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辉 周沁桐
摘要:中国全面开放二胎政策的出台,原有三口之家的家庭结构正在发生着深刻变革。本文从二胎政策下家居空间需求出发,对家居空间需求的重新分配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空间私密性需求重新分配、活动性需求重新分配、安全性需求重新分配、舒适性需求重新分配,提出老幼共居模式的空间设计策略,包括互契共居模式和殊异共居模式的空间设计策略,使其更好地适应家庭人口模式改变后的家居空间发展要求。
关键词:二胎政策;老幼共居;家居空间设计
中国分类号:TB4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1672-7053(2019)06-0062-02
1 研究背景与目的
随着国家社会经济等各方面的不断进步,人口老龄化问题逐渐突出,自从201 年起,为解决老龄化带来的问题,中国开始实施二胎政策,这些政策的普及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讨论。国家从计划生育到如今逐渐开放二胎甚至三胎政策,许多独生子女家庭的人口模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从最早的三口之家到四口之家甚至如今4+2+2的家庭结构,随着家庭结构变化,家居空间设计理念也正在发生变革。这种情况下“三代共居”的家居空间环境同时需要满足三代人的不同需求。
在上世纪计划生育成政策的影响下,大多数80、90后为独生子女,随着二胎政策的实施,夫妻双方均为独生子女的家庭有资格生育二胎,导致二胎家庭的数量稳步上升。二胎家庭既要赡养四位老人,又要养育两个儿童,需要很高的生活成本。而对于正处于事业上升期的年轻夫妻来说,在面临工作与生活的双重压力下,更没有精力照顾孩子与老人。所以,目前许多家庭会选择三代人共同居住,老人负责照顾孩子,因此产生了“三代居”的家居空间环境。
“三代同堂”的家庭结构发生了改变,对空间布局的要求也有所提高,既要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又要为儿童的成长发育创造条件,因此要考虑多方面的实际需要与不同要求,对老幼共居的家居空间进行合理的设计安排,探寻适合三代人生活居住的空间环境。
2 二胎政策下家居空间需求的重新分配
全面开放二胎政策后,家庭人口数量的增加对家居空间的需求也有所提高,传统的三室两厅很难再满足全家的空间需求,因此在新一代家庭结构中的空间性能方面需要重新分配。
2.1 空间私密性需求的重新分配
在居住空间的分配中,既要考虑到老人照顾孩子的时间变长,需要有自己的休息空间,又要考虑一胎与二胎之间的年龄差距,自我意识程度不同对私密空间需求的差距,还要考虑到年轻夫妻需要有自己的私密空间。
儿童年龄较小时,可以与老人或父母公用一房,少年期可以让两个孩子共用一房,选择上下铺的房间结构,但随着二胎年龄的增长,两个孩子心理和生理也不断发生变化,特别是进入青春期后,自我意识不断成熟,需要有自己独立的私密生活空间,这就要注重家居私密空間设计的合理性。
2.2 空间活动性需求的重新分配
空间的变换是家居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空间的活动性对二胎家庭显得尤为重要。以三室两厅户型的家庭为例,第一阶段,一胎出生后,需要老人照顾,客卧作为老人房,孩子可以与老人或者父母同住,父母办公可在书房;第二阶段,二胎出生后,将书房置换成儿童房给老大使用,二孩可以与老人或者父母同住;第三阶段,两个孩子都上小学,可以采用上下铺的床共用一个房间,节省空间;第四阶段,老大上中学或者大学后,可以选择让孩子住校,因此可将二孩的学习和休息空间独立,老人可以不需要同住;第五阶段,两孩子都上大学住校后,空间的需求减少,同时老人的年纪渐大,行动不便,需要与夫妇共同居住方便就近照顾。
家居空间的活动性可以在原有设计装修的基础上,通过隔断、家具的摆放、幕帘等来重新界定空间,起到改变家居室内空间的目的,从而减少了二次装修的花费。
2.3 空间安全性需求的重新分配
老人和儿童都属于弱势群体,特别是在二胎环境下老幼共处的空间中更应该注重安全性。所以在室内设计中,应充分考虑日常生活中的设计细节。在儿童能触碰到的空间,需要避免或尽量减少尖锐设计的出现;在装修材料选择方面,老人和儿童都是属于敏感人群,必须保证材料对老人和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安全,无不利影响,特别是要选择无刺激性、无污染、无异味、无毒害的绿色环保材料。
弱势群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不足,因此家居空间的无障碍设计和部分家具的易操作性就显得尤为重要。针对老人和儿童的活动场所,尽量在有高低落差的地方进行设计,尤其是对台阶的设计,另外,在卫生间、阳台等区域,可以进行无高差的地面设计,放置防滑垫,并且确保地面材料拥有良好的防滑性能和平整度,减少老人和儿童摔倒的风险。
2.4 空间舒适性需求的重新分配
舒适性是人们的感官对一定范围内表现出积极、满意等情绪性体验的反映。每个人根据自己的职业、文化水平、人生经历、经济状况等不同对自己的居住空间会有一定的特殊需求。
