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针对《人物运动规律》课程进行开发该课程的系列动画微课,并进行教学环节的特色化设计。同时,尝试将该系列微课引入实际授课中,并导入混合式学习的理念作为教学的指导思想,将《人物运动规律》系列动画微课置于翻转课堂形式之中,最终总结出该系列微课在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为日后《人物运动规律》系列动画微课在实践教学应用的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人物运动规律;微课;教学方法;应用
中国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1672-7053(2019)06-0030-02
文章尝试探讨《人物运动规律》系列动画微课的教学设计与应用,以期打破传统课堂教学对学生的局限,尝试解锁多渠道、多媒介的教学新方法。
1《A物运动规律》系列动画微课的教学设计
1.1《人物运动规律>课程教学大纲的设计与制定 《人物运动规律》课程是高校面向动画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旨在通过这门课程使学生了解动画角色运动的原理,这门课程包含部分绘制技法的讲授,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将动画角色合理运动起来的能力。
要想制作出合格的《人物运动规律》系列动画微课,需要设计与制定一套适合该门课程的教学大纲。具体如下:
第一,将《人物运动规律》课程的教学内容划分为五个章节的知识点,包括:第一章、人物的走步运动规律;第二章、人物的跑步運动规律;第三章、人物的跳跃运动规律;第四章、人物的原地循环走与原地循环跑;第五章、人物的透视走与透视跑。
第二,明确理论教学的重点,包括人物的走步、跑步与跳跃的基本运动规律。教学难点为每章节中人物运动时的动态结构变化。
第三,设计课内实践内容,包括:内容一、人的走路原动画绘制;内容二、人的跑步原动画绘制;内容三、人的立定跳跃原动画绘制;内容四、人的原地循环走、跑原动画绘制;内容五、人的透视走、跑原动画绘制。
第四,确立教学目的,要求在使学生了解人的走、跑、跳动作运动的共性规律基础上,掌握人物基本运动规律的绘制方法。
第五,对该门课程总学时分配表进行合理规划,内容如下(参见表1):
1.2《人物运动规律>系列动画微课教学环节的设计
依据《人物运动规律》课程教学大纲中的内容,结合线上教学灵活便捷的优势,设计出符合该门课程独有的微课视频教学环节的框架体系。《人物运动规律》系列动画微课大致可分为总——分——总的课程构成,其所呈现形式为“引入问题”——“解析绘制步骤”——“实例列举”——“课程总结”四个模块来对该系列微课的知识点进行讲解。
下面以《人物运动规律》课程中的第一章节《人的走步运动规律》为例进行举例说明:
第一模块:引入问题
1)归纳出本节微课视频的教学目标。包括:
知识目标:熟练掌握人物运动的基本规律。
能力目标:使得学生学会人物运动基本规律的绘制方法。
情感目标:使学生体会动画创作的乐趣,并且学会举一反三创造出更多的个性化动作。
2)进行课程导入。提出思考问题,如“动画角色怎样运动,同时需要怎样协调身体、手部、双脚?”从而激发学生兴趣,再引入本节课的内容。
同时加入动画助理的互动(卡通角色),增添微课的趣味性。
第二模块:解析绘制步骤
1)人物运动规律关键帧的讲解。教师将通过视频演示的手法,将角色在运动时每张形态的特点一一展示并讲解给学生。此时微课视频中会出现相关问题的引导符号,使学习内容具体化、明确化。例如,对动画中A2的讲解:“前脚踏平,前腿膝部弯曲缓冲,支撑身体全部重量,后脚向前提起,此处脚跟处于整套动作最高位置且动态自然下垂,双臂注意回收。”
2)适当添加动画助理的提问,在增加微课趣味性的同时,也可以引出教师接下来需要讲解的知识点,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3)教师将解答动画助理提出的问题,并逐张解析动作绘制的基本步骤。例如:实践绘制步骤二中讲解的内容为“A①与A⑤中割位置为A3。确定头部位置,先取人物头部的高低位置,绘制运动轨迹线,A①与A⑤头部位置最低,A3头部位置最高,头部高低,幅度差值不要超过四分之一头高的距离”。此时加入动态视频讲解,使教学知识点更加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
4)加入教师提出问题环节,如:绘制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等问题,增加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性,并引发学生自主地思考。
5)继续使用动作助理提问教师解答的方法,或由教师提问然后讲解的互动形式,直至将微课教学内容阐释完整透彻。在微课视频讲解过程中,适时加入动画化的元素,提升学生观看微课时的学习兴趣。
