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子分类:
返回
文库吧用户登录
快速导航关闭
当前搜索
当前分类
子分类
实用工具
热门搜索
文库吧 > 学术 > 学术期刊 > 工业设计

安庆古城景观文化的现代传承与发展

安庆古城景观文化的现代传承与发展

高俊松

摘要:一个城市的设计应该体现其城市特点,在不同的区域有不同区域的特色,在城市的景观建设方面应该紧密结合历史元素,根据城市建设进程对未来景观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安庆是中国著名的历史古城,环境宜人,而且名胜古迹数不胜数,城市的文化底蕴十分深厚,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与市场前景。不过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在发展的过程中也会面临一些问题,如:经济的发展对城市文化的影响,社会发展产生的生态问题以及人们传承历史文化意识逐渐单薄等问题。文章研究如何在当代更好地传承城市历史文化,转变经济发展模式以及如何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并提出了新想法,例如:保护城市的历史文化遗产、使社会发展与生态保护共同前进、增强城市建设的鲜明性和历史性等等,以此让城市的竞争力得到显著增强的目的。

关键词:景观文化;现代传承;建设创新;可持续发展

中国分类号:TU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1672-7053(2019)06-0129-02

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引导下,中国的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城市化水平越来越高,很多人口向城市转移,城市文化和发展模式出现了新的特点。城市的发展规模越来越大,发展速度又十分迅猛,很多城市在进行景观建设时容易出现忽视保留城市特点的问题,导致城市景观形式缺乏多样性,城市的布局和城市的环境呈现出单一化的趋势,城市的景观无法将自身的文化内涵、历史底蕴以及人文气息完美地表达出来,十分不利于增强城市建设的综合竞争力[1],因此在城市的建设i寸程中要注意凸显显自身的特点,在创新发展的基础上保留历史文化底蕴,为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证。

1 安庆古城景观的现存问题

安庆有将近八百年的历史,是一座历史古城,又名宜城。安庆有着别具一格的区域文化特色,城市的景观建设中有效地融合了历史元素与现代元素,其中历史元素有古皖文化、佛教文化、桐城派文化以及戏曲文化等等,现代元素则包括现代科技文化、当代美学文化以及工业文化,怡人的景点更为安庆增添了不少的乐趣。现如今,安庆不仅拥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且众多园林坐落其中,还被评为国家级旅游景点。但在游览安庆风光,感受人文气息的同时,也发现了安庆在景观建设和设计理念中存在一些的问题,值得人们去思考。

1.1 缺乏地域文化内涵

安庆在进行景点建设时注重对景点的整体设计,形成了以向东部开发方向为主,向北部不断扩大规模为辅,带动西部协调发展,实现安庆地区跨江合作的理念。在城市的建设中,侧重于扩大规模,对量的要求较高,主要的任务为建设景观大道并且对其进行一定程度的修缮,并修建公园以及设置绿色景观带,在实现规模效益、提高景点发展速度和保护生态上等方面都显示出一定的优越性,但是这种设计理念以及城市景点设计会使城市景点缺乏区域特点,给人以干篇一律的感觉,而且在扩大规模的同时忽略了结合当地人文气息及历史特点,不能让城市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游众,游客在游览过程中缺乏审美体验,单一化的设计理念也有可能引发游客审美疲劳,不利于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提升。

当然问题的核心并不是资金不足,也不是设计人员缺乏相应的能力,而是城市的管理者对发展规模和控制效益之间没有很好的权衡,缺乏对城市设计的创新理念和结合地方特色的系统理念,片面地宣传安庆的景观符号,却对内容的创新以及文化的理解少之又少。

1.2 缺乏明确的主线引导和辅线串联

虽然安慶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但是没有一条清晰的主线将地方特色联系起来,让安庆的历史文化更具有立体感与层次感,景点与景点之间没有文化的串联点,缺少文化的相互呼应,对游客的感染力不强,游客在游览的过程中容易感到景点之间缺乏历史的融合性,景点文化散乱、零碎,无法引导游客形成对景点的整体感受,让游客在观景的同时真正地融入文化氛围之中。

1.3 缺乏鲜明特色和创新思路

干城一面已经严重阻碍了我国景点建设的发展,一方面是由于国家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忽略了对城市文化、尤其是对地区文化的保护;另一方面是由于房地产在开发的过程中为了打造地域特点,过分地对传统的元素进行宣传而无法感受新时代城市发展的脉搏,不能从根本上把握历史文化与社会发展的结合点。只知道对传统文化的宣传和使用,而无法真正汲取优秀的传统文化并对其内容和形式进行创新,让地域特色凸显出来。

1.4 无法高效利用资金

在景点的保护和开发上力度不够。当今,由于管理不善和自然环境的变化,很多文物和重要的景点都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并且引进先进的历史文物保护技术和高科技设备不仅需要大量的资金,还需要培养大量的专业性人才,所以,如果不能让资金得到更加有效地使用,便会导致专业技术性人才的缺失,从而影响城市景点的建设进度,如历史上著名的太平天国英王府的维修工作不仅要求工作人员有专业的维修技术,还需要对王府的文化底蕴有深刻的了解,缺乏相应的技术和专业的知识都会使王府维修面临二次损害的危险,不仅会对维修的进度造成不利的影响,更会让历史文物遭到损失[2]。