需要考虑到老人对新环境的接受程度和熟悉程度,一胎孩子在自己原有空间变动下的适应性和接受度。比如老人喜欢清静,喜欢早睡早起,而年轻夫妇习惯熬夜,不同的生活习惯之间会有一定的相互影响。同时,整体空间的采光、通风、色调、声环境等物理环境也对每个人对空间舒适性的感受有所影响。
3 老幼共居模式的空间设计策略
老幼共居的家居空间模式,增加老幼两代人的沟通与联系,有效提升老人晚年生活与儿童成长阶段的质量。老人照顾儿童有助于其重新获得自我价值的认同感,满足“膝下承欢”的心理需求,相互接触中儿童活泼的性格有助于老人获得情感上的慰藉,提升归属感、被需要感,降低孤独感;有老人的看护,儿童在玩耍时能充分表达自己的表现欲和好奇心,两者相处的同时有助于培养儿童尊老敬老的品德。
因此,在我国二胎背景下,家居空间设计需要分析老幼活动的共性和特性,在满足居住环境的基础上,更加提升居住的质量,将两者的活动空间进行结合设计,提供一个相互陪伴的场所。在兼顾到两者在空间使用上的需求、保障活动空间安全性的同时,还要考虑到老人与儿童在心理活动上的差异,适当区分出各自的活动空间,尽最大可能满足各空间交融的设计要求。保留特性,加强共性,建构适宜的家居空间。
3.1 互契共居模式空间设计策略
老幼共居的家居空间,不同于早前的分居型养老模式,三代共居的空间环境集就近养老与儿童照顾于一体,因此增加了家庭成员之间的日常交流。互相契合的空间设计可以促进老幼进行互动、交往。一方面要保障老人活动便利;另一方面则要满足儿童成长特性,使得儿童在成长中,活泼的天性得以保留。
餐厅和客厅是最典型的老中青三代人共同的活动空间,为了促进空间的契合,需要重点结合老人和儿童空间的设计特点,弱化其中的不同,增强透明性。空间中的座椅、墙体、门窗的高度、宽度和长度,可依照人机工程学的标准适当增加,使老人在进行看护幼童的行为时能更舒适安全,让老人儿童在玩乐活动中互相增进感情。
除了老幼之间,人与人的交互之外,还需要考虑人与物的交互设计,主要强调家居空间中人与家具设施之间的契合互动。例如幼儿会对存在弯道、滑坡,可供攀爬、蹦跳的家具设施产生极大兴趣;老人因年纪所限,老人体力下降,行动能力减弱,看顾儿童时随时性的需要蹲坐。因此,在家具的选购上,可选择老幼皆能围绕此设施活动,造型模糊功能多样的家具,即可休息玩耍,又能仰卧站立。契合的空间、适宜的尺度、合理的规划、有趣的互动既能减缓老人在此看护儿童时的体力劳累,也能增加儿童在玩耍时的趣味体验。
3.2 殊异共居模式空间设计策略
在设计过程当中,应充分考虑和区分老人和儿童的特点差异,不同的行为习惯、生理结构、心理情况、思维方式等因素,在原有设计功能和性能的基础上,对家居空间进行优化,使家居空间更加方便使用,从而达到对弱势群体生理和心理需求的尊重和满足。
在将老幼公共活动空间合二为一、互相交融的同时,保持适当的空间流动性及分隔性,让两者既有专属空间又有公用空间。根据老幼活动行为和习惯的不同,老年人的活动多以书刊报纸、棋牌类等靜态活动为主,儿童则主要以玩具、绘画、乐器舞蹈等动态活动为主,注重动静组合模式;在装饰方面,老人年纪渐长,对色彩的喜好偏向素净,儿童则不然,他们会喜欢明亮活泼的色彩,对彩色充满兴趣;在尺度方面,要充分考虑老人和儿童的活动能力,把控好门窗的开启角度、方向、距离、扶手的高度材质等细节问题,还有老人和儿童休息用的床、座椅的尺度以及可调节性等都需要考虑。
4 结论
老幼共居的家庭结构模式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老龄化时代到来、二胎甚至三胎的政策落实而衍生的产物,未来的家居空间设计需要同时考虑老人的养老、两个孩子年龄差、家庭经济状况、住宅结构等诸多因素影响。本文是二胎政策下老幼共居的家居空间设计的探索和尝试,进行了二胎家庭空间需求重新分配和老幼共居模式空间设计策略两方面的研究。把政策法规、传统理念、老人儿童家居空间的现实状况、未来发展等相结合,在空间需求重新分配方面,得到了关于空间私密性、活动性、安全性、舒适性的重新分配方法;在空间设计策略方面,得到了互契共居模式和殊异性共居模式两种设计策略。让家庭共居养老和儿童照顾相结合,尝试探究更加符合时代发展,满足老人和儿童的生活需求,提高生活质量,推进更加亲情化的老幼共居的家居空间设计。
参考文献
[1]林蕾.二胎政策下家居室内空间布局设计与实践[J],武夷学院学报,2018,37 (11):73-76.
[2]郑德泉.老年空间与儿童空司的交互设计[J].现代装饰(理论),2015 (11):41.
[3]张灵梅.青老“两代居”室内设计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4.
[4]赵英.城市“弱势群体”居住需求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
[5]郑晶.基于代际融合下的老幼互助空间设计研究[J],艺海,2017 (11):102 104.
[6]赵小康,代际互助模式下倚老型家庭居住特征及空间策略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7.
[7]程怡聪.适应家庭生命周期的中小型住宅室内空间需求变化设计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