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小琴
每个人都是一个单独的个体,每个个体之间的差异是众多而不同的,幼儿也是一样。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之间有差异,同一年龄阶段的不同幼儿之间也有差异。幼儿从出生到进入幼儿园,因其生长环境的不一、家庭背景的不同,以及接受的家庭教育的不一致等,在许多方面都存在着差异。另一方面,源于遗传基因和先天体质的异同,再加上家庭饮食条件、卫生条件,以及幼儿本身的肌体发展的差异,孩子们对外在环境的适应能力和接受能力也不一样,这一点贯穿于我们整个小班年龄段,尤以第一学期表现得更为明显和突出。
在日常的班级活动开展过程中,我留心关注了孩子们这方面的表现。其实所谓差异,就是指人与人之间在智力、体力及工作能力等方面的差异,是由性别、年龄、文化背景等因素造成的。育儿专家经过多年的研究调查表明,幼儿的个体差异主要体现在语言表达能力、协调能力和记忆力三个方面。而导致这些差异的出现有心理原因和生理原因两个方面。
暂且搁下生理方面的因素不说,通过不间断地观察和实践,我认为:心病还要心药医。幼儿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缺乏信心,没有勇气。我发现很多宝宝不敢积极主动地参与集体活动,或是不敢主动与人交流、玩耍,对身边的人存有戒备心理。这时就需要老师的关注和及时鼓励,帮助孩子建立自信,调整孩子的心态,调动孩子的热情和积极性,多让孩子接触人群,鼓励孩子参与到他人的活动中去。当孩子做出一些以往不曾做到的事情时,要及时地给予他们鼓励和赞扬。很多时候我们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赞美都是孩子们前进的动力,是帮助他们提升和发展的宝典。
了解了这些差异性的概况,面对这群孩子,我就淡然多了。《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力,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孩子富有个性的发展。尊重孩子首先就必须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幼儿期是一个充满活力、蕴藏着巨大发展潜能并具有很强可塑性的生命阶段,小班的孩子更甚。正视现实,我们不可能一下子消除这些差异,但可以通过对活动内容、形式、手段的巧妙设计,充分利用其差异资源,因势利导,因材施教,让孩子们在差异中发展,让他们通过与同伴、与活动材料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来提升自己的能力,从而缩小个体差异对自身成长的影响,使他们在各自的既有基础上,获得适合自己的长足发展。在日常活动中,我在幼儿的操作活动方面做了一些探索。
幼儿时期的各种心理过程带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和随意性的特点,一些新颖的、有情节的、变化的、让他们动手参与的活动,足够引起幼儿的注意和兴趣。教师要为幼儿创设适宜的操作环境和条件,使有不同兴趣爱好的幼儿都能投入活动。教师要给幼儿提供足够的操作时间,丰富的材料、工具和设备,注意操作内容的多样性,以新颖变化的刺激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操作兴趣,并采取不同的方式予以强化。教师需要观察幼儿的兴趣点,不断调整、生成新的材料。比如有一阶段,我发现班上许多幼儿喜欢用塑料积木搭飞机、汽车等,对各种工具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因此在交流时,我及时肯定了幼儿的游戏效果,并请幼儿回家在家长的配合下查找相关资料,及时丰富了图书及搭建材料:塑料插片、木片模型、硬纸拼图等,教师和幼儿一起讨论,一起出主意,满足了幼儿的创造欲望。
