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培红
在培训机构,豆宝有很多拿得出手的作品。
豆宝3岁,他在外面的培训机构上画画兴趣班。豆宝妈经常在朋友圈晒豆宝的画,朋友们都觉得豆宝很有画画的天赋,因为那些中班孩子画起来也不过如此呢!
在幼儿园,豆宝不大会画画了
上了小班之后,豆宝不喜欢画画了。幼儿园老师经常向豆宝妈反映:豆宝画画很被动,他经常坐在那里发呆,好像想不出任何可以画画的内容,不习惯用绘画表达自己。
什么是描摹画
首先,培训中心的老师用没有油的圆珠笔在铅画纸上描好痕迹。然后用奖品激励孩子描出作品。描完之后,要求孩子在规定区域内涂满颜色。
因为老师的构图饱满大气,加上孩子线条比较生涩,所以描摹画看起来大气而富有童趣。对于年龄小的孩子,很多培训机构都这样做。这让爸爸妈妈们觉得自己的孩子很有画画天赋,庆幸自己送对了培训机构,上过两堂课后,当即“路转粉”!这是一些培训机构的经营之道。3岁豆宝的作品就是描摹痕迹的假作品。
为什么成人偏爱这种“有型”的作品
3岁左右,宝宝的涂鸦画呈现为一些凌乱的线条,家长往往把这些凌乱的线条看做是“失败作品”。认为跳过“画不像”这个阶段直接进入“画得像”是了不起的进步。
描摹涂鸦给了孩子一个发展的“框”,一旦撤走这个“辅助框”,孩子将不会独立绘画。除此之外,描摹还带来其他层面发展价值的损失。
在涂鸦期,孩子们的绘画表达了什么
涂鸦在孩子绘画能力发展的过程中具有什么意义和价值?
1969年,美国学前绘画研究者罗达·凯洛格分析了大量2~3岁孩子的涂鸦作品后发现:孩子涂鸦的线条中蕴含着未来图画创作所需要的所有线型;孩子通过自己的涂鸦尝试才明白线条与手部运动、视觉跟踪、情感状态之间的一体关系,这种体验根植于孩子内心的不可言说的微妙感觉之中。
梓昂1岁6个月开始喜欢动画片和图画书《托马斯的故事》,那是关于小火车的故事。2岁多,梓昂用一个个涂鸦色块来表现小火车。之后在小班、中班和大班,梓昂喜欢用积木建构火车,而且反复地画火车。3岁1个月时,梓昂画出边框然后涂上颜色,把这一个个小块称为“火车”,这是他关于火车玩具造型的朴素印象。
3岁孩子的绘画作品处于涂鸦期,有许多成人看不懂但他们自己却津津乐道的线条。在3岁前后,孩子们会经历随意的无意识涂鸦期,有一定线条方向的控制涂鸦期,然后就进入似像非像之间的命名涂鸦期。在命名涂鸦期,孩子喜欢给自己的作品起名。这是孩子自己“能力”之下的作品,也是孩子自由发明各种形状的过程,我们不要去干预,更别去跨越。
教育不是让发展超越阶段,而是让每个阶段获得充分、丰富的发展。对于涂鸦期的孩子来说,就是应该让孩子享受創造各种涂鸦形象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