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海洋
摘要:立体构成与艺术设计类的基础课程有着相通的出发点,建立在这个出发点上的课程形态要立足并适合新环境下的艺术设计类专业,以当代艺术设计的思维表达为核心,立足立体构成的基本要求,结合当今时代下的设计专业特点,努力培养立体的思维方式并将二维的思维方式在空间中重新进行思考表达。鼓励学生在空间这一存在的理由下进行有创意、有思维、有科学的整体表达;结合后面的专业课程进行三维空间的表达能力训练。
关键词:立体构成;艺术设计;思维方式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1672-7053(2019)08-0032-02
1立体构成的过往
立体构成是现代设计教育当中的基础性重要课程,自20世纪初在前苏联的构成主义运动当中发起,到后来的包豪斯设计学院,历经日本,再到80年代传入我国。成为我国当今艺术设计的基础性课程,它不仅是一门基础性的设计课程,也是一门研究在三维空间内如何构造形式美的学科。在现代设计教育的课程中,与很多新兴的课程相比立体构成存在的时间相对长久,知名度更高。
在立体构成的实践中,实际上是在三维空间内将色彩、材料、解构、对比等手段运用美学法则和设计学的要求进行组合、进行创造,创造出具有个性,具有审美价值的三维空间形体。立体构成的目的在于通过立体构成这一教学和实践,来充实学生的设计基础知识,让学生能够在提高动手能力的同时了解并开拓设计思维,并通过在三维空间中的实践表达来提高大家对于空间的认知和思考。其中最的关键点就在于对于三维空间的能力培养,为以后学习相关的设计学科知识做好足够的准备。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在很多设计中能够看到关于空间、三维设计表达的作品,即使是传统的视觉传达专业,我们也看到了越来越多运用三维软件制作的平面海报。所以涉及的设计学科是大面积的。
2立体构成教学的现状
2.1立体构成教学中的问题
设计是科学性、艺术性的结合学科,那么立体构成作为设计学的基础性学科,除了让学生学习从平面到空间的思维转化,更应该锻炼学生的的逻辑思维和创造性的思考方式,根据笔者多年的求学经历和观察,这些学生他们往往在高考之前的学科背景,更多的是以文科生为主,理科生少有,使得设计学的大部分学生数理逻辑方面有所欠缺,特别是关于空间几何和力学方面。设计过程当中,创意有余,而直觉力和逻辑性稍有欠缺。在设计中,创造并不是单纯的靠灵感和想法,而是应该把创意和想法通过与数理逻辑的结合,运用相关知识,科学的去表达。因而在立体构成实践中对于数理逻辑的知识也需要进行大量的训练并和设计相结合。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基于不同的设计学科内容,对课程的具体教学策略进行再认识;对培养人才的目标进行再认识,设计教育始终是一个逐渐积累和逐渐反思的过程,这个课程建设的同时需要经验来更客观地反映,把握立体构成课程的整个进程,进行横向与纵向的比较与思考。
2.2对立体构成教学现状的解读
立体构成自成为设计学基础课程以来,在设计教育当中,占有着很重要的部分。往往基础性学科的老师不分专业而笼统地进行理论教学,这可以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一些构成原理和方法,而后根据这些方法进大行面积的点、线、面的抽象的和具象的形态的练习,这些形态具体的教学实践,固然让学生掌握了基础的设计思维和基础知识,但没有针对专业进行教学,这对于大家理解立体构成,及日后的实际应用有困难的。笔者注意到很多基础课程的老师,只在教基础课程,然而他们所面对的是未来要学习专业课程的学生,却忽略了基础课程是为专业课程进行服务的,忽略了这是为以后的专业学习打基础的。同时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之间衔接不够明确,没有将具体的专业知识和思维方式渗透到基础课程当中,使得低年级的学生在学习立体构成的时候只是学习了这一门课,而并不知道这门课以后该怎么用。学生本身随着设计知识的掌握也会进行思考,思考如何将所学的进行表达、创作,基础学科的老师应该在学习的初始过程中加以引导,加以多种形式的启发,特别是立体构成,这一关于空間的基础性课程。如果老师的引导不够的话,学生们在进行实践练习的环节中,只是抱着怎样去应付课程,怎样去完成作业,临摹或者照抄,这样就失去了本课程的意义。缺少体会空间与形体,缺少各种形态之间的学习构成关系探究,构成出来的作业,缺乏视觉性、空间性的表达;另一方面高年级的同学在完成复杂设计的同时,缺少扎实的专业基础分析能力,缺少对于空间的创造性想法,导致了作品很难能够得到升华,这也是当下的这个教学模式所面临的。
