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子分类:
返回
文库吧用户登录
快速导航关闭
当前搜索
当前分类
子分类
实用工具
热门搜索
文库吧 > 学术 > 学术期刊 > 工业设计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电动产品设计研究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电动产品设计研究

刘李明 朱云峰 包泓

摘要:在移动互联网的背景下,探索新的产品设计方法和模式,对基于移动互联的电动牙刷进行创新设计研究。首先,解析设计的基本进程,阐明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理论,构建移动互联网视角下的产品设计模式;其次,将其应用于电动牙刷的设计实践之中,通过科学地用户研究,建立合理的用户模型,从中得到真实的用户需求,进而优化电动牙刷的设计进程及结果。移动互联网视角下的产品设计模式在设计实践的过程中得到验证和提升,为电动牙刷及其相关的探索和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产品设计模式;用户研究;电动牙刷

中图分类号:TB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1672-7053(2019)08-0142-03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移动互联网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这给传统电动牙刷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顺应用户需求,抓住移动互联时代的机遇,给用户带来更人性化、更智能化的使用体验,日渐成为电动牙刷行业和相关设计领域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探索基于移动互联的产品设计理论模式,对电动牙刷现状与前景的分析,并通过电动牙刷设计实践进行探索和验证,以为后续的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1基于移动互联的产品设计

1.1基础理论研究

1.1.1设计进程理论

设计是为人创造一种最优化方式的过程。不论是复杂的设计还是简单的设计,其设计过程都有一定的规律可寻。DavidH.J、钟志贤、谢榕琴等人将设计进程解读为一般问题求解的过程,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从任务提出到形成可能解,并对其进行评估、优选和确认,再到产生最终解,且经济和技术分析贯穿始终,形成了一套具有凝聚力和逻辑性的设计流程,见图1。传统的设计进程只在设计初期考虑到一定的市场和用户需求,仅在方案评价和择优阶段获取部分用户反馈,且整个设计进程的周期时间跨度较大。因此,在移动互联网背景之下,要更好地适应移动互联产品的快速迭代和更新,加强对用户的关注越来越重要。

1.1.2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理论

相比之下,移动互联网产品及服务的设计创新性地采用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理论(UCD):1986年由Donald Norman提出,提倡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用户因素,以开发出符合用户需求的产品。通过用户需求收集、用户任务分析、基于快速原型化(rapid prototyping)的重复迭代式(iterative)设计,逐步逼近用户内心真实需求;在设计中邀请用户对设计原型或已公布的产品进行评估和可用性测试,并根据评估和反馈进行迭代式设计直至达到可用性目标,其设计进程见图2。陈黎、周海海等人在关于UCD的思考和反思中提到:忽视用户会使设计及产品丢失人性化,但过多地倾听用户又会导致设计冗杂,降低迭代开发效率。因此,更加需要对设计流程和方法做出改进,需要一个更有凝聚力的、组织严谨的设计模型。

1.2基于移动互联的产品设计模式

在移动互联视角下进行产品设计的前期探索阶段,设计者在将移动互联融入到产品之中,将设计进程理论融入到“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之中。从移动互联网视角进行产品设计模式的探索,不仅要离析出传统产品与移动互联网产品在设计上的差异,更需要发现二者的联系,用移动互联网衍生的优势来弥补传统产品设计存在的劣势。在此认知基础上,对基于移动互联的产品设计模式的探索和研究见图3。从中可以看出,以移动互联网为媒介,让用户参与的程度得到提升的同时也拓宽了用户研究的方法和途径;通过大数据、云存储及云计算等相关技术,使产品的更新和迭代周期缩短,使产品的优化更加以用户需求和反馈为导向;整体来说,这不仅优化和改善了产品设计的进程,也赋予设计成果新层次的价值和活力。从以上模式可以看出,对用户的关注贯穿产品设计的全过程,而用户研究是设计前期的重要环节,是获取广泛且真实的用户需求的必经之路。它并非简单地针对其本身以及行为过程,更涉及深入的层面拓展:其一,与用户的交互过程有直接或間接联系的其它行为;其二,研究除行为本身之外用户对产品的体验、态度、需求及其背后的文化心理因素。在用户研究的基础上,要建立用户模型并进行任务分析,以集成初期概念设计。一个典型的用户模型主要包括:性别、年龄、收入、地域、情感、爱好等日。建立用户模型主要流程是:确定研究目标→选择合适的因子→划分用户群→建立用户模型。通过用户行为模型和心理模型的建立,将用户需求不断细化和确定,得到用户对产品使用愿望,其包括直接和间接两种:前者通过研究用户对于客观特定对象的直观感受而得,即直接需求;后者则需要研究人员先根据研究课题进行合理程度的思维扩散,获取有针对性地需求范围,在此基础上再对用户观察或采访,从而获取间接的愿望,即潜在需求。

