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子分类:
返回
文库吧用户登录
快速导航关闭
当前搜索
当前分类
子分类
实用工具
热门搜索
文库吧 > 学术 > 学生必读 > 家长

留有空间不是勉强

家长 更新时间: 发布时间: 学术归档 最新发布 模块sitemap 名妆网 法律咨询 聚返吧 英语巴士网 伯小乐 网商动力

留有空间不是勉强

周有光

教育要给孩子留有空间,他们的兴趣才会自由生长。

兴趣是自然产生的,不是勉强的

我不断思考的习惯和我所受的学校教育是有关系的。我那时的老师非常提倡兴趣,强调没有兴趣,什么东西都学不好。

我先是在圣约翰大学学习,那是一所教会学校,有比较好的教学条件,图书馆的书报杂志很多。老师非常鼓励我们去图书馆广泛阅览,培养兴趣。另外,老师还教我们怎样阅读。大一时,我们每天去图书馆看报,有一个英国老师跟我们讲应该怎么看报。他说读报是有方法的,读报时要问自己:今天的新闻中哪条最重要?为什么这条新闻最重要?这条新闻的历史背景是什么?不知道就去查书。

后来我们按照他的方法去看报,真的很有收获。以后我把这种方法用在读书、做研究上,这对我的影响很大。

那时老师非常强调培养学生的兴趣。但兴趣是自然产生的,不是勉强的。现在的孩子们没有一点自己的空间,兴趣也就没有生长的土壤。

我上的中学、大学都是当时最好的学校,但我们的学习非常轻松,中学时9点钟才开始上课,上午只上正课,下午是游艺课。游艺课包括图画、音乐、写字等内容,不考试不计分数,很轻松。我们那时没有任何家庭辅导。因此我们学得很轻松,也很快乐。

兴趣就是在这样一个没有太多压力,有很多空闲时间干自己喜欢的事情的过程中产生了。

上学时,我就利用课余时间读了不少语言学方面的书籍。我们那时有些管理制度还是可以借鉴的:我们从中学开始一定要住校学习,从礼拜一到礼拜六,学校绝对不允许学生出去,这可以使学生集中精力读书、学习,接受学校的教育。现在大部分学校没有这个条件,学生受外界的影响就比较大。

我觉得那时的教育方法有好的一面,学生有时间从事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有时间勤工俭学。现在的教育给家庭和孩子的负担太重了,孩子没有自己的时间。

有空余时间才会去思考

小学、中学不能学得太多,要给孩子们时间玩。

一个人有空余时间,才会去思考。

我永远不会忘记我的中学语文老师吴山秀先生,他为了开阔我们的视野,不断给我们灌输新文化运动的思想,经常请名人来校讲演。

他是一个语文老师,那时的教材是文言文,但他提倡白话文,便介绍好的白话文章给我们看。那时的中学、小学有许多很优秀的老师,我的老师让我们平时觉得很轻松。我想一定要轻松才能学得好,紧张是学不好的。不是压力越大就学得越好,压力太大学习效果就不会好。

孩子不管不行,但不能管得太多。

我主张教育要提供宽松的环境,我们当时的老师强调兴趣,认为没有兴趣是学不好的。兴趣是自己产生的,不是外来的;是必然的,不是偶然的,一个人一定会有某种或某些兴趣的。必然的兴趣同偶然的机会结合,就能成就事业。

语文改革也是如此。语文改革是语文自身发展的必然,不是人为的、简单的事件。20世纪50年代制定汉语拼音方案,只是一个偶然的机会,今天搞拼音方案就不一定能成功,因为目前存在一种复古思潮。所以说,什么事情都是必然和偶然的结合。

教育要给孩子留有空间,这样他们的兴趣必然会自由生长。

我的曾外孙6岁从美国回来,在看英文版的福尔摩斯侦探小说。他们不评什么“三好学生”,认为评等级排名会使其他学生产生自卑心理;老师并不布置家庭作业,孩子回家后没有作业。读书都是自愿的,不是强迫的。这种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与我们现在的很不一样。

我在中学时,每学期也要考试排名,平时则没有,老师也不会处分成绩差的学生,不会看不起他们。处分学生不是一个好办法,那会压抑学生的思想和精神,影响完善人格的发展。

在北大百年校庆时,哈佛大学校长说:“我们培养学生,要使文科学生了解理科,理科学生欣赏文科;大学的目的不是培养专家,而是培養完整的人格,是一个完整的教育。”这同我们提倡的全面发展的理念相近。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www.wk8.com.cn
本文地址:https://www.wk8.com.cn/xueshu/360247.html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
关于我们 文章归档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2021-2022 wk8.com.cn

ICP备案号:晋ICP备20210032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