3对立体构成教学的反思
知识之间与其它专业课的衔接迁移不够,往往只讲解了点、线、面和体块,缺少主题性的表达,使得作业往往也只是手工制品,缺少对于学习的强烈的目的性。根据高年级以及毕业生的反应,他们理论知识环节相对薄弱(理解的薄弱),在实际教学理论中,有的过分注重知识的讲解,而轻视了实践,老师们大量的灌输使得学生们在理论环节只有被动的听,缺少了互动性,缺少了实践。应该通过大量的专业案例和讲解,两者同时进行。先通过理论的引导和介绍,然后运用大量的案例。弥补教学环境当中,以实际相脱节,或者是以本学科相脱节的问题。用大量的案例进行支撑,特别是对后续的专业课程的支撑,也使得理论更加生动,使学生能够知道他们要学什么、怎么用,为将来的设计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
就学生而言,我们也可以通过基本的讲解之后,要求学生,自我寻找经典的案例,并进行分析,然后通过学生的分析,我们能够知道学生学到了什么,理解到了哪一层级,哪些还没有学到,我们可以根据他们有没有学到,或者是掌握不佳的知识进行重点讲解,部分调整,把握学生的普遍问题。这一过程实际上是一种互动的过程,只有让学生知道知识是怎么运用的,知道学生的想法,才能更好的知道怎么样继续教学。既然是传授知识就要和他们多次进行互动从而更好的把握整个学习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可以让学生去学着对一些经典的案例进行模仿,或者指定明确的主题性制作,让他们带有目的性进行制作和思考,同时去感受、去认识,自己是怎样认识立体构成的,在这个过程当中,他们会有一个内化的现象,通过对自我知识的梳理运用,实际上知识得到了消化。然后让学生充分利用自己学习的知识进行设计表达,根据实际情况,多种方法进行展示。结合教室或者小型的展厅,可以让学生们去思考怎样进行展示,思考空间氛围等要素,这些因素加入到学生的综合设计表达当中,实际上锻炼了学生整个的观察能力和对于大空间的一个认识,大空间和自己小作品的小空间又形成了空间内的对比。
另一方面对美术专业的设计学生而言,他们的创意表达能力更加强烈一些,而逻辑方面有所欠缺,在制作和实践的过程当中,引导学生们能够先画草图,能够将自己的草图画的尽量完善,在完善的过程当中,去继续寻找创意落脚点和完整性,训练学生的严谨性。
还应该要求教师们更多地参与到学生的设计当中,以这种参与式引导学生,而不是给学生具体的标准答案,给学生多种的思考方式,让学生去利用,多种不同的方式去尝试。将原有的构成更加的复杂化,在复杂过程当中提炼让学生不局限于自己的思维方式和模式。
现代教育学原理表明,大学的根本是创造知识,他从另一个角度阐述了知识创新的理念,对于新立体构成的教学,应该以学生和学科作为出发点,强调对设计理性逻辑的一种探寻,才能更好的去建设。否则立体构成的教学形态、知识形态也就是作业而已。笔者认为这样有利于立体构成课程本身的建设,从根本上改变一些的简单地照搬程式化的重复,解决构成立体构成教学的弊端。
多元化的空间视觉样式的创造。立体构成他不是一种单纯的课题或者是要素,更多的是一种意识,体验一种可能与尝试,作为一种样式。拓展原理演绎的高度,作为设计理性推导程序的一种方法。既然是立体构成。他的出现也能出现解构、建构、重构。它可以大大丰富大家的思考方式,让前面所学的设计学多种知识在一起融合,更多的来完善和充实立体构成的整个课程。
4结语
立足于设计专业,是以设计专业立体构成的出发点和目的。关于立体构成的实践学习,伴随着时代新的要求,除了进行传統的课程基础知识和课程基础技法外,还要根据未来具体所学习的专业的不同,选择不同的侧重点,以适应各专业不同的教学要求,立体构成平面开始转向立体的课程所担负的教学内容显得更加重要。设计学专业更加注重科学性、创意性、实用性,无论是视觉传达、工业设计、环境设计、服染设计还是数字媒体等专业无不注重对空间内的多种塑造,特别是物与人、物与物、物与环境的关系。虽然各学科在日后的专业表达上侧重点不同,但是作为基础性课程充分激发了学生的设计思维,学会用设计思维去思考和表达显得更加重要。笔者结合自身实际,从本课程和日后的专业角度出发力图充分发挥立体构成作为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的基础作用。立体构成这一门课程,30年来在中国的引进和普及,已经夹杂着一些关于它的错误解读。在改变课程的内容过程中需要进一步的探索与实践,从而达到为设计学更好的服务,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运用这一专业知识,这还需要设计教学的同仁们付出更多的艰辛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