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咚桃
不知父母们是否注意过,五六岁的孩子走路时,总是喜欢挑那些沟沟坎坎、有障碍物的地方走。在他们眼里,越是难走的路越好玩,也更具有挑战性,而这种感觉正好满足了他的好奇心。
好奇心是开启孩子想象力和创造力的钥匙,如果父母能恰到好处地引导,那么孩子对探索世界的兴趣也会更加浓烈。
但并非每个父母都能做好这一点。
前段时间。有一段拳王邹市明的妻子冉莹颖怒斥大儿子轩轩浪费蛋糕的视频在网上热传。
视频中,妈妈在厨房洗碗,大儿子出于好奇,把蛋糕掺水搅合在了一起,妈妈冉莹颖看到后瞬间黑脸,训斥儿子:“水是拿来做什么的?蛋糕是拿来做什么的?要不要用钱买?”
“钱是你爸爸一拳一拳打回来的!”
“你去把它吃掉!”
儿子哭着求妈妈原谅。
“滚远点……你不是我孩子。”
……
大部分网友支持冉莹颖教育孩子有方,不过也有网友称其有些过火:“管教孩子不许糟蹋食物固然无可厚非,但她只站在成人的角度,忽略了儿子行为背后的意图,这样去管教一个对是非观念还有些模糊的几岁孩子,是不是太过分了?”
1
既然孩子已造成“浪费”的事实,大人可否换一种方式来教育孩子,先肯定他的好奇心和想象力,陪他一起观察“试验”的结果,再给孩子讲食物来之不易、不能随意浪费的道理呢?
我想,冉莹颖给孩子上了一堂严肃的“反浪费”课,也许以后儿子再也不敢“糟蹋”任何东西,变成一个乖巧的孩子,但同时也有可能扼杀了儿子探索与创造的热情。
美国儿童认知心理学家文迪·奥斯托洛夫说:好奇心是每一位孩子先天具备的,遗憾的是常常在后天遭遇扼杀。所以很多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好奇心往往所剩无几。
在生活中,扼杀孩子好奇心的现象司空见惯,只是我们往往不曾察觉。
当孩子没完没了地缠着你问“为什么”,你一句不耐烦的“知道那么多干嘛”或“长大你就知道了”,对他敷衍了之;孩子听到锅里冒出“咕嘟咕嘟”的响声而好奇地跑过去看,你一把将他扯到一边,“离远点,会烫到你的”;孩子把新买的玩具拆坏了,你上来一顿训斥:“败家子,就知道毁东西,再不给你买了……”
“见什么问什么、看什么摸什么”,是孩子迫切探索未知世界的黄金年龄段,他的每一个问题,都是对这个世界的思考,都潜藏着他的天赋。而家长的回应和答案,极大地影响着孩子探索的热情、对事物的认知和思维方式的形成。好奇心,对孩子真的那么重要么?
拥有好奇心的人会受到更多人青睐,他们更聪明,更富有创造性,也更容易成功。对于孩子来说,好奇心会促使他更加主动去探索,激发学习热情,对做事情更加专注、投入。有强烈好奇心的孩子更能享受学习的过程。
面对孩子的好奇心,父母首先要做到充分尊重孩子的兴趣,多创设满足好奇心的环境、鼓励更多非常规的玩法,对待孩子的问题不敷衍,积极回应。
2
如何培养孩子的好奇心呢?
第一:引导、反问
孩子主动发问求知,父母不应仅仅满足于表面上的答案,而是精心设计、选择最佳的解答角度和方法。
比如孩子问:“为什么我们每天都要睡觉?”
家长可以反问一句:“如果一晚不睡觉,你会怎么样?”
孩子很可能会说:“会好困。”
家长继续引导:“那每天都困的话,你还有精力学习和游戏吗?”
孩子恍然大悟:“当然没有了,哦,原来我们睡觉是为了让大脑休息呀……”
看,在家长一步步的反问引导下,问题的答案就出来了。
这种反问方式会促使孩子积极思考,培养孩子遇到问题先思考的好习惯。
第二,肯定、激勵
当认知有限的孩子提出一些奇奇怪怪、超出正常逻辑的想法时,父母不应理性地以成人的思维方式,斥责他们不切合实际,“没事闲的”、“想那些没用的……”
聪明的父母懂得尊重和赞赏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究兴趣,接纳和理解孩子“天马行空”的想法,鼓励和支持孩子的探索行为,并且引导他们自己去寻找答案。如果孩子在探索过程中遇到困难和挫折,父母要给孩子试错的机会,并鼓励他勇敢面对,“宝贝,没关系,我们还可以再来一次”、“你已经很棒了,加油,我相信你……”
第三,陪同、示范
父母保持一颗对世间万物充满好奇的心,孩子势必在耳濡目染之下,对世界充满好奇的想法。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应该陪孩子一起玩,一起探索,一起学习,一起想办法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
想起小时候,我经常追问父亲“这是为什么,那是为什么”,每次他都不厌其烦地在游戏和示范中帮助我寻找答案。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问他:“影子是怎么回事?为什么有时候会拉长,有时又会缩短?”
父亲知道给五六岁的孩子讲光学现象,我是听不懂的,他就一遍一遍地陪我玩手影游戏,在灯光下比划出各种各样的动物手影图像,告诉我“影子是手挡住了光”。
……
和孩子一起燃起探索未知世界的热情吧!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其实很简单,随时随地,每时每刻,就是每一个父母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