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子分类:
返回
文库吧用户登录
快速导航关闭
当前搜索
当前分类
子分类
实用工具
热门搜索
文库吧 > 学术 > 学术期刊 > 工业设计

艺术传媒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构建

艺术传媒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构建

陆海涛

摘要:随着媒介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产业、动能、技术、模式等必然代替掉旧的技术产能,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我国的经济技术的发展。在这种趋势下,行业对传媒人才的需求量逐渐增大,传媒人才的教育理念亟待更新。为顺应这一时代发展,培养更多优质的传媒人才,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承担着为社会输送更多优质人才的重要义务。然而,一味遵循守旧,按其原有的培养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对创新性、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旧的人才培养模式亟待变革。为更好地满足社会对传媒人才的需求,将创新创业教育逐渐融入到人才培养模式中,从而使二者实现了深度融合。

关键词:艺术传媒;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1672-7053(2019)08-0034-02

近年来,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迅猛,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培养创新人才迫在眉睫。所谓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建立在素质教育和学生个性发展的基础上,采取各种教育手段,培养学生创新素质,提高创新能力和水平,最终以培养适应21世纪需求的创新性人才为目标的高等教育模式。艺术传媒类专业作为应用型学科门类,必须将艺术设计与创新实践有机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1艺术传媒创新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传媒业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伴随着技术的不断革新,网络媒介、社交平台、数字电视等新型媒介形态不断涌现并呈现深入融合的发展态势。这一发展趋势,既为我国传媒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同时也为传媒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高校传媒人才的培养源于20世纪90年代,但随着媒介融合的不断深化,固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远远滞后于现阶段的需要,因此,如何更好地革新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为社会输送优质的创新型人才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适应传媒业态发展规律,满足社会人才需求,培养创新型艺术传媒人才势在必行。2018年3月,腾讯新闻发布了《中国传媒人才能力需求报告》。报告显示,尽管新闻传播专业的就业前景不断被唱衰,但猎寻优秀传媒人才一直是用人方的一大难事。媒介形态的革新,对传媒人才能力结构提出新的要求。对于各个高校的建设都是一个新的发展和机遇,如何让新的环境下培养出来的人才适合新的环境。艺术传媒类专业需要升级,主要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体系的建设、师资队伍的建设等方面进行改革,淘汰一些陈旧落后的知识课程、教学方法,加强社会服务、企业合作等措施来适应现在的专业发展和改革。传媒技术的发展,对新闻传播行业产生巨大影响,跨界与创新成为当前的两大趋势,从跨学科、跨专业、跨文化到跨媒体,跨界型、创新型人才必将成为未来传媒人才需求趋势。

2艺术传媒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基本途径

文化创意产业是艺术传媒学院的对接专业,把艺术传媒类专业的建设进行升级改造,对培养方案的设置、课程的设置以及教学方法等多方面的人才培养体系进行研究,使升级后的艺术传媒类专业人才培养更加适合创意文化产业对人才的需求,同时能够助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2.1着力打造创新型教师队伍

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创新型教师就无从谈起培养创新型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从而更好地适应创新教育的要求。创新型教师必须具备完善的知识体系,不仅对本学科有较深入的造诣,还要熟知相关的学科知识,具备广博的社会科学、边缘学科、新兴学科的知识。教师的创新包括教学方法、教学知识、教学形式等方面;创新型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更新教学手段,掌握最新的教学技能,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具有敏锐的观察力,科学的判断力,拥有因情因境灵活运用教学方法的能力。创新型教师要有敏锐的观察能力才能发现学生创造力,才能因材施教,准确把握学生的状况,因势利导,科学设计教学环节,引领学生打开创新教育的大门。作为创新型设计人才培养的实行者和主导者,有了创新型教师队伍,才能够顺利实施创新型设计人才的培养方案,因此,创新型教师队伍的培养和建设是建立创新型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的首要任务和必要条件。

