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璞
摘要:进入21世纪,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模式中最活跃、最具影响力的产业形势。文化创意产业的兴盛,突出地表明中国传统文化设计元素的独特魅力,以及它所蕴合的巨大拓展潜力。从美国迪士尼创作的《花木兰》到梦工厂推出的《功夫熊猫》,我们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文化设计元素在美国动画中的运用,并在国际上创造了独具匠心的价值。挖掘中国传统文化设计元素在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这是艺术设计教育工作者一直在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设计元素;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1672-7053(2019)06-0034-02
1 中国传统文化设计元素的基本属性
中国传统文化设计元素及造物形态一般是指来自中国传统图形、宗教信仰、绘画艺术、造物门类等的图形、造型形象和表面装饰。既包含由传统儒、释、道德文化思想观念所形成的象征图形、宗教符号图形、绘画艺术图形,也包括遍及民众衣食住行、游戏娱乐等各种造物文化中的器具造型和表面装饰图形。
2 中国传统文化设计元素在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实践教学的基本模式
2.1 开设中国传统文化设计元素配套课程教学模式
中国传统文化设计元素中的艺术图形和造物文化内容丰富、种类庞大,其知识的学习和掌握,除了有目标的圈定学习范围外,还应该开设配套课程,以保证教学质量。例如:中国工艺美术史、民族工艺美术史、传统文化造物设计史等,根据教学目标可另开设“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赏析”等配套性的选修课。
2.2 拓展训练内容教学模式
针对思想政治基礎较差可以圈定内容、设立目标进行临摹和仿造设计的训练。临摹一般采取对临的形式,要求造型和色彩配置等方面的准确性,并要求写出临摹分析。“仿造设计”采取的方法一般是对原作的色彩配置或者表现方法、表现风格进行仿造,而构思及构图由作者自主完成。
3 中国传统文化设计元素在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实践教学中的基本原则
3.1 中国传统文化设计元素融汇与贯通原则
中国传统文化设计元素的提取和再创造,经过对传统文化设计元素深入理解并进行创作实践,做到贯通与掌握。在当今世界全球化经济形式的背景下,世界各国的目光不再局限于本地区狭小的范围内,而是将发展的目光投向世界,从而促成东西方文化、经济模式及艺术形式上的相互借鉴和融合,既有东方和西方的,也有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之间的。中国传统文化设计元素和传统的艺术形式更是随着人们民族情感的回归,在现代时尚生活中唤起了浓厚的地域文化情感。富有现代审美特点、带着强烈的时代气息的民族形式的产品,越来越受到各知识阶层和社会民众的认可和喜爱。
从艺术设计的角度分析,这种“融汇”绝不是视觉上简单的叠加就能完成的。艺术创造本身就是充满智慧的技艺,需要通过对不同文化及图形符号的认知,从而达到艺术上的再创造。例如,太极、八卦等典型的中国传统图形,概括了中华民族的先贤对宇宙、天地、人类及其阴阳、动静、周而复始的自然规律的深刻认识,只知图形形式而不了解其意很难做到恰当使用,也极易出现偏差。
3.2 中国传统文化设计元素再造想象与创新原则
再造想象的提出是中国传统文化设计元素再生必须经历的创造性变革过程,也是传统图形再造要解决的根本性问题。再造想象是对原有素材及其内在信息源进行深入地挖掘,扩展其内涵的辐射面,在此基础上进行新一轮想象。“联想”应看作为触发想象的“起点”。中国传统文化设计元素在几千年流传中,同一个“起点”引发了无数个新的想象。如龙纹是流传于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图形,至今还被现代人所使用。审视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可以清晰地认识到,传统文化设计元素在每一个历史时期的演变,都不是对原始母题的彻底否定,而是以新的审美观念赋予新的形式,使“母题”得以不断地丰富和拓展。
创新经过主体性创想,在理念、表现形式、表现方法上具有独创性。创新在借鉴传统图形时,应该依据现代设计的具体需要,选择适合的图形,并在原形的基础上经过提炼、变异、加工、使新图形与应用取得统一和协调。设计的本质是创造,只有立足于创新,才可能发挥出每一个艺设计工作者自身的智慧和才能,最终使中国传统文化设计元素在现代设计中得以升华。
4 中国传统文化设计元素在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实践教学的基本方法
4.1 中国传统文化设计元素提炼概括方法
