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林林
没有人可以替代孩子的体验
春天,正是春笋拔节的时候。把春笋带入课堂,那是最自然不过的事了。孩子们每人一根竹笋,从笋的根部开始,一层一层往上剥,仿佛在绕圈圈。越到顶部,壳和肉就越嫩,颜色也有了深浅的变化。有些孩子,一开始找不着剥笋的小窍门,但经过提醒,剥得越来越得心应手。脱掉外衣后的竹笋白白嫩嫩的,像高塔,像利剑,像梯子……一个细心的孩子,数了数自己的竹笋有十几节呢。这个发现,引发孩子之间相互的比较。孩子下意识的比较,不经意间练习了数数的本领。将孩子们剥好的竹笋,通过横切和竖切的方式,出现了不同的截面。竖截面的竹笋,看起来更像一张梯子或者高楼,“窗户”从大到小地渐次排列,真有趣。横截面的竹笋,有一个圆洞,原来竹笋是空心的……类似这样的发现,完全是孩子用自己的眼睛寻找到的。
这一次的相遇让我明白,因为亲近孩子们才有如此深刻领悟。这种与自然的、真实的材料对话的过程,是孩子们需要的、欢喜的。美国的高瞻课程认为:“没有人可以替代儿童的体验。”课堂上抛掉一些说教,多提供一些真实的材料,多一些感官体验的环节,美好就在此时此刻、彼时彼刻发生了。
蹲下心,和孩子一起看世界
夏天,烈日炎炎,最好的玩具莫过于凉爽的水了。我和孩子们开展了许多玩水活动,像“小小运水工”、“水珠滑滑梯”、“小喷泉”等等。“瓶子眼镜”是其中一个深受孩子喜欢的探索活动。在农夫山泉的瓶子里装上不同份量的水,就成为简单、有趣的“瓶子眼镜”。用这副眼镜观察到世界是与众不同的,而孩子们喜欢看不同的世界。他们惊喜于自己的绘画作品变大了;他们讶异地发现老师的下半身看不见了;他们甚至会打开瓶盖,从瓶口看身边的伙伴变成无数个了……孩子们越玩越主动,越玩越深入。他们忙碌的身影,在夏日的阳光中,熠熠生辉,光华灼灼。
这一次的相遇让我懂得,“瓶子眼镜”看到的世界,也许正是孩子心中的世界,或许也是作为成人不能感受到的儿童的世界。在成人看来,很多孩子的想法是荒谬的。可是殊不知,这些荒谬的想法是建立在他们已有的经验基础上,就像“瓶子眼镜”看到的世界一样。如果我们不蹲下身来,不蹲下心来,不试着和孩子一样用“瓶子眼镜”看世界,那么永远看不到孩子眼中的美好。
孩子,有自己的学习方式
秋天,菊花摇曳着身姿在风中舞动。将常见的乒乓球切割成两半,边缘剪成齿状,远远地观望,就像一朵秋之花。“怎样让小花在泥工板上转动起来呢?”带着这个问题,孩子们开始了探索的旅程。有的孩子用手指轻轻拨弄一下,小花就迅速地在泥工板上转动起来,像陀螺;有的孩子用两手,前后交错一推,小花也灵动地跳起圆圈舞;也有的孩子别出心裁,不用手,用嘴巴吹吹看,想不到小花如小熊般笨拙地转动起来。最有意思的是浩浩,他将泥工板拿在手中,左右轻轻晃动,小花竟然也能跳起舞来。我紧紧地抓住这个有意思的发现,顺势提出第二个探索要求:“不能碰到小花,可以请小水滴帮帮忙,能让小花跳得更快乐一些吗?”这一问题,巧妙地引出新材料和新要求,孩子们进入第二个探索旅程。当看到自己的小花因为小水滴的吸附力,在泥工板上跳得更快、更稳的时候,我看到喜悦弥漫在孩子的脸上。
这一次相遇让我强烈地感受到,今天的科学活动可以这样玩。很多老师会抱怨幼儿园的科学活动难组织,课堂难掌控。其实,如果我们真正去研究儿童,研究他们的学习方式,就会发现孩子是在做中学习的。杜威认为:“所有的学习都是行动的副产品。”陶行知先生则更具体地描述:“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让孩子在做中学习,做中产生对周围事物、现象,对各种自然、社会问题的好奇、持续与持久的探索,实现课堂追求的美好价值。
无法预约孩子的精彩
冬天,寒风刺骨,我带孩子们玩羊角球,单纯的技能练习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能力发展,需要有新的挑战,设置障碍就是一个新的挑战。
自制的玩具飞盘,放在地上看起来像陷阱。“今天要来比比谁是小勇士,能跳跃过陷阱。”“我来试试。”孩子们纷纷自觉地在陷阱后面排队。“呼”,第一个孩子奋力一跃,他成功了!这个成功的消息激励着后面的孩子,他们顺利越过陷阱。“真棒!”我用掌声表达着对孩子们挑战成功的祝贺。“陷阱要变多了。”说着,间隔一段距离,我又铺设了三个陷阱。“这么多啊!”有的孩子有点紧张,有的孩子则跃跃欲试。他们有序地越过新设置的陷阱,非常的兴奋。可是,也有的孩子掉入了陷阱。“老师,阳阳掉下去了还在玩。”孩子们玩起游戏来是很较真的,掉入陷阱的孩子应该有一些小惩罚。于是,我们规定:“掉入陷阱的孩子停止一次游戏。”新的游戏规则,让孩子们越过陷阱时小心翼翼。可是,总有几个动作发展稍晚或“开小差”的孩子掉入陷阱,停止游戏的孩子越来越多。这样下去可不好,有惩罚就必须有奖励。这样想着,我又增加了两个陷阱,并向孩子们宣告:“能成功闯过这些陷阱的小勇士,可以获得一次解救好朋友的机会。”有了解救任务,孩子们似乎更有使命感了,“我要去救好朋友。”每越过一个陷阱,他们的表情就轻松一些。成功的跨越障碍,并解救自己的朋友,孩子们在这样的闯关游戏中越玩越开心……
这一次的相遇,让我领略了课堂生成的魅力。从单纯的技能练习到设置障碍再到游戏规则的出现,是在关注孩子活动状态,满足孩子活动需要上不断生成的。理想的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当“无法预约的精彩”成为一句熟语后,课堂中那些极富“生成”价值的因素,被当作无比美好的教学资源。
床头,还是张小娴《最美的时光你遇见了谁》,只是我更明白,最美的时候我遇见了孩子。
(江苏省无锡市梅村中心幼儿园)