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格 程镳迪 毛轶超
摘要:在如今经济空前发展的社会大背景下,人体工程学在工业设计的运用下极大程度的提升了产品的人性化尺度,但是消费市场似乎并不满足于这种单纯数据性的人性化,全新的市场模式促使企业、设计师将感性工学作为未来发展的重要指标。
关键词:产品设计;感性工学;感性消费;儿童餐椅
中图分类号:TB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1672-7053(2019)04-0048-02
Abstract:Under the social background of unprecedented economic development, ergonomics has greatly promoted the humanized scale of products under the application of industrial design, but the consumer market does not seem to be satis?ed with this simple data humanization.The brand-new market model urges enterprises and designers to take Kansei Engineering as an important indicator of future development.
Key Words:Product design;Perceptual engineering;Perceptual consumption;Children's dining chairs
随着人类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与生活需求出现了一个飞跃,满足心理需要的感性消费出现了,他与各行业的融合发展已经成为必然趋势。人们生活逐渐开始追求品质,而设计就开始成为衡量人们生活需求的重要依据。如何设计出真正能打动人心的设计,就要在正确方法论的引导下探寻更多的设计方法。
1感性工学的提出、发展及趋势
1.1感性工学的提出
人类社会发展以来,从经历早期社会到工业革命时期再到现代社会,人类的物质生产生活的认识在感性――理性――感性变化中发展,从原始社会时期的满足温饱到工业革命时期的大机器批量化制造再到如今的手工制作、私人定制等。由于经济的不断发展,大众对设计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人们更愿意选择能够打动自己的产品,感性卷土重来,设计的要求被提升为感性兼具理性[1]。
感性这个词首先是在日本提出,在日语中,感性是一个特有的词,英译为“Kansei”,最初被称为“情绪工学”。1986年,马自达汽车集团前会长山本健一先生在美国密西根大学发表的一场题为《汽车文化论》的演讲中首次提到“感性工学”(Kansei Engineering)一词[2]。
1.2感性工学的发展及未来趋势
起初感性工学这个定义十分模糊,现在逐渐发展并重视起来。顺延至近代,继人体工程学之后,现在人们开始在设计中大力提倡感性工学,逐渐为人们所重视并衍生出现在所谓的情感化设计概念。尽管这个概念一直被提倡,但并没有被完全地应用在现代设计中。因此感性工学的发展是处于一个持续上升的状态。
同时,在美国市场营销专家飞利浦·科特勒在《市场营销管理》一书中提到,人们的消费行为可以划分为三个基本阶段:从量到质再到感性,这三个阶段的演进本质上因为是社会的经济的发展,是社会经济由“温饱型”到“富裕型”再进入“享受型”的典型反映。21世纪以来,市场上共存着大量同类型产品,金钱也不再是衡量消费者是否购买的决定因素[3]。这些转变预示着未来企业市场只有及时转变应对策略、以消费者为重心,才有可能竞争正成为市场赢家。为了抓住市场,企业和设计师应当加强感性工学在产品设计中的运用与产品营销的感性策略,同時在对整体社会经济、企业以及生态等方面的良好的认知下,对产品需求有前瞻性的认识和预测,这样才能成功占领市场[4]。
在新的市场需求的刺激下,感性工学开始被广泛的运用于设计行业,并以不可阻挡的趋势席卷设计行业并形成与之相关的设计概念。
2感性工学在产品设计中的运用
感性工学在产品设计中运用,集中体现在产品的造型、材质以及色彩等几个方面。
首先要说的是造型,如今市场上大量同类产品的出现导致用户是否购买不再取决于功能,而在于产品的造型能否吸引消费者购买,人们更喜欢购买触动内心的造型的产品。比如当下无印良品一款十分火爆的沙发――豆袋沙发,其价格对于市场来说并不平价,但它以其独特灵活的造型收获了很多消费者的青睐。
其次是材质,也就是生产产品的材料,它可以通过给人们传递最直观的感官感受来影响人们的消费行为,就好比金属会带给人冷酷、现代、时尚的感觉,毛线会传递温暖或者关心以及绒毛类的柔软触感从而产生出可爱的感觉等等,不同的材质因其给人所传递出不同的感官感受从而产生购买效应[5]。同一件产品使用不同的材质可以影响产品本身的氛围,拿椅来子举例,金属的椅子给人高冷严肃的感觉,而木质的椅子则给人温暖放松的感觉[6]。
