,其内容包括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通过强化实践过程评价,在实践教学中增加企业导师对学生实践质量的评价方法,与校内导师共同完成评价,优化传统的实践报告等作为主要考核指标的方法。作为评价标准,学生根据个人情况选择实践选题,完成实践教学环节,从学生兴趣培养、知识掌握及评价结果几方面去衡量实践教学模式的合理性,最终以实践报告形成呈现。
3.3 搭建信息技术实践教学平台
基于互联网时代背景的社会发展现状,利用信息技术及虚拟仿真技术进行的实践教学模块设置可以依托于技术化平台进行的教学实践,进而解决实践教学的高要求与安全因素限制实施等现实矛盾。在平台搭建过程中,需要注意信息技术与教学技术之间的相互作用,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教学技术变革,而教学技术又影响着教学方式改革。将互联网+ 的创新创业理念及信息技术等多方资源进行整合,为搭建实践教学平台服务,具体表现为在实践教学理念方面,以创新实践教育为专业教育的目标内容,在平台搭建前,将其作为专业教育的核心问题来对待,融合互联网信息技术,推动建立以双创教育为指导的实践教学平台,发挥其在实践教学改革中的重要作用。
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特点,搭建信息技术实践教学平台,开拓“虚拟仿真+ 融媒体”的教学场景。在“虛拟仿真”场景中,应用虚拟仿真资源开展教学可以实现校际间优质资源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广泛共享,通过引入企业项目或创造仿真项目让学生在仿真实践实训中提高学习质量,学院相关专业已建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管理和共享平台,可支持演示实践、三维仿真实践等。在“融媒体”场景中,整合校际间人力物力及媒体资源,将各自服务变为共同服务,以校企合作为资源平台,建立线上优质课程视频资料库、线下校内实践实训基地、校企实践实训基地等,进而高质量的满足学生的实践需求。结合5G 网络技术,在网络交流平台分享并加以推广宣传,可以实现创新教学成果快速高效地应用转化(如图1)。
4 结语
对于产品设计类专业来说,面对着毕业生就业难与用人难且高要求的客观事实,实践教学改革势在必行,需注意以下几点:针对实践课时数少的客观实际,将实践教学项目有机结合后的配合度问题以及如何建立有效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且如何以提升学生创新能力为目标的量化考核标准的问题。结合专业与学院发展目标,构建校内外实践平台,改善硬件实践教学条件,通过实践教学体系重构、正视实践教学课时少的实际问题,将教学项目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提高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实践课程比重,同时学院层面结合建设转型的需要,为师生打造更好的学习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