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子分类:
返回
文库吧用户登录
快速导航关闭
当前搜索
当前分类
子分类
实用工具
热门搜索
文库吧 > 学术 > 学生必读 > 家长

家也伤人

家长 更新时间: 发布时间: 学术归档 最新发布 模块sitemap 名妆网 法律咨询 聚返吧 英语巴士网 伯小乐 网商动力

家也伤人

伊姐

暴力本身就是权力

有部电影叫做《斯坦福实验》,改编自1970年斯坦福大学的一件真事。大学生们做了一个关于人类行为的实验:把人分成狱警和囚犯两组,24小时内,角色扮演,模拟人生。

让他们惊讶的事发生了,扮演警察的很快突破自己的职权,对扮演囚犯的囚禁、捆绑、体罚……

这个实验的解读方式很多,但最重要的一点是——在封闭和实力悬殊的环境下,暴力最容易被滋生。暴力,本身就是强者对弱者的权利。

华裔夫妻强调了,他们开餐厅很辛苦,生存压力很大,所以情绪经常失控。

很多父母对孩子的恨意,并不是真正源自孩子做的某一件事。而仅仅是因为孩子最弱小,当父母被外界压抑的时候,孩子会成为他们情绪传递的最后一个出口——不敢骂领导,至少敢骂孩子,甚至还敢打。

第一类 容易失控的父母:

本身积累了很多挫败感,没有办法找到自我价值,内心时刻充满冲突和愤怒,情绪上自顾不暇的父母。

丈夫被领导批评了,满肚子火,回到家,孩子很开心地迎上来希望听故事,“爸爸给我讲故事讲故事……” “滚!你怎么那么吵。”

妻子跟丈夫吵架,心中怨愤,“妈妈我饿了!”“怎么不饿死你!去找你的死鬼爸爸!我迟早被你磨死。”

我们的失控,是我们对自己的无能为力做出的最简单的回应——惩罚孩子,是一种最简单快速的办法,让我们感到痛快、好受。

认为孩子是私有物

未成年人保护法虽然存在,但在传统的观念里,孩子依然是父母的附属品、私有物——“我生下了你,我一辈子都拥有对你的处置权。”

笔者曾看到过这样一段话:曾经有个五十几岁的阿姨对我说:“夫妻关系就是一种买卖,孩子就是存折。”

养儿防老,生孩子本来就是有目的性的事儿。

骂、打,都是关起门的事儿,外人也没有权利指手画脚。

语言暴力、肢体伤害,相对养育这个恩德,忽略不计,血缘是至高权力——养了你一辈子,打你一下,骂你几句还不行了?到底我是老子,还是你是老子?

所以这个妈妈一直在强调:“孩子不听话,我还不能打了?”换句话,“我打死了也是我自己家的事儿,与你们何干?”

第二类 容易失控的父母:

坚信养儿防老,觉得母爱是恩赐,时刻强调“孝顺”,潜意识计算养育成本和代价的父母。

孩子最害怕面对哪种父母?

从来不觉得自己有问题,认为问题都在孩子身上,甚至把孩子的问题看作自己倒霉、自己是受害者的父母。

这样的孩子情感上是非常压抑的,久而久之会关闭自己,不再与父母沟通,甚至不再与这个世界沟通。而等到他长大,有了力量和能力,会转而仇视世界,甚至報复世界。

父母皆祸害,家最伤人

我在社交平台曾看到过一些匪夷所思的“家人伤害”案,其中有几个令我印象深刻。

比如,有的网友因为被父母反复羞辱而痛苦,青春期又不懂得跟自己的愤怒和无助相处,被逼得在床上盖着被子绝望地嘶吼。父母呢?当耍猴,进房间看着孩子,笑出眼泪。

比如,有的父母从来不表扬孩子的长处,但孩子的缺点,一定拿出来反复数落,“她虚荣,小小年纪纹眉画眼,将来怎么得了?” “他胆小,一辈子成不了事的,窝囊废……”他们语重心长,在众人面前扫荡孩子的自尊,并认为这是循循善诱。

这些父母的共同点:完全意识不到孩子的痛苦,浑然不觉活在自己的世界。

武志红老师,曾提出过一个观点——

“一些父母还处于婴儿般非常幼稚的心智中,受全能自恋感的驱使,要求别人必须和自己想象的一样,孩子更是。

如果不一样,他们就会有暴怒,暴怒之下,他们会虐待孩子,并在虐待时,因为暴怒能量宣泄出去了,会有一定的愉悦感。”

第三类 容易失控的父母:

喜欢嘲讽孩子,过度强化孩子的缺点,不能接受孩子本身的样子,永远在比较和控制孩子的父母。

不要以为虐童这件事跟自己很遥远,也不用标签化任何一个群体。

虐童,外国有,中国有,低收入人群有,高知人群也有。

去年底震惊全美国的Turpin夫妇“变态虐童”案件。

加州一对看似生活体面的夫妻,把13个亲生子女关在房子里虐待了18年。最大的已经29岁,最小的才两岁。孩子们被拴在床头,衣柜,被胁迫洗脑,不给吃饭。

而吊诡的是,夫妻俩还经常在社交网络晒一家15口人“幸福合影”。

9岁孩子雪天弄丢了妈妈手机,寻找半天无果,惴惴不安回家。果然,亲妈因为无法使用手机上的社交媒体,一怒之下,在家中殴打五个小时,孩子被打死。

孩子留在人间的最后一句话是:“妈妈我不想看见你。”

11岁的女孩,因抄作业,被父亲一怒之下捆绑在车棚打死,面对抢救无效的女儿,父亲一边哭,一边坚称,“孩子我是为你好”。

……

现实中,拥有什么样的父母、生长在怎样的家庭,孩子们无从选择。

但我们都希望对应我们邀约的,是有更多耐心和善意的父母。我们更希望他们没有辜负,带我们来人世间走这一趟。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www.wk8.com.cn
本文地址:https://www.wk8.com.cn/xueshu/359801.html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
关于我们 文章归档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2021-2022 wk8.com.cn

ICP备案号:晋ICP备20210032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