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地质遗迹是珍贵的自然资源,对其进行合理的分类与保护一直是地质工作者的努力方向。福建省有着悠久的地质历史,并且地处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地带,地质活动十分频繁。因此在福建省内部蕴藏着数量众多的地质遗迹资源,是进行地质遗迹研究的理想场地。该文根据福建省地质遗迹的特点,应用新的分类方法把福建省地质遗迹分为5类,并对未来的保护与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地质遗迹 福建省 地质公园 地质遗迹分类
中图分类号:F9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20)09(b)-0241-03
Classification and Protection of Geological Relics in Fujian Province
LI Jun
(Fu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Fuzhou, Fujian Province, 350000 China)
Abstract: Geological relics are precious natural resources, and it is always the direction of geologists to classify and protect them reasonably. Fujian province has a long geological history, and is located on the boundary between the Pacific Plate and the Eurasian plate, where geological activities are very frequent. Therefore, there are a large number of geological relics resources in Fujian province, which is an ideal site for the study of geological relics.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geological relics in Fujian Province, this paper classifies the geological relics into 5 categories by a new classification method,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futur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Key Words: Geological relics; Fujian province; Geological park; Classification of geological relics
福建省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区域,东临太平洋,与宝岛台湾隔海相望,处于亚欧大陆板块和大平洋板块交界地带。省内丘陵连绵、峰岭耸峙,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1],其受新华夏构造控制,地势呈现西北高东南低的态势。因为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再加上自太古代来26亿年的地质变迁,福建省逐渐形成了数量丰富、形态各异、种类繁多的地质遗迹景观。这些地质遗迹景观不仅是我们揭开福建省地质演化历史的重要窗口,也是地球留给人类的不可再生的珍惜资源。
1 地质遗迹分类和特征
福建省地质遗迹分布广泛、数量繁多是进行地质遗迹研究的绝佳场地。根据福建省地质遗迹调查结果和地质遗迹特征,在前人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现有的地质遗迹分类研究资料[2-5],可将福建地质遗迹分为地貌景观、水体景观、地质构造、典型剖面、产地遗址5类,并可进一步细分为18个亚类(见表1)。
1.1 地貌景观
地貌景观是福建省地质遗迹的主要类型,其包含的地质遗迹点数量最多,分布最广,共有花岗岩地貌、玄武岩地貌、火山岩地貌、丹霞地貌、岩溶地貌、海蚀地貌、河流侵蚀地貌这7种亚类景观。省内众多的地貌景观遗迹资源交织在一起,展现了一幅既具有雄美壮阔又兼具幽静秀丽的山水画卷,让人流连忘返,极具美感的同时又蕴含着丰富的科学与文化价值,形成了众多知名的旅游景点。
1.2 水体景观
福建省河网交错,水系密布,地跨闽江、晋江、九龙江、汀江四大水系,发育河流683条,并伴有众多的湖泊与温泉,水资源十分丰富。这些河流、湖泊与温泉遗迹组合形成了福建省的水体景观,使福建省更添几分秀美与柔情,“江南水乡”的韵味油然而生。
1.3 地质构造
