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编辑部
前两天,一个六年级男孩在随笔中透出的哲学思考惊呆了众多网友。对于时间,他如此理解:
“对人而言,沙粒不断坠落的过程就象征着光阴的流逝,但也不能单单认为这是自己的失去。如果将我出生的那一刻定义为拥有全部时间的话,时光确实从我手中流逝了;但如果将我死去的那一刻定义为我拥有了自己全部时间的话,那么,我一直都未曾失去过时间,而是一直在获取时间。”
这段文字的原作者是宁波华天小学602班的学生邵梓淇。一位六年级的孩子,有如此缜密的逻辑,有网友称其为“神逻辑”,感叹“现在的小孩子都这么厉害吗?不禁拷问自己六年级时在干什么?有种看三体小说的直视感。”
这篇作文是王老师布置的周记,主题自定。小邵起的题目是《沙漏》。文章主要是讲,他在观察沙漏流逝的过程中,思考时间的意义。小邵本身就是《三体》的忠实粉丝。因为喜欢科幻,他给偶像刘慈欣写过一封信。
小邵能写出这样强逻辑、有立体感的作文不是偶然的爆发,而是因为他一直以来坚持的好习惯。
邵梓淇是个特立独行的男孩子,热爱阅读和写作,尤其喜欢看历史和科幻题材的小说。他以前还写过弗洛伊德《梦的解析》读后感等。小邵对任何自己感兴趣的东西,都愿意花大把时间阅读和学习。从一年级起,他就在父亲引领下读《道德经》,算是启蒙学习,由父亲给他讲解。四年级时,他就能把《道德经》全部背出来了。
五年级下半学期开始,邵梓淇每天中午都会花一定的时间来冥想,反思自己的过失,思考未来的方向以及想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因为我希望未来的自己更优秀,对这个国家和社会都有价值。”小邵说。写《沙漏》,其实是他日常冥想的一个主题。最近,小邵在看王小波文集以及科幻作家阿西莫夫的书。
能看出来,要写出一篇好作文,阅读和写作练习是不可少的。从小让孩子多阅读,不仅能积累好词好句,还能拓宽他们的视野。但是家长又会问,“我从小就给孩子买了各种各样的书,为什么一到写作文就不行了呢?”
阅读不能看量,还要重质。给孩子看一些经典书籍,引导孩子阅读时多思考、多做笔记,相信过了一段时间,孩子自然会有感觉。除此之外,平时的写作练习也很重要。
作为邵同学的语文老师,王老师对这篇作文的评价是——
帕斯卡说:“人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考的苇草。我们的全部尊严就在于能思考。”我很高兴,看到了一根苇草在我们班茁壮成长。很荣幸能成为你的老师,能得以分享你这些认真而精彩的思考。浸润于书中的人生必然会拥有一份与众不同的丰厚和深刻。祝你從中得到快乐,也期待你写出更多更好的文章!”
老师的评语也是引经据典,果然,有其师必有其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