近两年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发现,既不能完全依靠课本,课本上的知识只是基础理论,有些已跟不上传媒行业快速发展的需要,更不能完全依赖课堂,这样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为更好地培养创新型人才,可以请一些传媒行业的专家教授和校内实践能力较强的教师开展交流并成立了相关实验室,根据学生不同的专业兴趣方向,进行课下的实践学习,并着重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2.2改革课程教学模式

课程的设置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能够直观地反映创新人才培养目标,体现创新人才培养特色。为了更好地满足传媒行业发展需要和就业岗位需求,学校作为人才输送站,必须强化学生创新能力与媒介素养的培养,通过不断优化课程设置结构,注重学生理论知识、媒介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多元化发展,才能更好地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而实践能力的培养就必须将实践内容从理论教学体系中分离出来,作为独立的教学课时,高校从战略的高度对传媒行业和就业需求有全面的认识,并不断调整课程设置模式。

以广播电视新闻学为例,广播电视学专业形成了“理论知识构建、就业生存保障、人生和谐发展”的广播电视学人才培养理念和“广播电视学人才432培养模式”。“广播电视学人才432培养模式”,是落实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运行方式,由“四项能力”“三个教育阶段”“两个实践平台”构成。“四项能力”包括“专业理论知识能力、策划、采访、写作、录制、制作“专业单项技能、职业拓展能力、媒体融合综合能力”。四项能力教育贯穿整个大学教育过程。“三个教育阶段”分别为基础教育阶段(通识教育课群、学科基础课群、专业能力课群)、实训项目教学阶段(专业技术性课程项目、新闻采编制作类项目、工作岗位实习)、媒体融合阶段(纸媒、电媒、网媒融合能力训练)。这三个阶段,理论课程与实训项目的实施教学相互关联,同步并举。三个阶段的项目教学通过“两个平台”——校内传媒中心和校外实践基地得以落实,为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提供了保障。学生掌握广播电视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评论、摄影、摄像节目制作等工作的具体操作和理论知识,并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社会公德,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

2.3创新教学方法

与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不同的是,艺术传媒专业具有很强的创造性和应用性,多种学科知识交汇在一起,这就需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能力,而教学方法的创新则有利于学生树立创新精神。目前很多高校在教学方法上打破传统因循守旧的模式,注重讨论式教学、项目式教学、开放式教学以及情景模拟式教学等,不断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增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着力打造金课,最终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例如,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坚持“421”人才培养模式,即“四个学会”“两类项目促学”“一个模式”。要求学生“四个学会”,主要是,熟练掌握平面设计知识与技能,基本掌握网页及界面知识与技能,会创新设计,会实践制作。“四个学会”为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定下明确的学习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坚持以“两类项目促学”,即以“校外项目引入促学,以参加比赛项目促学”,让学生在实际项目中不断提升自身的创新设计与实践制作能力。“一个模式”为“全阶段实践式与开放式教学模式”,该模式贯穿培养过程始终,以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与实践设计能力,该教学模式包括设计认知实习、基础能力实习实训、应用能力实训、拓展能力模块实训、顶岗实习五个部分,目前已取得了显著成效。

3结语

随着数字化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媒介形态的多元化发展,传媒行业格局也正经历着深度的变革,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介形式融合共存,在这样的媒介大融合形势下,高校艺术传媒人才培养模式也亟待革新。艺术传媒专业创新培养模式的建立很好地契合了时代发展和传媒业态规律,既提升了艺术传媒院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也为传媒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储备了大批的生力军。但值得注意的是,艺术传媒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需要不断地優化更新,要做到既能体现出艺术传媒专业的学科特征,也要具备前瞻性,需要通过不断地研究创新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方案,从而实现突破性进展。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www.wk8.com.cn
本文地址:https://www.wk8.com.cn/xueshu/36118.html
我们一直用心在做
关于我们 文章归档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2021-2022 wk8.com.cn

ICP备案号:晋ICP备20210032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