2电动牙刷的发展历程与趋势

从1954年瑞士医生G.Woog Ph.D.发明了电动牙刷,到1969年美国通用电气实现电动牙刷批量生产和销售,设计者们从未停止对其进行改进和创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动牙刷在结构、造型、材料等方面越来越完善,功能也趋于多样化。从工作原理和结构视角来看,电动牙刷可以分为普通震动型、旋转型、声波牙刷及超声波牙刷,其中,普通震动电动牙刷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大部分中低端品牌属于此类;旋转型电动牙刷以美国品牌欧乐B为代表,而其他品牌大多属于声波牙刷类别。通过调研与分析,电动牙刷的发展呈现以下趋势:(1)随着物质消费水平的提升和人们对口腔卫生的重视,电动牙刷的用户群体逐步扩大,随之而来的用户需求显现化。除了欧乐B、飞利浦等国际知名品牌,国内小米、素土等都先后推出新型电动牙刷。(2)从电动牙刷的工作原理和运动机制来看,新型电动牙刷的研发实现了运动方式的复合,强调3D声波技术的开发,实现了对牙齿的全方位清洁护理。(3)电动牙刷的更新换代与相关科技的革新和应用普及分不开。进入信息时代以来,在移动互联网背景下,各类产品纷纷向“信息化”“智能化”靠拢,电动牙刷同样不例外,今天的电动牙刷的设计与研发必将逐步融入蓝牙、压力传感、大数据、云存储和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实现电动牙刷与移动互联的有机融合。

3基于移动互联的电动牙刷设计实践

电动牙刷想要在移動互联网的大环境下产生新的创造和突破,需要通过合理的设计模式和方法来引路。电动牙刷的创新设计过程中以移动互联网下的产品设计模式为指导,通过以移动互联网为交互媒介,电动牙刷与用户之间的交互形式得以创新和突破,人机交互和反馈呈现多样化。设计焦点由电动牙刷的造型和功能转向提升交互体验,这种转变显示出对用户需求的重视,移动互联网在电动牙刷与用户之间的交互连接见图4。

3.1电动牙刷的用户研究

3.1.1建立用户模型

设计师要从用户体验的角度出发,研究和开发适合用户,符合用户心理的概念模型。下表为基于电动牙刷的用户调研和分析所建立的基本用户模型。此次电动牙刷用户研究的基本用户模型见表1。

在以人为本的产品设计过程中,设计师不仅要通过产品与用户进行沟通,而更应该搭建两者之间的沟通桥梁,才能建立起相对正确的用户模型。针对以上用户模型A和C,对相关用户关于电动牙刷的使用行为、使用感受、使用心理及反思等方面进行了进一步研究,概况见图5。

3.1.2需求分析

通过系统地用户研究和以上用户模型的建立,可知:(1)用户群集中于青年群体,消费层次中上,且乐于接受新事物;(2)大部分群体没有意识到刷牙和口腔护理的重要性,缺乏科学的刷牙习惯和意识;(3)目标用户大都习惯且喜好使用移动互联网获取服务和体验,其对生活和工作都存在不同程度地规划愿望,希望通过无形的任务模式来督促自己。