第三模块:实例列举
1)由动画助理提出关于人物运动规律在实例应用上的疑问。
2)由教师解答疑问,并对该疑问进行实例节选讲解。此时需要与动画视频实例配合,完成该教学内容。
第四模块:课程总结
1)将该微课视频讲解的知识点做系统的归纳与总结。
2)增加一个作业安排的环节,可以让学生在观看微课视频后有意地去复习该知识点的学习内容,起到巩固学习的作用。
2《人物运动规律》系列动画微课的应用方式
2.1 导学应用
微课形式的应用较为广泛,比较常用的一种应用方式为导学。在《人物运动规律》课程的传统教学过程中,一个知识点的学习应为三个阶段,即为课前预习、课中学习、课下复习。在这种模式下,教学效果最显著的阶段是课中学习阶段,而“课前”与“课后”阶段的实际教学效果并不显著。将《人物运动规律》系列动画微课教学被引入到传统课堂当中时,则大大提高了学生在“课前”与“课下”的学习效率。
结合微课导学示意图(图1)可以清楚直观地看到,在《人物运动规律》系列动画微课教学的过程中,微课形式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如图1所示,在课前预习阶段,由教师布置课前预习内容,学生可自由选择观看微課的时间,并将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这是学生自主学习的第一步——了解知识点并提出问题。接着在课中学习阶段,学生将预习时遇到的问题拿到课堂中与同学们探讨,并分享认识。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与教师交流,教师对问题进行解答,这是学生自主学习的第二步——透彻学习并解决问题。最后在课后复习阶段,微课带来的便利就更加显著,学生可以根据教师所留课后作业反复观看微课视频,使知识点的印象更为深刻,达到良好的复习效果,这是学生自主学习的第三步——反复巩固学习。
2.2 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结合应用
在近些年来,随着微课逐渐地兴起,也带动了其他新兴教学形式的发展,比如慕课、翻转课堂等。这些新型的教学形式经过实践与新的组合方式,产生了一种以学生为主导的新型学习模式——混合式学习。
由信息化教育专家倪彤教授所著的《微课/慕课设计、制作与应用》一书中提到“狭义的混合式学习是指在线学习与面授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具体又可划分为以面授为主、在线学习为辅模式以及在线学习为主、面授为辅模式。广义的混合式学习是指围绕学习目标,通过不同学习策略、方式与技术的综合运用来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并达成最终的学习目标”I1]。
在高速信息化网络时代的背景下,想要利用网络信息平台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就需要以混合式学习形式作为应用方法,在《人物运动规律≯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明确新教学手段的具体内容及其应用的作用,即为:采用混合式学习为主要指导思想;翻转课堂为基础教学形式;相关课程的系列微课为辅助课上教学的网络课程。微课的研发与应用可以大大拓宽教学的深度范围,补充传统课堂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度,提升学生对学习过程的兴趣。
3 总结
文章针对《人物运动规律》课程进行开发该课程的系列动画微课,并进行教学环节的特色化设计。同时,尝试将该系列微课引入实际授课中,并引入混合式学习的理念作为教学的指导思想,将《人物运动规律》系列动画微课置于翻转课堂形式之中,最终总结出该系列微课在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为日后《人物运动规律》系列动画微课在实践教学应用的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倪彤.微课/慕课设计、制作与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5.
[2]吕森林.在线教育微课修炼之道[M].北京:北京邮电出版社,2015,9.
[3]魏威.《人物运动规律》系列动画微课的开发与制作研究[J].广东致富时代出版传播有限公司,2019,6.
[4]倪形.论微课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16,5.
[5]徐海贤.学科式系列微课的开发与应用——以高中三维动画系列微课为例[J].教育信息技术,20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