另外,以幼儿为主体,真正将主动权由教师转向幼儿的区角活动深受幼儿喜爱。在这一游戏环境中,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自由选择、自主游戏、自由交流,积极主动地与周围环境有效互动。不仅如此,区角游戏以其个别化的教育形式,给幼儿提供了一个相对宽松、自由的活动氛围,其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满足了幼儿个体发展的需要,成为幼儿在园最喜欢的活动之一。本学期,根据班级幼儿整体发展状况和小班年龄段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遵循兼顾全体、照顾差异的原则,我们在延续班级上学期开展的涂色、装饰画、串珠、拼图等系列操作活动的基础上,增加设置了角色表演游戏、阅读角和娃娃家等区角游戏,鼓励孩子积极交往、自由结伴,为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空间。
二游戏材料投放的丰富性多样性层次性动态性和趣
丰富性和多样性是保证每一个幼儿都能尽情投入游戏的重要前提,我主要从材料的数量和种类这两个方面着手。材料投放的层次性主要体现在目标的层次性和年龄的层次性。针对集中统一的教学活动不能满足所有孩子的活动能力和操作水平这一弱点,区角活动中材料提供的层次性正好优势凸显。一方面,内容相同,不同发展水平的材料层次不同。如同为科学区“玩磁铁”,有的孩子玩“钓新年礼物”,有的孩子玩“找朋友”。另一方面,相同的内容,由于材料变化而显示出由易至难、由摆弄变为探索。如美工区“剪图形”,由于小班幼儿手指的灵活度不一,孩子们对剪刀的使用情况也是不一样的。有的只能沿着一段线剪,有的却能沿着轮廓线剪出较为光滑的圆形、三角形和长方形等。所以,透过剪刀和纸,折射出的操作是有层次的。材料投放的层次性,还体现在我为幼儿准备的材料应能够随着幼儿的操作、探索过程的发展而发展变化,能够适应孩子不断提出的新的要求,具有可发展性,能够起到帮助幼儿经过不断的摸索和尝试,不断积累各种经验、提高各种能力,不断地构建新的认知结构。
不仅如此,材料的投放还要最大限度地体现出动态性和趣味性的特点。首先,要随活动内容的变化而更换材料,切不可一经投放,整个学期固定不变。其次,还要根据观察到的幼儿活动现象和班级幼儿之间存在的一些个体差异,来灵活调整。
材料是幼儿操作活动中必不可少的关键物质基础。为了提高幼儿的兴趣,引发幼儿本身对于活动的关注,我积极发动幼儿来收集,投放活动材料。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我发动每一位幼儿在家里寻找一些自己喜欢的游戏材料带来幼儿园,同时在班级的“动手吧”里,有目的地投入大量的适用于装饰、制作的材料。如报纸、信封、贴纸,各种包装盒、罐、袋等,或小木块、碎布料、线绳、胶带等,甚至鸡蛋壳、硬果壳(花生壳、开心果壳、瓜子等)、水果、蔬菜、豆类、稻草也可应用于手工制作活动中。实践中,我还在班级门口设置了游戏材料回收箱,鼓励幼儿与家长共同参与收集材料,并且将其分类,标上各种标签,如成品、半成品、废旧材料、自制材料等,全班资源共享。幼儿可以经常补充有关游戏材料,也可以根据需要随意取用。
三活动组织形式灵活多变因人施
对幼儿来说,生活即游戏,游戏即生活。生活与游戏的相互渗透将有助于每位幼儿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小班的孩子自主性不太强,有许多事情没有自己的主见。为了让活动能够顺利开展,使每个孩子都能得到适宜自身的发展和提升,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关注的同时我会给他们一点点建议和引导。
1.结伴游戏,以强带弱
十个手指有长短,一个班的孩子的发展状况亦不例外。活动中,积极发挥部分能力强的孩子的领头羊作用,往往会比教师的直接参与更能起到意想之外的效果。因为孩子之间的交流,要比与教师来得轻松简单得多。例如在玩拼图游戏时,幼儿对游戏的兴致很高,但由于每幅拼图的数量不一、难度也不尽相同。有部分孩子常常会畏惧困难、半途而废,玩到一半就不想再继续了。这时,教师的及时关注和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我请平时拼图能力强的孩子及时地加入游戏,同他们一起合作,将活动继续开展下去。这样既尊重了孩子,消除了他们的紧张畏惧心理,提升了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更从另一方面满足了他们的身心发展需要。