3.2设计探索

“用户体验至上”是移动互联网产品的重要准则,优化用户使用电动牙刷时的人机交互是提升用户体验的关键点。基于以上用户研究和需求分析,从移动互联视角下对电动牙刷的设计和改进要实现优化人机交互,提升用户体验。

3.2.1概念设计

首先,从基础层面来讲,将移动互联网催生出的移动客户端及其服务融入电动牙刷的设计和使用中。这种融合需要多种相关技术作为支撑,如蓝牙技术、温度和压力传感器技术、大数据、云计算等;其次,在移动客户端及其应用服务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和优化方案。针对用户研究获取的用户需求,可探索多种满足用户需求的可能性方案。例如,其中一个探索方向为:为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和有条理地规划愿望,在移动客户端软件中增设计划自定义计划和多样模式,下面的设计环节皆集中在该方向上。

3.2.2产品设计

针对用户个性化需求和有条理地规划愿望,本次电动牙刷的设计探索从移动互联网视角着手,以设计一款与电动牙刷互联的智能移动终端软件。依据UCD设计理论,其设计主要包括信息架构、交互设计和原型设计部分。首先,逐步构建起产品的信息框架。为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设置了任务/模式定制、数据分析等模块。其中,任务定制部分在获取用户必要基本信息的前提下实现了用户自定义模式和计划模式,满足了多样化的用户需求;而数据分析则要基于用户刷牙数据的定时收集、存储和分析,以获取用户真实的使用情况,再进行科学地分析和研究,向用户呈现具有针对性的口腔清洁护理建议。其次,为提升用户的操作体验,与电动牙刷互联的软件界面的交互设计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如保障功能可视性的同时,要使反馈及时、映射准确、操作一致性等,也包括一定地限制以防误操作。其中,数据分析部分的分为日、月、季度三层子界面,通过接触屏幕左右滑动即可实现三者之间的切换,符合用户的潜意识操作和常识;且界面设计为折线图和戴布拉图的形式,将用户的刷牙数据统计和分析直观地展现给用户,有利于提高用户对于信息的接收度。其三,以iPhone6的手机尺寸为原型,在信息架构和交互逻辑明晰的基础上,进行软件界面的原型设计,以便为接下来的界面效果表现提供基本框架。

3.2.3产品开发

在产品设计后期,产品的视觉效果和使用情境的表现是预视产品开发成功与否的有效依据。首先,在原型设计的基础上完善界面的信息排布。作为一款与电动牙刷互联的APP,其首页界面主要包含刷牙得分、建议与推荐、当前模式、剩余电量等。要根据大众群体的视觉习惯和操作思路,将这些信息进行合理地安排和布置。其次,界面的色彩搭配要符合关联产品的功能和主题。该APP关联牙齿清洁和口腔护理,选取不同层次的蓝色为主色,突出洁净、清新的语义,辅之以明亮的暖色系为对比色,增强界面整体的视觉美感。对产品使用情境的渲染和表现能够使产品的展示更加全面和具体,见图6。与电动牙刷互联的APP突出优势在于“移动”:这使用户可随时随地随心地了解自己的刷牙情况和相关分析,并根据自身情况针对性地更换或定制个性化牙齿清洁模式。电动牙刷的使用环境主要分为居家和外出两大类,但具体的操作环境大都为室内洗漱间。而且,用户与电动牙刷的人机交互不仅包括具体的刷牙动作,还包括放置和充电等行为。

4结语

通过以上具体的理论探索和设计实践,笔者提出基于移动互联网的设计进程理论,并以电动牙刷为实践案例,将移动互联网融合到传统电动牙刷产品之中。这不仅为电动牙刷的发展和创新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案例和思考方向,也从理论上为其设计进程增加了更多地可选空间。与此同时,这种进程理论同样具有一定的普适性,相信在移动互联网这个大环境之下同样会为其他面临或正在突破发展和革新的产品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www.wk8.com.cn
本文地址:https://www.wk8.com.cn/xueshu/36024.html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
关于我们 文章归档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2021-2022 wk8.com.cn

ICP备案号:晋ICP备20210032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