最后是色彩,研究表明,在商品的视觉传达的诸多因素中,色彩是触发眼球运动最快的因素之一。商品经济高度繁荣的今天,商品琳琅满目,消费者首先看到的就是商品的颜色,这也可以同包装联系起来讲,一个产品,拥有一个得体的包装足以传达产品的特质、概念,甚至是成为消费者的产品认可,包装恰当的色彩可以加深消费者对商品的好感并刺激消费者购买。譬如市场上的飘柔、潘婷、海飞丝这三个品牌的包装就突出了飘柔柔顺、潘婷亮泽头发以及海飞丝清爽去屑的不同的产品个性[7]。
3基于感性工学对儿童餐椅的设计分析
为了确立产品定位与设计方向,就在网上进行了关于现有儿童座椅的设计痛点以及设计要点的调研,以搜集资料的形式了解到,需要使用儿童餐椅的儿童年龄段为6个月—3岁。因此用户被定义为6个月—3岁的儿童。
在外形上,现有的儿童餐椅类型也比较单一,造型大体一样,大多数在功能进行了优化,使用材质比较固定,一般为塑料、金属和木制,木制餐椅价格略高。
为了更好地了解消费者的需求以及设计餐椅的具体细节,通过对有儿童的家庭以问卷调查的形式收集了160组对儿童椅的基本要求以及对市场现有的儿童餐椅的使用体验,并根据问卷的结果进行数据分析。根据市场餐桌高度以及人体工程学中人体处于坐姿状态下的各部位数据,最终可以确定设计餐椅的尺寸为椅子总高780mm,总宽320mm,椅背高为280mm,坐垫宽280mm。再根据表3中显示的结果可以发现,大多数家庭选择将儿童餐椅放在餐桌上使用或者选择让儿童单独使用,因此餐椅同样要具备儿童可以单独用餐的需求,所以需要在设计上增加小桌子。出于对孩子皮肤的保护以及安全问题的考虑,对于椅面的材质选择使用厚纺织布料。
4感性工學在儿童餐椅设计中的运用
4.1儿童餐椅产品设计步骤
根据上述的设计方法论以调查研究的结果,对儿童餐椅进行了以下几步的设计。
首先进行了餐椅的初期草图设计,根据设定好的用户定位以及设计方向对餐椅的造型进行草图推演。
然后进入中期修改阶段,根据产品调研结果总结出的设计痛点以及创新点对餐椅草图进行再设计。
最后进入后期产品虚拟设计阶段,根据最终确立的草图进行电脑模型制作,并绘制出场景效果图(如图1、图2)。
4.1儿童餐椅产品设计
完成餐椅的所有设计后,开始对产品整体进行一个分析,并且与市场同类品进行比较。关于这个儿童餐椅,我根据家庭对儿童餐椅有安全、美观、舒适、童趣、经济的需求进行了具体的设计。
首先,从结构和造型来说,这款餐椅下宽上窄的结构,给人以沉稳结实的感受,满足家庭对于儿童在使用餐椅时的安全需求;同时翻转为桌面的椅背设计可以让宝宝自己进食,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监护人在饭桌上进餐的方便;而椅腿间的猴子图案设计既遮挡了椅腿上的螺丝钉,又为椅子整体增添了童趣。
其次,从材质上来说,这款儿童餐椅材质上使用了金属、木头和硅胶三种。餐椅手柄位置的材质选用了金属,给人以现代、干净的感觉;椅背和椅腿上选用了木材,木材上平缓的木纹肌理带给人自然、温馨的感觉;而坐垫则使用了硅胶,舒适柔软不易变形;三种材质的混合运用使得餐椅在整体有木质感的稳重也有金属感的时尚,并且这些材料都非常常见,所以单只椅子成本较低,满足了家庭对于儿童在使用餐椅时的美观、舒适、经济的需求。
然后,从颜色上来说,配有明亮欢快的中性色――黄色,以及敦厚的棕色,在亮眼醒目的同时吸引着儿童的注意力。
最后,从创新的角度来说,这把餐椅可以让儿童和成人等高的视角下进行用餐,极大地满足了儿童的心理特征也方便了监护人,并且这把椅子也适用于其他有儿童的场合。
5结语
感性工学在产品设计中的运用是未来设计的必然趋势,其方法论可以有效的缩短设计周期,并对促进设计师进一步设计出真正复合消费者的需求的产品。在关注感性因素的同时也要注重与理性的有机融合,即使现代情感化会对市场具有导向性作用,产品本身的合理性才是对产品生存起到决定作用。当然,由于涉及消费者思维的复杂性,感性工学同样需要在管理学、心理学、社会科学等众多学科的辅助下完善,这样才能真正设计出符合消费者情感化的产品。
参考文献
[1]徐伟峰,付永民.利用感性工学原理设计产品造型.焦作工学院学报,2003,22,(5),9.
[2]陈香,姜范圭.感性消费的情感诉求和产品设计的战略.艺术与设计,2009.
[3]李永鑫,李勇峰.消费心理学[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3,10.
[4]刘凤军.体验经济时代的消费需求及营销战略[J].中国工业经济,2002(8).
[5]NOMAND A.The design of everyday things[M].Berkely.USA:Basic Books.2002:156-163.
[6](美)吉尼.斯蒂芬.伏琳.时尚——从观念到消费者.王立非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7]肖凭.论感性消费时代——商品包装设计的色彩营销策略.消费经济,2005,2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