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婧
摘要:所谓贴近儿童发展的环境,就是遵循其身心发展的规律,打造适宜的生活学习环境。随着《指南》和课程游戏化建设的实施,我们将目光关注到环境创设上来,发现眼前的环境离幼儿越来越远,我们当即重新审视自己的儿童观,从室内外环境改造入手,走出这一误区。就如著名的环境设计师安妮塔·鲁伊·奥尔兹所说:“相信每一个儿童是奇迹,当这样的‘奇迹来到我们的生活中,我们应该为他们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
关键词:幼儿 环境 发展
“相信每一个儿童是奇迹,能改变我们的培养方式,当这样的‘奇迹来到我们的生活中,我们应该为他们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为他们创设一个富有奇迹的空间,并将这件事变成我们的工作,我们可以选择改变,选择为奇迹创设环境。”这是著名的环境设计师安妮塔·鲁伊·奥尔兹说的一段话,它深深地触动着我的心灵,引发了我对幼儿园环境创设价值的思考。
有研究表明从孩子生长发育来看,周围环境对他们的大脑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从他们幼儿园的集体生活来看,环境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孩子们也以环境为载体,置身其中,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继而得到发展。随着《指南》和课程游戏化建设的实施,我们将目光关注到环境创设上,发现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便开始了以“为了孩子”为名,为幼儿创设了高大上的生活学习环境,而这精心打造的环境却离幼儿越来越远,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儿童观,走出这一误区,从真正为幼儿发展的角度,创设贴近儿童心灵的生活学习环境。
一、舍弃花哨浮华的游戏环境
以往的游戏环境创设,老师们过于关注表面的视觉效果。色彩艳丽、图文并茂的区域标志和精美逼真的游戏材料,也都是老师们精心制作而成,还有一些游戏区域的设置远离幼儿的生活经验,徒有外显的花架子,而没有玩的价值。我想,更让幼儿失望的应该是精美的游戏材料只有在观摩时才舍得让他们玩!类似种种,我们不得不转变这种游戏环境的“假教育”,要关注幼儿的生活经验,发现其兴趣点,舍弃花哨浮华的表面现象,换掉没有玩头的游戏区域,让幼儿参与到游戏环境创设中来,并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设计标志和规则,共同搜集材料、多用自然物品、废旧物品替代精美的游戏材料,就像一把落叶和缝制精美的蔬菜,同样可以让孩子达到游戏的乐趣。
二、给幼儿提供适宜的展示空间
反思自己的环境布局,和幼儿身高一致的墙面,几乎都被桌椅、柜子占据着,孩子们无法自主的展示自己的作品。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将教室、走廊等幼儿能伸手够得到的墙面显露出来,系上绳子,提供夹子、胶带等,给幼儿提供方便,孩子们可以跟随正在进行的课程、活动,随时展示作品,相互观摩、相互学习,实现让幼儿学习的过程看得见。
三、创设幼儿需要的活动室
在孩子的眼里,周围的一切都是那么的有意思,她们想模仿妈妈做事情,想学着工人叔叔盖楼房,建桥梁,想体验科学家们神奇的小实验……为了满足这些来自内心的需要,我们改造了徒有虚名的科室,为他们量身打造了建构室、科探室、生活体验馆等活动室。老师、家长、社区热心人士大家各显神通,带来了丰富的资源,添置了实用的活动材料,孩子们如鱼得水,终于可以放手一玩,在探索中、体验中慢慢发展自身的经验。
四、创设个别化的学习环境
我们国内的园所,大多是班级员生数较多,因此,集体教学成为普遍现象,同一班级的幼儿其发展水平也各不相同,这样的集体活动,难免忽视了个体差异。对此,我们在集体活动的基础上,设置了个别化区域学习,针对课程,围绕活动,将不同層次的材料投放在不同的区域里,孩子们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选择合适的区域进行操作、学习,使他们在原有的水平上都能够得到发展、提高。弥补了集体教学的弊端,做到了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实现了让每一个幼儿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五、打造释放幼儿天性的户外环境
户外环境为幼儿提供了室内无法满足的活动需求,在这里,他们可以随意交流、大声喧哗、尽情玩耍。孩提时代是离自然最近的时期,他们会被一棵小草,一朵小花,一只昆虫,一块石头所吸引,周围的一切对他们来说充满着无穷的魅力,认识到了这点后,我们发现了自己的“错误”,在安全是天的情况下,我们变得有些“明哲保身”、塑胶、水泥让操场的每一寸土地变得安全、干净有挑战的体育活动器械统统换成低、矮、软、小的东西……对照《指南》和课程游戏化的精神,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我们的环境俨然没有做到促进幼儿发展,我们过度地拿安全和健康卫生做挡箭牌,慵懒了自己,也剥夺了幼儿探索、挑战超越的机会,随之也就失去了童年的自然光泽。
因此,生活化的环境就要呈现实在的生活气息,去掉一些坚硬的水泥地面、清除有毒的塑胶覆盖,让幼儿的眼睛看到孕育生命的泥土,触摸到柔软的小草,发现草丛里微小的生命……自由地去找玩伴,找游戏材料,在沙池里挖宝,与泥土为友,快乐地在水池里捞鱼捉虾……用小小手拿着大大笔,在户外的墙上肆意涂鸦,借稚嫩的线条表达出思维的痕迹,让五彩的颜料画出心中的梦想!当他们置在被理解的环境之中,畅快地疯一把时,我看见了孩子们天性释放的快乐!
小时候,我依稀记得奶奶最看不惯大人抱着孩子不撒手,总是告诫到:小孩子要接地气才肯长,要亲自去看去摆弄去体验,而不是过度保护。就连老一辈的人也知道环境对孩子成长的意义,更何况我们是受过专业学习的教育者,更有责任为孩子打造这样的环境,做到让环境贴近幼儿的生活,让环境见证幼儿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