2.角色多变,人人平等
其实,这一点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因为一个活动的顺利开展,往往离不开那部分能力强的孩子的积极参与。而一个班上的班额有限,这样的孩子可谓凤毛麟角。这就导致了一个共性:大多数表现的机会都给了这少数的孩子。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些本就优秀的孩子更优秀了,因为他们比其他孩子拥有了更多的机会和舞台。深知这一点,在平时的活动组织中我就格外注意:我要把更多的舞台留给那些真正需要的孩子。表演故事时,我多请那些内向、胆怯的孩子,如袁紫倩、黄靳容等;绘画涂色时,我多评价那些处于半空状态的孩子的作品,如臧静非、戎佳杰等,让他们跳一跳能够到;玩“娃娃家”了,我就鼓励孩子轮换角色,不要每一次都固定一个角色不变,让他们体验到每个家庭成员的工作和日常生活等。就这样,我时刻记着:不能让某个或某些孩子的活动机会过多,而使剩下的缺少机会。让更多的孩子,甚至每一位孩子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操作活动中来,这才是活动实施的真正目的。
3.提出合理的期望
幼儿的操作内容应符合其身心的水平,做到难易适中。活动太难易导致幼儿失败并丧失信心。活动太易,又会减少幼儿参与动手操作活动的热情,不易发挥幼儿的创造性。因此,教师对幼儿操作活动的期望应是科学的、合理的,使他们有机会面对困难,并通过努力战胜困难。教师还应根据教学活动主题的变化及季节的变化等不断补充、调整操作材料的种类,帮助幼儿了解各种材料的互相联系,使他们能更好地灵活运用于各种动手操作中,不再见难而退。凭借材料内在和外形的多变性,使幼儿游戏的内容和形式更为丰富多彩,以满足幼儿的操作需求,促进幼儿的情感、认知和能力同步发展。
4.尊重幼儿差异
幼儿在年龄、动作、能力、兴趣、智力上都有极大差异。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时时观察,及时记录,关注每个幼儿的操作情况和近期发展状况。在幼儿进行操作的过程中,教师应表现出对幼儿的极大关注。当幼儿完成任务时,教师应予以表扬,以强化幼儿的创作热情。当幼儿遇到困难时,教师可用提问、表情、手势动作等方式启发幼儿,帮助幼儿完成操作过程。从不同幼儿各自不同发展水平出发,保证每位幼儿获得最佳的发展。
5.启动幼儿家庭的特殊作用
教师在充分开展幼儿园操作活动的同时,还要经常与幼儿的家庭进行联系沟通,取得家长的配合与支持。把活动延伸到幼儿发展需要的社会环境中去。充分利用一切条件,注重家园共同合作,为幼儿提供充足适宜的锻炼机会。比如小班下学期,我们组织了一次家园亲子活动,发动家长和幼儿一起制作小玩具,进行班级交流。我用短信的方式争得家长的配合和支持:请他们在这一过程中,让孩子充分地动手动脑,切不要一人包揽,要和孩子商量、分工,各就各位。交流当日,孩子们和爸爸妈妈们情绪激动,会场气氛热烈却温情融融。这次将幼儿动手操作活动延伸到幼儿家庭及周围社会环境中的举措,使幼儿的自身发展有较大的提高,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总之,教育只有“尊重幼儿个体差异,根据幼儿不同的发展水平、已有经验及学习方式采取有效的活动内容、活动形式和教育方法”,才能“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形式多样的动手操作活动,让小班幼儿在生活中初步自我服务,在学习中创新操作,在游戏中自主探索,与操作材料充分互动,手脑并用。教师给予的科学、合理的指导,既增强了幼儿的独立性,培养了初步的合作意识,又增强了幼儿的自信心。在发展幼儿智力的同时,弱化群体差异,使幼儿在最近发展区内得到了最大化的发展。我们只有正视幼儿差异,善待幼儿差异,根据幼儿的差异,设计并实施有差异的教育,教育才能有针对性,才能有效地促进每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生动活泼及富有个性地发展。
(江苏省泰州市九龙镇中心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