福建省的地质构造遗迹可分为褶皱断层遗迹、火山构造遗迹、特殊构造遗迹3种类型。其中褶皱、断层遗迹和特殊构造遗迹的形成原因主要是自太古代晚期以来,频繁的地质活动,使福建省内断裂构造极为发育,主方向以北西向和北北东-北北东向为主。而火山构造遗迹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在燕山期尤其是晚侏罗世发生的大规模岩浆侵入与喷发。这些遗迹是福建省26亿年沧海桑田的见证,具备很高的科学价值,必须要加强保护与研究。
1.4 典型剖面
福建省的典型剖面遗迹包括地层剖面遺迹和生物组合带两个亚类。以宁化泉下石灰窑下老虎洞组剖面为代表的地层剖面遗迹是我们了解福建省地质变化的重要“窗口”,具备较高的科学价值。而永安丰海、漳平岬顶二叠纪—三叠纪过渡层剖面所形成的生物组合带是一种在地层中夹杂古生物化石的特殊剖面,它是进行古生物断代的最直接证据,在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的同时又富有较高的观赏性。
1.5 产地遗址
产地遗迹遗迹涵盖化石产地、矿山遗址、宝玉石产地3种类型。福建省地质历史悠久,在省内存在着很多的古生物化石和矿产资源,这些古生物化石和矿产资源都是地球给予人类的馈赠,是我们认识地球的依据。而当开采完成后,遗留下来的原始产地仍然具有着较高的科学价值与经济价值,必须做好保护工作。
2 地质遗迹资源保护现状
地质遗迹作为一种珍贵的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目前最有效的保护方案就是成立地质公园,这样既可以对地质遗迹资源进行统一的管理与保护又可以适当地利用地质遗迹资源的经济价值[6-8]。近年来,在福建省地质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福建省的地质公园建设已经颇具规模。截至目前,福建省已经拥有世界级地质公园2处,国家级地质公园14处,省级地质公园7处(见表2),形成了以泰宁世界地质公园和宁德世界地质公园为先导,以各国家级地质公园为脉络,并加省级地质公园为点缀的地质遗迹保护体系。这些地质公园的建设极大的加强了福建省地质遗迹保护力度,并且依托地质公园体系对地质遗迹资源进行了科学研究与合理开发,对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和促进文化的交流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3 未来保护与发展建议
根据福建省地质遗迹资源的特点和在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可以对今后福建省地质遗迹资源的保护与发展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3.1 详细调查,探清规律
尽快组织更加详尽的地质调查,以及摸清福建省内地质遗迹的总量,并查清每个地质遗迹点的准确信息。在此基础上,将信息输入地理信息系统,分析地质遗迹分布图谱,力求摸清福建省地质遗迹的分布规律。
3.2 加强宣传,带动经济
努力通过各种方式增大宣传力度。在现有的投放广告、发宣传手册、利用网络媒体宣传等方式之外,还可以借助福建省民俗文化丰富的优势由政府牵头举办民俗文化旅游节[9],在弘扬民俗文化的同时向游客宣传地质遗迹资源的价值,提高民众保护意识,并借此增加福建省各地质公园的知名度,进而带动地方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3.3 发展教育,培养人才
借助福建省现有的教育资源,增设地质遗迹保护方面的专业课程,增加教育资金投入,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体系。与此同时,还可以和国内外高校进行人才与学术交流,做到“产、学、研”结合,努力使将地质遗迹资源的研究与保护迈向更高水平。
参考文献
[1] 王艺霖.协调发展理念下福建农村公共文化扶贫的路径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9.
[2] 尹祝,黄鸿新,罗平,等.三清山世界地质公园地质遗迹分类及其地学意义[J].西北地质,2018,51(4):276-283.
[3] 赵若彤.中国地质遗迹资源分类研究现状[J].科技创新导报,2018,15(12):135-136.
[4] 李骏.崆峒山地质遗迹特征与评价[D].兰州大学,2017.
[5] 劉佳.国家地质公园综合价值评价及分类管理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
[6] 李骏,贾雪梅,张雪燕.甘肃和政古生物化石价值评价与地质公园发展建议[J].甘肃科技,2016,32(10):26-29.
[7] 熊建安,袁珍,杨若君,等.凤凰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资源价值分析及可持续发展策略[J].国土资源导刊,2019,16(4):45-49.
[8] 李广芬.恐龙生物群化石遗迹保护现状与分析——以内蒙古二连浩特国家地质公园为例[J].矿产勘查,2019,10(11):2763-2766.
[9] 卢起新,王昱平,唐晓妍.布洛陀旅游文化节与田阳敢壮山山歌考察[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10):51-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