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伟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很多学生怕写作文,一听到写作文总感觉无处下手,不懂怎样写,没东西可写,写作兴趣难以调动。多年的作文教学让我从中发掘出了原因,主要在于平常积累的素材少,没有掌握住作文的方法,缺乏语言表达的训练等。我认为在小学作文教学活动中,要重在激发学生兴趣 ,切实让学生爱上写作。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老师要着力于学生兴趣的培养,使学生在作文前就有种“迫切感”、“欲望感”,迫切表达自己的感受,乐于让别人去分享自己的快乐与悲伤。
一、巧设情境,激发写作欲望
欲望是人求知的心理向往,它可以开启学生们思维的大门,让学生们产生对知识的渴求。作为教师就应当为学生创设一个求知欲望的舞台,切实调动学生内在的言语表达欲望。让学生真正做到有话要说,有话想说,拓展学生自主表达的广阔空间,从思想上切实减少对学生思想的束缚,为学生提供表达的舞台;同时还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网络手段,建立微信群,学生、家长、老师随时表达内心需求;还要在教学中多使用多媒体,让学生们虽然身在教室,却可以领略不同地域人物、风土人情等。多彩电脑课件,让学生亲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事,使作文课趣味化。这样不仅增强学生的动态感,而且还培养了学生们搜集信息的能力,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主动性。
二、切实结合生活实际,学会搜集写作素材
叶圣陶说过: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个不停。由于学生的地域差别,特别是农村的小学生知识面较窄,对外界接触又过少,整日在父母的“温室”中成长,养成了依赖的坏习惯,经常无目的性地观察,许多可供写作的材料,他们或不曾仔细观察而视而不见,或不曾真切感知体验而成为过眼烟云,以至作文时无话可说,无事可写。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应在日常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把目光延伸到家庭、社会、日常生活中,告诉学生处处留心皆学问,要做生活的有心人,使作文课社会化。让学生多参加课外活动,如研学活动、郊游、课外实践活动等,让学生置身于社会之中,关注社会,主动地学会思考,获取知识。指导学生写日记,写周记,并学会观察各种景物,观察各种人和事并细心体会并记下个人的感受。
三、积累点滴,勇于实践
杜甫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的,阅读是写作的基础,离开阅读,学生对事物的表达将是无序而枯燥的。如果没有大量的阅读,就没有丰富的语言积累,读和写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水之鱼”。实际教学中严格要求学生要大量阅读,做好读书笔记,在阅读中学会写作的技巧;要求学生在读书时做到把自己的心真正放到文章里面,使自己的情感流露与作者的情感表达产生强烈的共鸣。但仅仅靠多读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培训学生以阅读为先导,强调融会贯通,积累材料,让它成为自己写作的“源头活水”,并运用到作文中去。
四、作文竞赛,比学赶拼
结合每组课文写作与口语交际,充分发挥同学们的积极性,激发他们作文的兴趣,让学生自己去搜集和整理素材,在班上去展示自己的作品,在一次次的展示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让学生们在竞争中成长,在竞争中进步。在作文评改方面,除了教师评改外,还采用学生互评或自评的形式。具体做法是:教师示范修改学生习作,示范评讲,列出批改的標准,然后让学生批改。这样,学生亲自参与了文章批改,能极大地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丰富多彩的生活犹如作文大海中绚丽的浪花,作为小学老师要善于用不拘一格的方式开拓学生思维,让每一个学生作文时兴趣盎然,激情高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