1.5 宣传力度不够,公众环境意识淡薄

近年来游客破坏环境,使城市景点风貌受到影响的事情时有发生,如游客未经允许站立在需要维修的建筑物上拍照或者在建筑物上随意刻画符号,对保护历史文物十分不利。这一方面是由于相关管理人员没有对文物和古建筑做好保护措施;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对文物保护的宣传力度不到位,很多人缺乏保护环境和保护文物的意识。除了游客之外,居住在安庆这座历史古城的居民也相对缺乏保护景点的意识,当看到游客违反相关规定时为了避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常常会选择视而不见,这间接助长了只顾享乐而不顾公众感受的歪风邪气,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了没有积极动员全体人民参与到保护文物和保护环境的行动中。

安庆古城在不断扩大发展规模的同时,暴露出了文化传承、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相关管理人员已经遏制了破坏文物、建筑的现象,但是要解决好文化传承问题不仅需要将优秀传统的文化发扬光大,还需要在此基础上做出延伸,使文化内涵更加饱满,这样才能推动城市建设的综合发展,推动历史不断进步。

2 安庆古城景观文化的发展对策

2.1 加强政府领导

政府是实现城市建设转型的主力军,政策对安庆地区各个行业都有重要的影响,可以有效地对人们的行为进行规范。政府应当综合考虑社会经济发展与文化传承的关系以及如何实现安庆地区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将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融入到城市建设的各个环节之中,增强地方文化的感染力,打造符合现代要求的文化古城。因此,政府应当完善其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的目标以及承担的责任,成立专门的组织,如古城发展协会、古建筑保护协会以及非物质文化保护委员会等,用以协调安庆古城的可持续发展与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问题[3]。此外,政府也应当完善监管制度,加强事前控制与事中控制,发生问题时可以责任到人,这有利于相关工作人员提高工作的积极性。

2.2 建立城市景观系统化和网络化体系

重视能体现地方特色的文化符号,地方的历史背景、自然景观和民俗风情都是一个地区重要的元素,对本地区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作用。若要较好地规划安庆古城的景观体系,则应从整体的角度看待问题,如各个景点之间相互呼应,为游客呈现出具有层次感的视觉效果,在设计城市景观时用注重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注重各个部分的发展重点,对能代表地方特色的因素多加以发展;二是要注意对生态的保护,不能因为经济效益而对生态环境造成人为破坏;三是科学设计交通网络,依靠国道、公路以及铁路,建设公园以扩展绿化带,打造生态型城郊。

2.3 优化基础设施建设

目前,安庆古城的基础设施建设还无法真正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求,很多基础设施分配不合理,一些地方缺乏相应的基础建设,而一些地方则出现闲置的状况,资源配置的不合理造成了不小的浪费,降低了地方的经济效益。安庆的相关管理人员应当统筹考虑当地资源配置格局,避免出现基础设施分散以及利用率低的状况,避免基础设施的不断调用及在调用的过程中发生损害的现象[4]。

2.4 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

政府在城市建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是由于城市建设是一项艰巨而又繁重的工程,只依靠政府是无法真正解决地方上存在的各种问题的。政府应当发挥领头作用,加强对各部门的政策引导,调动全民的积极性,让人民共同参与到城市建设之中,发挥人民的创造伟力,推动城市建设的发展。政府可以降低信贷门槛为市场增添活力,鼓励中小型企业将资金投入到城市的建设之中,让企业推动城市的发展[5]。

2.5 加大宣传力度

开展相关讲座、竞赛让更多的人了解城市建设和历史传承的重要性,号召更多的群众加入到宣传队列之中。另外,媒体也可以加大对环境保护法、文物保护法等法律的宣传力度,增强公众的法律意识,打造一个生机活力的生态城市。

3 结语

一个城市要想发展好景观产业不仅需要在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上多下功夫,同时要结合时代特点不断完善其产业布局。安庆作为一个拥有深厚历史底蕴的古城,更有禅宗文化作为其精神内涵,加上山水景观优美,所以建设安庆古城景观需在其文化魅力的基础上积极引进资本,调整城市建设布局,让城市的历史文化与城市发展相结合,为全面建设安庆城市而努力。

参考文献

[1]方晓珍.皖江名人资源开发与安庆旅游产业发展[J].江淮论坛,2009,(4):186-191.

[2]李文鹏.城市景观带中滨水景观的地域文化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

[3]沈向阳,安庆古城格局特色保护的策略研究[J].安徽建筑工业學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26 30.

[4]向泽映,重庆城乡文化产业统筹发展模式及分区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13.

[5]欧培彬,产业投资基金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www.wk8.com.cn
本文地址:https://www.wk8.com.cn/xueshu/35873.html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
关于我们 文章归档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2021-2022 wk8.com.cn

ICP备案号:晋ICP备20210032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