提炼概括是民族再创造的起点,传统的装饰图形虽然是经过对自然形象取舍加工变化的图形,但是其中不少图形结构繁复、形式陈旧,不符合现代审美的需要,不能直接沿用,必须加以提炼、概括,进行二次创作。提炼和概括是艺术表现的最基本形式,其特点就是以减法的方式剔除繁复的、非本质的部分,保留和完善最具有典型意义的部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修饰完善。经过提炼概括的形象,造型简洁明了、形象特征鲜明,符合现代审美标准。
4.2 中国传统文化设计元素变异修饰方法
中国传统文化设计元素是需要注入现代审美观念和创造观念,并运用现代造型手段予以变化和改造。“再创造”的过程,是强调创造者将现代文化、现代审美意识和个人智慧融入创作之中。从工艺制作来看,变化的目的是为了适应不同材料和不同工艺制作的需要。然而,正是材料的不同和工艺效果的不同,才能创造出丰富的装饰形式,来满足现代审美的多样性需求。利用几何线形,并通过简化、夸张、打散再构的手段及表现形式上的修饰塑造,对原型进行变异,在图形原有含意的基础上对内涵加以延伸或拓展。经过“修饰”加工的图形更加强调其形式上的美感,更具有装饰性和视觉张力。
4.3 中国传统文化设计元素打散再构方法
打散再构的形式在几千年前的中国传统装饰纹样中就已经出现。原始彩陶中的鱼纹、叶纹、汉代染织与漆器纹样及汉代兵器、铜人衣饰、青铜器具中均出现打散了的眼纹、耳纹、鸟爪纹。打散重构的方法是将原形分解并重新组合,或是选取部分元素进行重新组合。打破原形的组织结构形式,通过变异重新排列,或将原形移动后重新排列。打散重构的方式是将原形分解后对形象进行变异、转化、使之产生新形。因此,变异、转化,是图形的重新塑造过程。
4.4 中国传统文化设计元素异形同构方法
异形同构图形在现代标志和广告设计中将两个原本不相关的图形组合在一起,借以表达主题思想。西方现代图形理论中的异形同构形式是创造一种能够更直接表达主题思想的图形语汇,借以替代一段意义上的词语、语言和文字。异形同构图形在现代广告招贴上的功用要点就是要传递信息,表达主题思想。
中国传统象征图形的异形同构图形也很多,例如,原始彩陶中的人面鱼纹,民间美术中的鱼人、蛙人、蛇人同构以及鱼莲、四季花草果实同构等。中国传统的异形同构图形大多出自于对生命的延繁,与西方现代图形的文化根基和应用背景是完全不同的。异形同构的实质是一种组合方式。组合元素可以不断地变换,也可以不断配对重组,以促使新的图形产生。
4.5 中国传统文化设计元素承色异彩方法
“承色”在中国传统文化设计元素创造过程中,借鉴传统色彩的配色方法进行设计。中国传统色彩体系以“五色”为基本概念,创造了以不同主色调为中心的配色形式。楚汉时期,漆器、陶器、蜡染等装饰以红黑、蓝白为基调的配色体系,敦煌壁画中各类以中性色为特点的配色体系都是中国传统装饰色彩的经典,也是后世取之不尽的艺术宝藏,具有非常好的传承价值。
“异彩”是打破传统色彩系统的局限,对局部色彩予以变换,赋予传统色彩以新意和“异彩”。或者借助现代色彩的配色规律,对传统图形进行装饰,并运用现代色彩的配色规律对传统色彩予以升华,充分发挥艺术创造的无限可能。
5 结语
本文论述了在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实践教学中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设计元素和造物文化的基本模式、基本原则、基本方法等三方面的内容。由此可知,中國传统文化设计元素造物文化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其内容及其丰富,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设计元素的传承需要国人长期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方燕.融古贯今,书卷之美——论中国传统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02).
[2]杭海,林存真.Olympic到APEC——民族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应用研究[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7 (08).
[3]白琨.古今融合与创新现代艺术设计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研究[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8 (03).
[4]视界文化著东方元素与设计(中文版).中国中式传统古典图形图案元素创意设计装饰图案素材[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9 (03).
[5]彭佳丽.中国传统图案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和发展[J],艺术教育,2016 (1):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