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娇妈
01
孩子,那天你像往常一样跑来跑去。
我说:“你能不能不要到处跑,乖乖地把饭吃完。你要是总这样,长大了谁会喜欢这么不听话的小孩?”
你说:“妈妈我还没长大呢。”
爸爸问你:“那你觉得多少岁是长大呢?”
你说:“我觉得100岁就长大了。”
爸爸又问:“要是宝宝100岁了,你觉得爸爸还在吗?”
你答:“我100岁的时候,爸爸就不在了。”
我们很惊讶,继续问你:“那爸爸去哪里了呢?”
你面无表情地说:“我100岁的时候,你们就死了。”
当你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我鼻子一酸。“死亡”对于你来说还只是个名词。
直到那天,你参加了姨奶奶的丧礼。你终究还是问到:“人为什么要死?死很可怕吗?妈妈,姨奶奶死了之后会去哪儿?”
孩子,我决定认真地和你谈谈这个话题。
02
我要先讲一个故事。
在一条安静的小街上,有一栋小房子,房子里住着一个老奶奶和四个小孩,他们相依为命。只是,老奶奶身患重病,奄奄一息了。
终于,死神来到这户人家。孩子们不愿意让死神带走奶奶。
其中一个小男孩用小手握住死神的手问:“为什么?为什么奶奶必须要死?”
死神非常心疼孩子们,决定坐下来给孩子们讲一个故事,希望孩子们理解,为什么死亡是自然和必须的:很久以前,有两个兄弟,一个叫缺憾,一个叫悲伤,他们生活在一个漂浮着悲伤之云的山谷里,过着缓慢而沉重的生活。
在云的上面,住着两姐妹,开心和快乐。她们过着明媚的日子。可在幸福之余,总感觉生活里好像缺了一些什么。
有一天,他们邂逅了。缺憾爱上开心,悲伤爱上了快乐,他们双双结为夫妻,从此过着幸福生活。
死神继续说到:“生和死也是一样,如果没有死,生还有什么意义?如果天从不下雨,谁还会享受阳光?如果没有黑夜,谁还会在乎白天?如果缺憾没遇到开心,悲伤没遇到快乐,他们就不能体会真正的幸福。”
死神最后站起来,慢慢走上楼。
不一会,孩子们听到死神低沉的吟唱:“灵魂,飞走吧!灵魂,飞到遥远的地方去吧!”
孩子们跑上楼,奶奶安详地闭着眼睛……
窗外的微风拂过脸颊,孩子们都有着一股温暖的平静。
美国伟大的哲学家富兰克林曾说,“在还没死亡以前,人就不能算作完全诞生。”
人虽然死了,但在某种意义上是对生命的补充,也是生命的一部分。它是必须的,也是自然的。孩子,我们要认识它,像小男孩一样接受它,才是对生命最大的尊敬。
03
你说你喜欢大麟子,那天,我们俩一起窝在沙发上看《妈妈是超人》。
节目中,大麟子看到“老年”的妈妈后,伤心地說不要妈妈变老。
邓莎问:“为什么不要妈妈变老呢?”
大麟子说:“因为变老了就要埋到土里了。”
然后邓莎问:“如果妈妈埋到土里了,那你怎么办呢?”
大麟子答: “那我就每天给你浇浇水,让你快快长大。”
看到这里,你若有所思地问我:“妈妈,变老了就和姨奶奶那样死了吗?我害怕,我不要你死!”并大哭起来。
当时我告诉你:“孩子,死并不可怕。”
还记得《寻梦环游记》吗?那是一个探索死亡和灵魂的故事。
看完之后你一直欢乐地哼着那首《Remmber me》。你的脸上没有丝毫害怕的阴霾。
电影里,小男孩米格尔在追寻音乐梦想时,不小心进入了死亡之地,在那里他遇见了家人们的灵魂。
死亡的背后并不是我们所想的幽暗与冰冷,也不是与家人的永别。死去的人们在完全不同且充满了奇幻绚丽的世界里活得很好,她们在自己的亡灵国度,跟家人在一起,吃吃喝喝,唱唱跳跳,还开着各种派对。故去的亲人们,每年还会在亡灵节那天,像从外地旅游回来一样,和活着的家人团聚一次。
这是件多么温暖和治愈的事情。人恐惧死亡,不过是爱惜生存的缘故。
诗人歌德说:“死,对于智者并不是恐怖,对于善者并非是终点。”
生与死本就是一种周而复始的循环,我们给死亡赋予的仪式感,正是因为我们热爱生命。倘若我们能直面死亡,它就不是恐惧,也不是终点,而是亲人另一种形式的陪伴。
如同姨奶奶走了,但是她仍活在我们心里。
04
孩子,妈妈今天跟你说的这个话题可能会是在大人间比较忌讳的,在你看来神秘恐怖的事情。但当你明白死亡是怎么一回事后,妈妈更想让你明白的道理是:愿你不惧死亡,珍惜当下。
因为,你活着的每一个瞬间都是你的。
我在这张书桌上写字或读书的时候,静静地俯下身体,闭上眼睛,我希望那是我在人间最后的模样。我也愿意被你种下,生长出你喜欢的茉莉花,守护在你身旁,留给你阵阵芬芳。
生与死,都是爱。妈妈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